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好
“已经想尽办法去帮扶,为什么有些人还是脱不了贫?”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
“扶贫项目都挺好的,为什么有人还是窝着不愿意行动?”
“明明已经脱贫了,又因为太懒而返贫……”
“精神贫困”是脱贫攻坚路上难啃的“硬骨头”
这是小吴回乡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几年前,农村轰轰烈烈地开展脱贫攻坚,搞了好多扶贫项目,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眼看着农村变样了,父母要求他回乡就业。小吴虽然心里不情愿,但也只能尊从父命。
村里的工作不好做,尤其是扶贫,这是大家一致认为的。大部分贫困户还是愿意改变的,毕竟谁也不愿意贫困下去,但总会有那么几个“硬骨头”让人哭笑不得。回乡工作时间并不长,小吴却见识了多个“扶不起的阿斗”。
吴某是村里有名的铁杆贫困户,因为年纪大,在宗族里辈分高,大家都他叫公叔,年龄已近60岁,但尚有劳动能力。
公叔喜爱喝酒,一日三餐都喝,从不节制。每次喝高了,就控制不住自己,习惯来村委说三道四,数落扶贫没有扶到位,说自己穷,政府不给资金直接资助,不给钱他花,兜底保障的生活费不够用,抱怨政策补贴资金太低,没完没了。
公叔不但喝酒,时不时还会去赌博,政府兜底保障的钱肯定是不够花的。为此,扶贫工作队伤透了脑筋。
于是,扶贫干部入户走访慰问,希望可以帮助他脱贫,公叔也表示可以养一些鸡鸭和鱼。考虑到公叔还能劳动,又有意愿,工作队就决定安排一部分扶贫产业的资金,协助他购入鸡鸭和鱼苗。
公叔刚开始还有肯干活,奈何抽烟喝酒赌博等陋习实在太严重,直接影响了养殖的积极性,干两天,懒三天。鱼儿饱一顿饿三顿,一不小心就患病了,死了不少。又因为平时疏于管理,某天遇到大雨,水冲了鱼唐。就这样,没怎么经营管理的鱼塘,就这么没了。
至于养的鸡鸭,量太大他不要,嫌累。他拿来也不是为了致富,而是为了养来“糊口”。公叔的糊口,真的就只是糊自己的口,鸡鸭还没长大,就已经变成了下酒菜。
由此一来,通过扶贫产业协助的方式,就成了泡影,扶贫工作队只能另想他法。
对于扶贫农户的小产业,公叔是有意见的。一方面抱怨不给他扶贫鸡鸭鱼,一方面又说自己年纪来了不能干活,鸡鸭鱼没养起来就责怪工作队不帮他一起管理。
鉴于这种特殊情况,扶贫工作队只能给他兜底保障,如五保金、医疗保、养老金、年节慰问等等,再也不敢提什么项目扶贫了。
公叔觉得自己还是命苦,喝醉酒了就大闹村委,半夜打電话给扶贫干部诉苦,甚至喝醉了睡在村道上,连邻居都骂,咒天怨地,骂够了就回家继续喝酒睡觉。
公叔的“精彩表演”,让自己毫无悬念地进了派出所。他一开始还会老实几天,后来进派出所的次数多了,反而习惯了,觉得无所谓,谁也奈何不了他,就继续放浪形骸。
公叔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了全镇的名人,大家看见他都躲着走。
“有些人贫困,真的就是因为懒。他们习惯了等、靠、要,毫无斗志。要是没有劳动能力也就罢了,可偏偏他们都可以干活。扶贫得先扶志,没有斗志,人是起不来的。”其实小吴也是想帮助公叔的,毕竟是乡里乡亲。每次公叔来村委发牢骚,小吴都会泡茶递烟,听他唠叨,扯家常。
哪怕公叔不当回事,小吴依然坚持鼓励。公叔说胡话骂人也好,哭闹也好,小吴还是一直给他灌输正能量,描绘美好前景。
或许这种方式还真有点效果。现在公叔变得好多了,虽然偶尔会喝酒闹事,但是起码老实多了,会控制喝酒,开始省钱了,也会说政府的好了。
精神扶贫不是口号,口里说说就算了,更需要行动起来,需要扶贫干部用心走近贫困户,鼓励他们振作起来。
缺少“扶志”与“扶智”,好好的扶贫项目一下就没了
清叔也是贫困户,50来岁,有劳动能力,本身家里也有养不少鸡鸭。但是,清叔和她老婆年纪都大了,而且都有慢性疾病。卖鸡卖鸭这种利润微薄的收入,根本不够维持生活和看病费用。
扶贫工作队根据清叔的状况,萌生了让他养牛的念头。养牛比较轻松,牛肉利润也高,一条大水牛可以赚好几千,甚至上万。工作队希望通过养牛卖牛的方式,帮助清叔脱贫。
因此,扶贫工作队就考虑购入小水牛。清叔也觉得可以,这样管理也比较轻松,养鸡鸭的同时放放牛,也不碍事。就这样,扶贫工作队购入了两头小牛,交给清叔。
一开始,清叔也是认真养牛的。但是,因为这牛的钱不用他出,其他想买牛的人也打起了歪主意。他们跟清叔说,用稍微合适但是又比较低的价钱购买小水牛。清叔一开始不愿意,但养了一段时间后,发生了牛去吃邻居庄稼的事情。产生了纠纷后,清叔突然之间觉得养牛挺麻烦的。
考虑到不是自己的钱买的,反正最后都要卖掉,万一牛出了什么问题,岂不是捞不到钱了?倒不如现在就卖了,也可以赚个几千块。就这样,清叔偷偷联系了买牛的人,把牛卖了,实现了“增收”。
实际上,他不知道,这卖牛的钱,比当初工作队买牛的钱要少多了。
同村的勇哥也一样,他比较年轻,本身养鸡和养鹅就比较多,只是经营不善,养出来的鸡鹅成色不好,导致利润不好。
扶贫工作队考虑到勇哥养鸡和鹅已经有经验了,又是年轻劳力,就大量购入鸡苗和鹅苗,帮助勇哥脱贫。
于是,上千只鸡苗鹅苗,浩浩荡荡来了。
勇哥一开始是兴奋的,但是养这么多,成本是个大问题。政府只能解决部分食料购入的成本,比如一只鸡和鹅就只能配五斤饲料,剩下的扶贫户自己贴,无形中就增加了风险。
饲养的数量多了,麻烦也来了。勇哥的鸡和鹅时不时会不见,他怀疑有小偷,又没办法阻止。而且,勇哥技术不过关,有不少的鸡和鹅犯病死了,特别是鹅,容易犯病就死掉。
勇哥就萌生了一个快速赚钱的想法,和清叔一样的路子,卖了大部分的鸡苗和鹅苗。
一段时间之后,扶贫工作队过来走访调研,发现清叔的牛不见了,勇哥的鸡鹅也不见了。
清叔支支吾吾的说,这牛会影响左邻右舍,并且,自己看病和生活开支也实在窘迫,就卖了。
勇哥就更绝了,指着地上死了的一些鸡和鹅苗,说养不了,你们采购的这些鸡苗鹅苗,质量不行,全死光了。
扶贫工作队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必须双管齐下
农村扶贫,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从清叔和勇哥身上可以看到,他们怕麻烦、怕苦、怕累,对自己能否脱贫也没有信心。因此,清叔和勇哥转手变卖了扶贫项目,得到一部分收入,换来暂时的“增收”。
“国家政策那么好,却被他们当成了伸手就拿的借口,必须要改变他们的思想。有些贫困,是精神上的,不是光给物质就能解决。”小吴说,“大部分贫困户还是积极主动的,虽然很多人身体不好,因病致贫。但他们有强烈的脱贫欲望,希望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未来。看到他们越过越好,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所在。”
农村扶贫的路子在哪里?关键还在于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要双管齐下。
贫困是一个阶段性的状态,脱贫攻坚靠的不止是产业上的“输血”和“造血”,更需要强大的内生动力。人的思想观念是贫困地区减贫脱贫的关键,这里的思想观念不仅是坚决脱贫的斗志,愿意接受时代变化的能力。只有进行深度的精神扶贫,才能实现对贫困地区社会、文化、经济的全面升级,实现扶贫工作从治标向治本的转变。
思想觉悟提高了,才能更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精神扶贫要着力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努力推进贫困地区群众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念,摒弃不良习气和落后思想,增强科学常识和理性认识,排除阻碍农村发展的文化因素,从而鼓舞贫困地区人民自觉努力奋斗,这也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只要肯改变,我们终将消灭贫困,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