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本刊记者 叶云
疫情耽误了好多事,很多家长盼星星盼月亮等到了幼儿园复课,千万别忘了还有一件要紧事——带宝宝补种延迟的疫苗。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疫苗迟种补种技术方案》,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含麻成分疫苗等免疫规划疫苗需要优先补种。因为这些疫苗所预防的疾病,传染性强、发病风险高,且高发于低龄儿童。此次,本刊特地采访了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何寒青副主任医师,给大家重点讲一讲为什么脊灰疫苗如此重要,如何接种最合理。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多发于婴幼儿,俗称“小儿麻痹症”。这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脊髓灰质炎非常难治,但幸运的是可以预防,及时接种疫苗是关键。
致病的脊灰野病毒分Ⅰ型、Ⅱ型和Ⅲ型3个血清型,要彻底消灭脊灰就意味着这三种野病毒都必须被消灭。
通过全球的公共卫生人士几十年的共同努力,脊灰野病毒在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基本被消灭了。小儿麻痹症也是比较少见的疾病,但是,为什么还要强调重点接种脊灰疫苗积极预防呢?
这是因为少数国家和地区,包括我们的邻国巴基斯坦、阿富汗等,至今依然有脊灰野病毒流行。据统计,2019年全世界还有176例脊灰野病毒,366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
解释两个专业名词:
●脊灰野病毒全称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是指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自然界生长繁殖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传染给人类并在人类中传染,即存在于自然界的脊灰病毒。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指的是脊灰减毒活疫苗产生免疫的同时,在一定条件下,极少部分人群在疫苗复制时可能会发生变异,还可能排出病毒到自然界,当变异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产生感染力和致病力(概率非常低,百万到千万分之一级别)。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常在免疫接种率低地区引起发病。
不要小看这两个数字,仍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我们,对病毒传染的可怕威力深有体会。此外,虽然经世界卫生组织(WHO)论证,我国在2000年就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但随着全球化和人员交往,我国脊灰威胁依然存在(如2011年新疆发生了脊灰野病毒输入疫情,2019年四川发生了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因此,对于没有完全消灭的病毒,我们仍然不能放松警惕。
脊灰疫苗种类多,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里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还有非免疫规划疫苗(自愿自费)的五联疫苗或替代减毒活疫苗的灭活疫苗。带宝宝接种脊灰疫苗的家长经常会疑惑:到底怎么接种才是最合理的方案呢?
这个问题在著名的《柳叶刀》传染病学杂志上有了权威答案。2020年5月19日,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浙江省疾控中心)以陈直平为通讯作者、何寒青为第一作者的团队发表了一篇文章,论证了不同剂次脊灰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组合的续贯接种对预防脊灰的作用。得出的结论是:现阶段接种2剂灭活疫苗+2剂减毒疫苗(2+2)方案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既能保障接种安全(基本可以避免发生疫苗相关病例发生、传播),同时又可确保有效肠道免疫和人群屏障保护(能有效预防三个型别的脊灰病毒)。
看似简单的结论,其实是基于长期跟踪观察、对照实验的结果。浙江省疾控中心于2016年~2018年,在全省招募了年龄在60~75天的健康婴儿528名,随机分配到三种接种方案的一种。重点是第三次接种脊灰疫苗后1个月的三种脊髓灰质炎病毒血清型抗体阳转率。每个宝宝每次接种疫苗后,对严重和医学上重要的不良事件进行了长达30天的监测。
基于这个研究结果,浙江省早于全国范围推广,率先于2018年1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脊灰免疫规划疫苗“2+2”预防接种方案,即2月龄、3月龄分别接种1剂三价脊灰灭活疫苗(IPV),4月龄、4周岁分别接种1剂二价脊灰减毒疫苗(bOPV)。
温馨贴士:
疫情期间,带宝宝补种脊灰等疫苗要注意些什么?浙江省疾病预防中心免疫规划所的何寒青、唐学雯等专业人士,提醒广大家长做好这些准备:
●提前看孩子预防接种证,确定推迟或遗漏了哪些疫苗或近期有计划接种的疫苗;
●遇到疑问,打电话或通过网络的方式咨询接种门诊医务人员;
●前往预防接种门诊前,与医生沟通孩子健康情况,根据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减少陪同人数,戴好口罩,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