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谊
最近,考试冒名顶替吵得沸沸扬扬,各种冒名顶替手段被一一曝光,使我们联想起古代科举考试的防止冒名顶替的种种方法。古代科举考试冒名顶替、泄密考题、夹带作弊、阅卷放水等作弊方法不一而足。特别是“冒名顶替”,因为古代没有照相技术,没有指纹识别技术,考生的身份查验难度很大,冒名顶替也就时常发生。
古代的“冒名顶替”分两种,一是直接寻找“枪手”,冒名进场代考;一种是两人同时入场,但考卷姓名互换,进而实现替考。明清两代,替考成风,几乎形成一条龙服务,从初级的童生,直到院试都可花钱买“枪手”全程服务。当然,到了会试、殿试就没有人敢替考了,有这个水平的“枪手”,自然会自己参考,享受科举考试带来的身份改变、荣华富贵。自然,明清两代对科举作弊的惩罚也是非常严厉的,一旦发现冒籍或代考,考生和“枪手”一起问罪,带枷号三个月,严重者还要发配到荒蛮之地充军服役,多数读书人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惩罚,其结局也大都非常悲惨。因此,古人也发明了很多验明正身、防止冒名的办法。
一是采用“浮票”制。所谓的“浮票”就相当于今天的准考证,在一张纸上,写明关于考生的大量信息,包括姓名、籍贯、年龄、身高等等,最重要的信息,则是考生的外貌描写。就是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为考生“画像”,比如这个人的个子是高是矮、身材是胖是瘦、脸型是圆是方、眼睛是大是小、膚色是黑是白,长相有什么特别显著的特点,身上有没有疤痕啊、胎记啊等等。科场还专设“识认官”,专门来识认考生。每位考生进场前,“识认官”要一边看文字一边要在大脑中“合成”相貌,认真比对,反复核验,真可谓“责任重大”。这种凭借“文字”画像的制度,确实是能够有效地防止冒名替考,但也很易冤枉考生。据记载,古代就有考生长胖了点,或者消瘦了点,或者近日面部浮肿,都有可能被完全拒考。
二是实行“审音制”。清代随着科考繁兴,户籍制度相对宽松,科举录取率和士子科场竞争力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因此,严格实行分区配额与本籍报考。于是类似于今天“高考移民”的“科举移民”就出现了。清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科举秩序,通过稽查户籍、强化惩戒,特别是严格审音等手段,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系统完备的防范机制。古人居住的区域相对封闭,各种方言间的“干扰”很小,听说话辨籍贯基本可行。为防止考生冒籍,设置“审音”制度,即在考场通过审查考生的方言来判断考生是否冒籍,防止考试作弊。
三是采取“联保制”。科举考试需要考秀才的人都叫“童生”,“童生”要参加考试先要到县城报名,相当于作“资格审查”,报名时要写上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生年生月、外貌特征以及祖上三代的名字。“初审”通过之后,又需要找人联合担保和认保,就是叫你一个人跟另外四个需要考试的童生互相间做保证,形成五人联保“组合”,再找一名由政府培养的童生来认保,完善了互相保证的手续才可以参加考试。如果在今后的考试中任何一个人出现任何作弊的行为,“联保”的五个人都要接受处罚,“认保”的人更要接受重罚。
科举考试自创立之初,就是为了改变朝中官员尽出豪门世族,而寒门子弟出仕无门的阶层固化现象,古代有很多富有真才实学的平民子弟,就是通过考试出将入相,为国效力,成就大业。因此,确保每一个考生通过考试选拔展示才华,实现梦想,考试的公平公正至关重要,这给我们今天的各种考试依然具有借鉴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