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 旭
心手相牵,共克时艰。战“疫”期间,因协助医护人员抢救患者生命,呼吸治疗师、健康照护师等从业人员的感人故事被媒体捕捉到,进而走进公众视野,引起了人们对这两个职业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种新职业,呼吸治疗师、健康照护师等一大波职业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开始定位就业市场新坐标。今年2月末,人社部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呼吸治疗师、健康照护师等16个新职业。国家新近公布的一系列新职业,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民生服务业两个领域,业内则将其细分成智能技术类、统筹管理运营类、健康服务类和基础设施运行类。
有观点认为,新职业既可以帮助劳动者了解人才市场新需求,引导其职业技能再学习、再提高,进而实现高素质就业,也会对健全我国就业长效机制起到积极作用。
据此次人社部等三部门发布的信息显示,除了呼吸治疗师、健康照护师,其他14个新职业包括: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师、供应链管理师、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全媒体运营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铁路综合维修工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16个新职业是由人社部组织职业分类专家,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从大量新职业征集建议中评估论证,并通过网络媒体等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意见后确定的。
自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之后,截至目前,人社部已经发布了两批共计29个新职业。首批新职业于2019年4月公布,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电子竞技运营师、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13个职业。
对比两批新职业的特点,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首批13个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既具备产业结构的升级催生高端专业技术职业特点,也反映科技提升引发传统职业变迁,同时是信息化的广泛应用衍生的新职业。
第二批新职业则时代感更强,很多与民生需求契合,更具未来属性。它们中既有生产制造和建筑领域的技术革新催生的职业,也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孕育的职业。
譬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健康检测、康复照护等需求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且量大面广,健康照护师的出现将为众多消费群体提供优质的服务。
建筑领域出台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技术广泛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大幅增加。伴随高铁、无人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铁路综合维修工、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等新职业应运而生。
第二批新职业名单公布后,不少人提到新职业有的并不“新”,比如网约配送员,“不就是我们身边的快递小哥吗?”
对此,某知名人才招聘网站首席分析师说:“新职业并非指零起步的职业。”
新职业是指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的职业,“新职业的‘新’是相对职业分类大典而言的。”
作为16个新职业之一,由于网约配送员的职业定义和主要工作任务有明确界定,因此这个职业今后在服务百姓生活方面,要比现在大家熟知的“快递小哥”更亲民。“比如,以后网约配送员不仅要处理无人接收、拒收、破损等递送异常情况,还要处理客户投诉及其他递送诉求。”
在职业分析师看来,分析新职业的“新”,要从制度的“新”入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前不久公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意见提出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制定职业标准,推进社会化职称评审。
有职场研究机构统计,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电竞、网络直播等诸多热门领域,2019年已公布的新兴职业岗位积极求职人群的平均年龄为24.9岁,人才存量同比增长105%。新职业人才整体呈现年轻化、高增长态势。
同样是在2019年,834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中的大部分涌入劳动力市场,但由于岗位供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有的知名电竞公司的一个岗位曾收到2000份简历,最终只录取到一个符合条件的人。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在需求中加速变化。而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市场消费要求的提高,未来将在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催生更多新兴职业。特别是考虑到超级专业化导致的行业细分与平台经济等综合因素,会使新兴职业有着不同于过去的职业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人社部等三部门公布第二批16个新职业之后,教育部公布了上一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1672个。在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热门专业为人工智能。首批13个新职业领域,人工智能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