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蓝白斑筛选”高效融合微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

2020-07-31 02:15赵逸欧刘长付
生物学通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离心管白斑糖苷酶

孙 娟 赵逸欧 刘长付

(1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 北京 100038 2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 北京 102208 3 北京市第五中学 北京 100007)

高中阶段,选修生物学的学生在实验上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实践,其中包括培养基的配制、无菌操作、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微生物的计数、微生物的鉴定[1]等基础实验。在基因工程实验学习中,还涉及限制酶切割DNA、DNA 的连接、大肠杆菌的转化和筛选[2]等实验操作。学生在学习中,很多实验都是做完抛之脑后,甚至有些实验仍处于纸上谈兵阶段。因此,在学习中保持知识的连贯性,并学以致用非常重要。文献调查显示,“蓝白斑筛选实验” 可有效地贯穿以上知识和实验内容[3-4],以一个完整的大实验形成科技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1 实验原理

细菌细胞吸收外源DNA 并发生可遗传的改变,称为转化。通过Ca2+处理的化学方法诱导大肠杆菌进入感受态,有利于外源DNA 进入细菌内[3]。

β-半乳糖苷酶可使显色底物X-Gal 分解为蓝色,使菌落呈现蓝色;若有外源DNA 片段插入至载体中,则β-半乳糖苷酶基因失活,从而产生白色菌落[3-4]。

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 材料:受体菌JM109(需在-80℃保存,或在干冰中短时间保存),pMD19-T 载体试剂盒、ITPG溶液、X-Gal、NaCl、琼脂、酵母粉、蛋白胨、冰、烧杯、锥形瓶、玻璃棒、移液器、离心管、培养皿等。

2.2 仪器:恒温培养箱、恒温摇床、离心机、搅拌器、冰箱等。

3 实验步骤

1)将ITPG 和X-Gal 配制为溶液,除菌后冷冻保存,备用。

2)制备LB 液体培养基、LB 固体培养基、含氨苄青霉素(标记为Amp+)的LB 固体培养基,备用。

3)重组质粒的制备:实验组按照下表配制反应体系,使Insert DNA 与pMD19-T 载体(质粒)连接;对照组将表1 中的Control Insert 替换为等量蒸馏水,其他条件相同。

表1 pMD19-T 中插入Insert DNA 的反应体系

4)将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物分别转入感受态大肠杆菌中。①取出2管受体菌置于冰上融化;②冰上操作,将步骤3的反应产物分别与受体菌轻打混匀,冰上放置30 min;③热激法转化:将离心管放置于42℃水浴,热激90 s,转化中勿摇动离心管;④将离心管转移至冰浴,放置1~2 min;⑤每管加400 μL LB 液体培养基,在37℃摇床缓慢摇动培养45 min,使细菌复苏。

5)制备含ITPG、X-Gal 的培养基(现用现制):取适量ITPG、X-Gal 溶液均匀涂布于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 固体培养基表面,晾干。

6)涂板:取100 μL 步骤4 获得的转化细菌分别涂布于添加IPTG、X-Gal 的培养基表面,37℃恒温培养箱倒置培养12 h。

7)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转化后的大肠杆菌菌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若显色不明显,可将平板置于4℃培养2~4 h 后再观察,分别统计实验组、对照组中的蓝斑和白斑数目。

4 结果与讨论

按照以上步骤完成蓝白斑筛选实验后,需进一步根据菌落的颜色和数目计算重组效率,实验结果如图1(本文附图见封四)所示。在实验组里,外源DNA 与T 载体连接成功的会破坏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理论上应都应呈现白斑,但实际结果是仍有少量蓝斑存在,推测其原因可能是T载体发生自连。但是,重组效率为93%可表明,重组比较成功。对照组只加入了T 载体,理论上不会产生白斑,然而实际上仍有白斑出现,因此,推测T 载体发生自连时,其末端的部分脱氧核苷酸脱落,使连接后的阅读区发生改变,从而改变mRNA 的序列,导致蛋白质结构变化,最终引起性状差异。

5 小结

通过蓝白斑筛选实验,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无菌操作、DNA 的连接、菌落的计数等不再是孤立的实验步骤,而是服务于一个大的实验目的“通过外源基因的导入,使大肠杆菌发生转化,最终产生白色的菌落”。在“蓝白斑筛选”科技实践活动中,知识学习更加系统化、能力提升更加全面化,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还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离心管白斑糖苷酶
茶条槭叶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微泡菌ALW1重组β-半乳糖苷酶的异源表达和酶学性质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免疫应答研究进展
试剂盒制备胸腹水细胞蜡块的应用体会
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魔方型离心管架的设计及研发
离心管架研究现状及魔尺型离心管架的设计
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防治研究进展(二)
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防治研究进展(一)
燃烧条件演示实验的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