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献江
摘要: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污染成为重中之重。疏浚尾水是城市工业生产过程中因底泥脱水被污染凝固形成浓度较高悬浮物的尾水,这种尾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于河流中会造成河水大面积污染。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疏浚尾水的处理方法,设计处理工程,实现疏浚尾水的有效处理,有效降低疏浚尾水的污染物浓度,使得疏浚尾水能够达标排放。
关键词:市政环保;疏浚尾水;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1环保疏浚技术特点
环保疏浚是一项湖泊内污染源控制技术,是在航道、河港等疏浚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的是清除河、湖,及水体中的污染底泥,并为水生生态系统恢复提供条件,同时还与河流湖泊的综合治理相配合。通常的湖泊环保疏浚工程包括建设堆场,疏挖及传送底泥,底泥脱水干化,处理余水至达标,疏浚底泥的回收、利用,及恢复堆场景观等。环保疏浚的主要目的是为河流湖泊水下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其技术特点见表1。
與普通的疏浚工程不同,环保疏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前期准备工作要求勘察精度高、钻孔数量多、测图比例大,除测定常规的物理力学指标外,还须进行多项实验室污染物的化学分析,来确定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情况,并就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来进行评估,为环保疏浚疏挖尺度提供依据;设计工作需对勘察、测量,及污染物分析的成果进行准确的分析,用来确定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船舶类型,并根据底泥勘测结果确定疏挖底泥高程和疏浚工区;环保疏浚工程施工要考虑污染底泥的分布情况及在水下施工的可操作性,并确保疏浚区岸坡的稳定性。它要求疏浚精度高,疏浚设备必须配备特殊装置并要采取避免扩散和泄露的举措,以保证有效清除受污染的底泥而又不造成水体和附近环境的二次污染;对清除的污染底泥要进行适当的处理,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新的破坏和威胁。环保疏浚工程与一般疏浚工程的区别见表2。
2工程具体方案
2.1疏浚尾水化学处理设计
3.2.1工艺设计
在疏浚尾水物理处理后期,由于没有足够数量的水体,无法提供充足的疏浚尾水污染颗粒沉淀时间,从而无法保证疏浚尾水的排放质量。因此只经过物理处理的疏浚尾水是无法达到排放要求的,还要再经过系统的化学处理,方能达到排放标准。
化学处理方法的原理是向疏浚余水投入絮凝化学药剂,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有效加速疏浚余水中污染颗粒的沉淀,最终达到泥水分离的效果,使得疏浚尾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在排泥池中,疏浚尾水悬浮污染物通过自身的重力作用,能够在短时间内沉淀成固体颗粒,疏浚余水通过排泥池进入疏浚尾水沉淀池时,工作人员通过特定的化学设备输送絮凝化学药剂,通过水力的混合作用,可以在沉淀池内形成初次悬浮物沉淀。再讲初次沉淀的泥水通过沉淀池排水口排放到澄清池中,泥水与絮凝化学药剂进行再次化学反应,形成二次大量沉淀。
3.2.2化学设备设计
在进行疏浚尾水化学处理的过程中,往沉淀池以及澄清池中投放絮凝化学药剂时需要用到化学设备。本工程絮凝化学药剂输送设备主要采用一体化的加药设计思路,对絮凝药品溶化、絮凝药品配置以及絮凝化学药剂输送等过程进行了集成化处理。其中主要有两种相同的装置,每个装置都设置了絮凝药品溶化、絮凝药品配置以及絮凝化学药剂输送等集成化功能,工程中还配备有搅拌机、计量器、潜水器液位计量器和余水压力表。每个装置都设有进药口、出药口、进水口、缓解阀门以及安全阀门。
化学药剂装置一侧安装有铁柜,工作人员将电控柜和输药箱置入其中,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极大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化学药剂装置的操作。该装置既环保又实用,工作人员在进行疏浚尾水处理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有选择性的进行使用。在操作化学药剂设备时,工作人员要先将两个装置其中任意一个的进水阀门打开,有需求的时候可同时打开。首先进行注水操作,待水位达到指定位置时,投入固体絮凝化学药剂,然后开启搅拌机进行充分搅拌。当装置中水位到达最高点时,停止注水和搅拌。开启其中一个设备出药阀门,采用计量器吸入固体絮凝药剂并注入设备中,药剂投入完毕之后,关闭该设备阀门。打开另一个设备出药阀门,参照上一个设备的处理方法,加入固体絮凝药剂。处理完毕以后,对第一个化学设备进行药剂搅拌、配制、储存以及送药等操作,并且适当重复几遍。这个过程中,对两个桶进行交替输送化学药剂,有效保证化学药剂的输送连续性,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还能保证疏浚尾水经过处理之后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对社会环境不会产生污染,有效利用资源。
2.2尾水池设计
在本工程中,尾水池包括1#尾水池(图1)和2#尾水池(图2)。尾水池通过隔墙形成“S”型流径,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增强悬浮物自身重力沉降作用,强化颗粒在余水池的沉淀效率。尾水池受场地限制,占地面积相对较小,1#尾水池为矩形,占地面积145m2,容积约340m3;2#尾水池为梯形,占地面积为362.5m2,容积约760m3。2#尾水池的最后一道隔墙两端与尾水池墙壁连接且降低高程,上清液将溢流进入最后一个小池中,该池中上清液通过排水闸溢流至沟渠,最后流入受纳水体。
2.3泥饼含水率质量控制
环保疏浚工程要求泥饼含水率不高于40%,从带滤式压滤机生产出来的泥饼受多方因素的制约,均有可能导致含水率不达标,在施工中通过以下措施对其进行质量控制:①建立完善的压滤机冲水系统,定时用高压水枪对滤带进行冲洗,清除滤网中的杂质,增加滤带的透水性,降低生产出泥饼的含水率。②成立专门的实验室,对泥饼含水率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得出制约泥饼含水率的各项因素,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得以有效的控制。③每天分批次测定泥饼含水率,对不符合要求的批次进行分析,及时纠正相关影响因素,保证后续生产的泥饼达到该工程的质量要求。④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技术改进,以降低泥饼含水率。
结语
通过科学合理制定诸多影响施工过程质量的可行措施,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将质量管理和控制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和各环节;通过加大对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对南湖水域污染淤泥层厚度进行清淤疏浚,南湖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湖水中的水草、植物、鱼种重新复生,湖边的空气和环境已达到正常指标。周围的居民朋友出来走动的多起来,共享家门口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刘鸿亮,金相灿,荆一凤.湖泊底泥环境疏浚工程技术[J].中国工程科学,2010,1(1):81~84.
[2]陈国平,王庆丰,陶国良.挖泥船作业综合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船舶工程,2004(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