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灏院士:开创个体化用药新时代

2020-07-31 09:52
科教新报 2020年27期
关键词:量体裁衣试剂盒个体化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和证实药物反应种族差异,在国内首先提出和推动“量体裁衣”个体化药物治疗……2020年6月10日,在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宏灏获得了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用药也需“量体裁衣”

什么是个体化医疗模式?周宏灏解释说,通常来说若病人的代谢功能高,所需用药的剂量则大;若代谢功能差,剂量则小。

“过去的治疗方式千人一面,少数药物可能会导致某些病人产生过敏和毒性反应。”周宏灏表示,若能在病人用药上敞到“量体裁衣”,便可以规避这种现象的发生。

基因导向性的“个体化医疗”模式,就是根据病人的基因结构信息,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药物与剂量,以确保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研究从疑惑开始

1983年,周宏灏在香港发现,同样症状的高血压患者,英国人用药的剂量要比中国人大得多。2年后,周宏灏到美国进行研究,科学地证实黄种人和白种人对药物代谢和敏感性均有显著差异。

1991年,周宏灏回到湖南医科大学,建成国内第一个遗传药理研究所,他把研究方向扩大到民族和个体之间的差异研究。他带领学生采集了4000多入用药后样品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药物反应也不同。

让更多患者受益

周宏灏认为,科学研究一定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做临床需要和人类需要的东西。

自2012年CFDA批准以来,周宏灏及其团队所研发的试剂盒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得到广泛应用,为数十万高血压患者提供服务。目前,针对其他疾病的检测试剂盒也正在开发,未来将会有更多患者受惠于他们的研究。

“做出來人家在用,我就感觉心里满足了。”周宏灏说,希望之后“个体化医疗”新模式能受到更多的关注,可以涌现更多相关企业,让“个体化医疗”新模式在临床应用上走得更快更远。

猜你喜欢
量体裁衣试剂盒个体化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在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为什么确诊新冠肺炎需要核酸检测试剂盒?
量体裁衣
一次检测多个基因,让肺癌诊疗更精准
18F—FDG配套试剂盒的开发
编写数学童话需“量体裁衣”
量体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