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夏兰
摘要:围绕“任务串联,‘创造“整块学习时间””这一观察主题,对《确定位置》一课进行观察。以“任务串”为研究视角,对两次课堂中的“整块学习时间”观察与分析,得出启示:课堂教学应努力将小任务连成“任务串”、让学生释放“全信息”、支持“整学习”和优化内结构,以创造“整块学习时间”。
关键词:“整块学习时间” 任务串联 《确定位置》
教师把信息完整地收集,再完整地处理,引导学生形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能把“整块学习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观察陈老师执教《确定位置》一课时,我们特别关注这个问题,通过对两次观察,以及一次课堂再设计,产生了一些想法。
一、观察与分析
《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有两大板块可以安排“整块学习时间”,分别是“数对标准和含义”板块和“找数对规律”板块。我们的研究视角主要聚焦在第一板块——“数对标准和含义”。
4月23日第一次上课(以下简称“课例1”),4月24日观察人员集中讨论、分析改进,4月27日第二次上课(以下简称“课例2”),之后,我们进行了课堂再设计。
(一)课例1:充斥零碎的问答
(由“寻宝之旅”导入,让学生说宝石的位置。)
生这颗宝石在第3行上。
师就靠这个信息就能确定了吗?
生 我认为暂时还不能确定,还要确定列数。
师 你是怎么想的?
生 它是从左往右数第4个。
生 我觉得它在第3行第3列。
师 我们在说这颗宝石位置的时候要有一个标准。请自学书本知识。
(学生自学2分钟左右。)
师 (行间巡视)有的同学很好,把重点的词圈了出来。在数学里,“数对”的标准是什么?
生 每一竖排就是一列,列是从左往右数的;每一横排是一行,行是从前往后数的。
师 请在作业纸上标出每一列和每一行相应的数,标好后核对,有错请改正。
(学生标记。)
师 (再次出示宝石)这颗宝石在第几列第几行?
生 第4列第3行。
师 有没有更简洁的表示方法?
生 书上有提示,直接写(4,3)。
师 为什么看两个数字就能确定啊?
生 我们统一把左边的数定为第几列,右边的数定为第几行。
师 和我们前面记录宝石位置的方法比较下,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 更简便了!
整个教学环节是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中完成的。教师有很多任务让学生完成,每个任务都比较零碎。在引入列、行的标准时,教师只请了两三位学生来说,然后直接揭示“要有一个标准”,没有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认识活动。整个过程中,学生学习主动性低,一直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整块学习时间”基本没有。
(二)课例2:试图串联任务却不时被打散
(由“寻宝之旅”导入,设置了“寻宝路口”。)
师 这颗宝石在第几列第几行?请把信息写下来。
(学生安静地思考、书写,约40秒。)
生 宝石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师 跟她一样的同学请举手。我看见有不一樣的。
生 我觉得在第3列第3行。
师 和别人不一样。说说你是怎么定位的?
生 从左往右数第4列,从上往下数第3行。
生 “列”应该是从右往左数;行应该从下往上数,因为“入口在下面”。
生 “行”既可以从上往下数,也可以从下往上数。
(学生议论纷纷。)
师 有不同意见吗?
生 “行”的数法应该根据“入口”的位置来确定,所以应该从前往后数。
师 你说得非常有道理!关于如何确定这颗宝石的位置,大家各有各的标准,所以我们要统一标准。根据“入口”位置观察,“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
(教师展示“列”的表示方法,学生自己把“行”和“列”补充完整。)
师 和左右同学核对一下是否相同,如果有不同结论可以讨论,看谁能说服谁。
(学生核对结论并讨论。)
师 哪位同学是核对之后有改动的?
生 原来行是从后往前的,现在改成从前往后了。
师 接下来我再依次出示4颗宝石,请你写出它们的位置在哪里。
生 我来不及记。
生 我是这样记的,我来得及。
(教师展示这位学生的记录方法。)
师 这位同学的记录方法速度快,而且大家都能看懂。你找到快速记录的方法了吗?
生 只要写数字。
师 你们发明了数学中的数对记录方法,我们要给它装饰一下,避免和其他数字混淆:外面套上括号,中间加上逗号。
师 知道了数对记录法,我们再来记录刚才4颗宝石的位置。
(学生很快就记录下来。)
和课例1相比,课例2的任务比较明确,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了“确定标准”和“数对表示方法”的任务。在第一个任务中,教师在听取了学生方法的基础上总结要“统一标准”。再通过检验任务一顺利引到任务二,由学生对比得出“快速记录的方法”,引出“数对”概念。教师通过改变设计,确实把小任务串联了起来,也带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还缺乏“整块学习时间”的味道。每个任务中,教师参与得太多,学生被教师带着走,过程很顺利。但如果教师放手,学生还会这么走吗?
(三)课堂再设计:任务成串,学习成块
在课例2的基础上,我们思考:教师已经有了把小任务串联成大任务的做法,接下来是不是可以让教师逐渐放手,多给学生自己学习、展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因此,我们对课堂进行了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