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煌
八面山属罗霄山脉分支八面山系列。南北向,纵列于资兴市东部边境的八面山瑶族乡境内,其东面是桂东县城,为桂东、资兴、汝城的天然屏障。八面有山有山八面,以此而得名。桂东县管辖东面四面,资兴市管辖西南四面。山体联叠危耸,绵延陡峭,主峰海拔2042.1米,为湖南省第二高山。八面山是个神奇的地方,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流传最广的就是牛郎织女和石牛仙的故事,而我要述说的是发生在八面山脚下的资兴市八面山瑶族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亲生经历,虽没有那么神奇,但绝对平凡而又深远。
走进八面山
2009年,通过资兴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我被资兴市林业局录取,分配到资兴市八面山瑶族乡林业站工作。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从这里开始,也有幸参与了在资兴市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一名时代的弄潮儿。林业站共8人,站长陈小平、副站长彭建平、黄明辉,工作人员何斌县等5人,整个站就一台电脑和打印机,办公楼简陋但比较宽敞,除周末不需值班的同志可以回家外,其他时间大家都吃住在站里。用彭站长的话说,大家陪老婆和孩子的时间,远远没有陪同事的时间多,每次回家都是穿着像农民走亲戚似的。刚报到不久,陈站长就安排我配合副站长彭建平、何斌县等几位老同志开展八面山瑶族乡的林改工作,之后的几年,我也一直主要从事这项工作。
八面山瑶族乡是个林业大乡,也是楠竹大乡,2009年仅楠竹面积达4500多公顷,大小楠竹加工企业10家,小型破篾机1500台,每年可加工楠竹65万根,种植楠竹的农户每年可增收1000元,楠竹产业作为该乡的重点富民产业来发展。但八面山瑶族乡林业发展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由乡、村集体经营的林地占相当一部分比例,承包到农户的林地相对较少。由于各种原因,集体经营的林地整体产出效益并不高;山林纠纷多,主要集中在林地界线不清,集体经营林地、农户经营林地相互之间界线纠纷普遍存在,衍生出各种经济和社会矛盾;农户发展林地经济还是有一定顾虑,主要产权不明晰、经营权不明确、林木生长时间长等各种因素影响,农户发展林地经济的积极性大受影响。
2008年,八面山瑶族乡被资兴市正式确定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片试点之一,按照市局领导指示,八面山瑶族乡必须率先打响、打赢这场攻坚战,要给全市树立一个标杆和学习的榜样。为此,全站工作人员感到压力巨大,不仅任务重、纠纷多,而且标准高、时间紧迫。后来,才明白我之所以分配到八面山瑶族乡,与该乡即将全面铺开的林改不无关系。彭站长也经常跟我打趣道,我是陈站长从市局抢过来的。
踏遍八面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老百姓最关心的是集体林地能够“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期盼的是林改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林改必然会触动部分群体的既得利益,我们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找出林改的“最大公约数”,突破“中梗阻”,才能把林改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在推进全乡的林改中,我们遇到了一个个难以预料的困难,踏破了一双双用来爬山的解放鞋,留下了一道道荆棘刺出的伤痕,但我们得到了群众、村干部以及市局、乡党委政府的支持,经过几年的努力,八面山瑶族乡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其中,有几段经历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深刻地感受到了群众对林改的期盼,同时也收获到了由同事升华到战友的友谊。
林地也是群众的“命根子”。经过前期的大量准备工作后,我们开始对全乡林地进行勘界勾图。在对扬龙村进行勘界勾图时,由于该村地处偏远,有些林地来回差不多要半天时间,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备足了水和一些干粮,准备中餐在山上解决。没有想到在中午就餐时,跟我们一起上山的几位群众自发地为我们准备了煮熟的玉米、红薯等,争先恐后地要我们尝尝自家的手艺。群众朴实、真诚的善意,我们十分感动,也深感责任重大。交谈中,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农,对我们吐露了自己的心声,由于年纪大,没有外出务工,他家的收入主要靠种田种菜,如今的林改为他家带来了新的增收渠道,可以说林地也跟农田一样,是他家维持生计的根本,是他家的“命根子”。
摩托车“骑出来”的友谊。记得那是2010年的夏天,天气炎热、酷暑难耐,彭站长和我到黄金村勘界勾图一天后,我骑着摩托车载着他返回。也许是晒了一整天的太阳,整个人打不起精神来,在一处拐弯的地方,我们连人带车直接冲出了马路,硬生生地摔倒在路旁边的泥田里。只见彭站长抱着手在痛苦地呻呤,而我顾不了一身泥巴,急忙联系当地卫生院,第一时间把他送到医院。幸好其手臂没有发生骨折等严重后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彭站长很快就康复了。但我一直心怀内疚,每当提起此事,他总是一笑了之,总说自己在部队经过千锤百炼,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让我不要挂在心上。彭站长的大度和风趣,让我更加敬佩,我们的关系也从同事升华到战友。
林权证是群众的“定心丸”。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八面山瑶族乡终于迎来了第一批林改的“果实”—一本本崭新的林权证。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站里召集相关农户举办了一个简短的发证仪式,当宣布一个个群众的名字时,他们脸上挂满了笑容,那笑容多么地自然、真诚,每一位群众接到自己的林权证时,都发自内心说了一声“辛苦了”。一位群众翻开自己的林权证时,看到证上赫赫地印着“资兴市人民政府”的公章,大声说道,有了这个公章,这片林地30年内就是我的了,搞开发,我没有后顾之忧。我想这就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初心,林地承包到户后,集体林地由“我们的”变成“我的”,农民由“要我造林”变成“我要造林”,广大农民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必然出现全家护林、合作护林的可喜局面。
重返八面山
由于工作、家庭原因,我调离了八面山林业站,也离开了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和同事们,之后的几年里,一直没有回过难以忘怀的八面山。生命那么短暂,即使只能留下一瞬间的光彩,最后,自己也可以知足。
记得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我偶遇一位老同事,不由得说起了在八面山共同生活的趣事和经历,我问起了站里同事们的状况,而他却给我一个冰冷地答案,彭站长因病去世了,我脑子瞬间一片空白,不由自主地说,不可能,他还年轻,才40多岁,那时他身体很棒。那天我整个人感觉空空的,觉得人是多么渺小、生命是多么短暂。之后我默默地作了个决定,一定要找个机会去八面山,看看那里的变化,寻找留下的痕迹。
2017年,一次偶然机会,我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八面山,我决定静下心,花时间重返自己曾经住过、走过、奋斗过的地方。房子是新的,而人却是陌生的。在走进八面山林业站时,我被眼前的环境怔住了,破旧的办公楼经过装修已变成崭新而干净的办公楼,原来我们喜欢坐着休息谈天下趣事的几块石头不见了踪影,碰见的是一张张热情但又陌生的面孔,总之,一切都感到陌生。山还是那座山,却比原来变绿了。离开林业站后,我前往走过、爬过的地方看看,一幕幕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色嵌入到我的脑海里。山真的变绿了,成片成片的楠竹、杉树像给山地披上了厚厚的绿装。楠竹随着风摇摇摆摆,像少女一样翩翩起舞,像是在向我招手;竹叶随风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在唱着优美的颂歌。顿时,我内心升起一股说不清的喜悦,没有了孤落,没有了烦恼。在路上,偶然碰到了一位相识的农户,他跟我谈起来家里的情况: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后,一片林地种了楠竹,一片林地种了油茶。楠竹生长快,每年都可以择伐一部分,卖到当地的楠竹加工厂;油茶也长势喜人,当地政府帮他们牵线搭桥找销路,一年仅林地收入就有2万多元;自己附近打点零工,生活还过得去。我很欣慰,发自内心地为他感到高兴。
2017年下半年,我看到一则消息,“资兴市林业局获评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发文,表彰了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100个先进集体和100个先进个人,湖南省5个单位和5名个人获得荣誉,资兴市林业局榜上有名。看到消息后,我是高兴、自豪的,在“先進集体”四个字中,是由我们资兴300多位奋斗在林业一线、爬坡涉险、流血出汗的战友共同铸刻而成。我想假如彭站长在世,也会呐喊出“即使生命那么短暂,只要能留下一瞬间的光彩,此生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