本刊记者 薛璇 特约记者 高攀|文
山东临邑的索通齐力炭材料有限公司,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的山东创新炭材料有限公司,嘉峪关索通炭材料有限公司、嘉峪关索通预焙阳极公司、重庆锦旗碳素有限公司等控股企业,同步致力于现代工业与生态文明的共赢共进,形成了索通发展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进入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通发展”)山东临邑生产中心,一道特别的风景呈现在记者眼前:绿树成荫,灌木成排,白墙蓝顶的厂房在湛蓝的天空之下格外吸睛,经过脱硫脱硝除尘之后,高耸入云的烟囱看不到任何烟尘,在这里,现代工业与自然环境实现完美融合,一幅“花园式工厂”的美好画卷展现眼前。
上述场景不是索通山东临邑生产中心的“独角戏”,而是整个索通发展旗下各生产基地的“大合唱”:山东临邑的索通齐力炭材料有限公司,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的山东创新炭材料有限公司,嘉峪关索通炭材料有限公司、嘉峪关索通预焙阳极公司、重庆锦旗碳素有限公司等控股企业,同步致力于现代工业与生态文明的共赢共进,形成了索通发展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索通山东临邑生产中心
“从2003年建设运营第一个生产基地时起,我们就把绿色生产、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放在首位,要改变传统预焙阳极行业脏、黑、差的形象,带动行业绿色升级。”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郎光辉说。
夏日午后,骄阳正浓。记者沿着专门设立的步行通道走向索通山东临邑生产中心现场,微风吹拂着紫荆、垂柳、圆柏等绿植沙沙作响,厂区一角,火红的夹竹桃开得正艳。高处俯瞰,绿色成为该生产中心的活力底色。
绿色代表希望,减排赢得未来。在董事长郎光辉看来,绿色生产不仅仅指环境保护、超低排放和花园工厂,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深厚情怀:“预焙阳极的原料是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废弃物石油焦和煤沥青,原本没有利用价值,或堆弃,或烧掉,预焙阳极行业变废为宝,消化了这两种垃圾,实现了规模化再利用和附加效益的增加。所以说,预焙阳极行业本身就是循环利用的朝阳产业。这么多年,我一直在为预焙阳极行业正名,也是行业绿色生产的践行者和捍卫者。”
与索通山东临邑生产中心一墙之隔,就是索通发展与马来西亚齐力工业集团合资设立的索通齐力炭材料有限公司,年产预焙阳极30 万吨,于2019年4月全线投产。记者跟随索通齐力安全环保部经理杨北海进入主控制室,点开与生态环境部实时联网的在线监测系统,清晰地显示出索通齐力1 号煅烧炉的排放数据:二氧化硫26.1 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42.6 毫克/立方米,烟尘3.2 毫克/立方米。这些在线数据显示,索通齐力的排放远远低于山东省颁布的排放标准(山东省标准为:二氧化硫50、氮氧化物100、粉尘10)。
在山东临邑的这两家企业中,煅烧脱硫均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和处理设备,实现超低排放。索通齐力副总经理刘海平带着记者进入索通齐力生产线,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库,一睹生产全流程。
——石油焦进厂采用液压倾翻台卸车,密闭的气垫式皮带将原料输入原料仓,全过程封闭,看不到粉尘飞扬;
——煅烧车间里铺着绿色的环氧地坪,304 个煅烧罐运行正旺;步入煅烧余热发电机房,10MW 的汽轮发电机以每分钟3000 圈的转速轰鸣运行,单日最大可以发出20 万度的电力,完全满足该公司的生产生活所用;在采暖季期间利用煅烧、焙烧工序的余热,通过与当地政府合作,解决了周边农村和社区80 万平方米的供暖问题,成为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民生项目典范。
——在54 炉室、17 火道、16 料仓的敞开式焙烧车间里,多功能天车一次性夹起21 块阳极生块,缓缓放入火道中。这批生块经过近22 天的焙烧,成为合格的预焙阳极。
花园式工厂一角
索通齐力煅烧余热发电系统
索通齐力煅烧车间
距离山东临邑140 公里的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索通发展与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山东创新集团有限公司合资设立的山东创新炭材料有限公司,同样配备了煅烧余热发电系统,除了供给自身生产生活用电之外,富余蒸汽还供给周边化工企业生产用汽以及园区冬季取暖,折算下来,每年可节约标煤约4.75万吨,减少CO2排放11.84 万吨。山东创新炭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利峰介绍说:“该项目有几个亮点,一是规模大,单体年产能在国内排名第一;二是集约化,煅烧、成型、焙烧都集中在一条生产线上;三是能源消耗低,在国内铝用炭素行业都排名靠前。”
多年来绿色低碳的实践和示范,让索通发展逐步成长为中国预焙阳极行业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样本,领跑了行业的绿色发展。索通发展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预焙阳极是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绿色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在持续打造绿色索通的同时,董事长郎光辉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积极倡导全行业绿色发展共建共享。他担任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用炭素分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在国内外各类论坛会议上持续呼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成为展示我国预焙阳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代言人。
成品装车外发
山东创新炭材料有限公司的焙烧系统
记者进入索通齐力生产全流程监控中心,15 块电子显示屏清晰地显示着厂区各处的画面,100 多个摄像头和无数个感应器,实时传递和控制着各个点位的运行情况,利用“千里眼”和“智慧哨兵”进行“实时盯梢”。
记者乘坐电梯来到索通齐力成型车间,成型机隆隆作响,配料、称重、混捏均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值守;在焙烧车间,4 部多功能天车鸣着警笛往来作业,装炉、铺料、吸料、出炉都是由多功能天车完成;在成品打包自动生产线上,ABB 的机械手灵活地转动着,给出口的预焙阳极打钢带、装垫木、外包装。
索通发展的各生产基地处处彰显着“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 的超前理念。在滨州山东创新炭材料有限公司的余热锅炉脱硝系统现场,一位员工正在用手机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之后,这台设备的检修、开停、润滑保养记录便显示在手机上。2019年,索通发展率先利用云平台、互联网等新技术,技术人员自主研发了设备管理的二维码系统,把巡检信息集中在阿里云后台上,为每一台设备提供了“就医”档案。创新炭材料党总支副书记胡建敏告诉记者:“坐在调度室里,通过DCS 自动控制系统,整个生产线可以实现一键启动、一键停止,生产工艺参数、配料、温度控制都是自动化,员工的作用就是巡视检查和监控。”
远在北京朝阳区的索通发展总部里,管理人员通过ERP 系统,可以清楚地了解山东临邑、北海、嘉峪关、重庆等生产基地的产量、物料消耗、产品出库等运行情况,形成了统一指挥的“兵团式”作战。
有这样一组数字:索通山东临邑生产中心年产能28 万吨,用工人数600余人;索通齐力年产能30 万吨,用工人数350 余人;山东创新炭材料年产能60 万吨,用工人数600 余人。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从原料入厂的自动卸车到煅烧的自动配料,从成型的自动混捏到焙烧的自动调温,智能化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员工在生产线上只是巡视检查,也降低了安全风险和质量波动。
索通投资建立的山东省石油焦资源利用技术研究中心
采访当天,在索通发展山东临邑生产中心的成品库前,停着9 台大挂车,叉车正在紧张装车作业,每隔七分钟,一辆满载33 吨的挂车就驶出库房区,发往远方。仓库主任郭凯介绍说,当天预计装车60 辆,总发货量2000 吨,全部用于出口。据了解,该基地的产品主要出口俄罗斯、马来西亚、荷兰、德国、阿塞拜疆铝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约占全国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索通齐力的产品主要供给马来西亚,创新炭材料的产品主要供魏桥铝电的北海项目,富余产品供给全国各地的电解铝企业;在甘肃嘉峪关,索通发展与酒钢集团合资兴建的嘉峪关索通预焙阳极有限公司、嘉峪关索通炭材料有限公司产品主要供给酒钢集团旗下的东兴铝业;在云南曲靖,索通发展与云南铝业合资建设了60 万吨的预焙阳极生产线,今年5月已经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将建成投产;在重庆,重庆锦旗碳素有限公司年生产预焙阳极16 万吨,是重庆旗能电铝有限公司主要的预焙阳极配套供应企业,扩建的煅烧车间、成型车间生产线将于2020年7月实现全生产线贯通。
是什么让索通发展实现全国布局,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商用预焙阳极生产商、自2008年以来连续多年出口量居行业第一?
答案是:质量和信誉。
数年来,索通发展以雄厚的技术实力领跑了国内预焙阳极行业。索通发展投资上亿元建设了总面积11000 平方米的山东省石油焦资源利用技术研究中心,吸引了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00 余名,累计参与制定了20 项国家标准,15 项行业标准,获得了92 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成为预焙阳极科技研发的“硅谷”。
早在2014年,索通嘉峪关公司生产的预焙阳极产品就荣获了“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殊荣。
2016年2月16日,在美国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董事长郎光辉在此领取了美国矿物、金属和材料协会(美国TMS 协会)颁发的2016年度最佳绿色实践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首位中国籍获奖者。
2018年,山东省质量评价协会、山东省品牌建设促进会授予索通发展生产的铝电解用预焙阳极“山东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这是继2009年、2013年以来第三次荣获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
2019年5月,索通发展荣获“2019年度山东省制造业百家高端品牌培育企业”称号。
2019年11月,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公布了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名单,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成为预焙阳极行业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一系列的荣誉没有让索通发展停顿前行的脚步。“从事一个行业,就要持续呵护和珍爱这个行业。”索通发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担当,以绿色发展之力托举中国预焙阳极行业,终将打造出一个欣欣向荣的绿色索通、科技索通,向新时代交出满意的“索通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