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丽娟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日渐深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更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并以此作为根本任务,此时阅读教学的落脚点,要聚焦于文本主位。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文本语言,并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层面的分析,了解其表达特色,教学活动逐渐转向“学语文”,既要分析文本的结构布局以及写作手法,还要基于语言运用等多元的视角,使学生可以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体会表达的精妙。
一、适当补充内容,拓展阅读资源
学者洛克提出,不能以读书作为任务,也不能视其成为工作。由此可见,群文阅读正是这样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能够充分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在组织阅读课堂的过程中,要利用学生的自主提问带领其补充相关资料,并展开群文阅读。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我所引入的是相同内容的绘本,并以此作为补充。我鼓励学生自主搜集和小蝌蚪相关的其他绘本故事,或者也可以选择他们所感兴趣的小动物,以此展开群文阅读,学生们自主推荐的读物有《好急好急的小蝌蚪》,还有《青蛙成长记》《不会游泳的青蛙》等。在完成这些绘本的阅读之后,可以组织互动阅读交流,谈一谈自己在故事中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各自有怎样的形象。有学生说出以下感悟:“在《看到不会游泳的青蛙》这篇绘本的题目时,我感到非常好奇,青蛙怎么可能不会游泳呢?通过阅读我才发现,原来是青蛙对自己缺乏了自信,之后我联想自己,是否自己也存在的这样情况呢?原本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因为缺乏自信反而不会做了呢!”
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即使阅读相同的文本,也会生发不同的感想,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常会设置不同的议题,能够使学生基于主题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认知,既拓展了视野,也保障了阅读深度。
二、丰富阅读形式,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够显著提升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有助于激活其阅读潜力,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选择的阅读方式比较多元,可以架构情境,也可以组织游戏教学,或者辅助多媒体教具,只要立足于学生兴趣,有利于丰富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必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引导情境式阅读
情境教学是现代教学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基于文本内容,创设相契合的情境,帮助学生快速,自然的融入于文本意境中,既能够习得知识,也能够获得丰富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都未见过大草原,也难能体会作者在描述草原时澎湃激动的心情,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相关图片或者视频,这样学生就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感受到大草原的辽阔和苍茫。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相应的背景音乐,既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也能够自然走近文本意境,基于身临其境习得知识、理解文本,能够和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既有利于提升阅读兴趣,也可深化阅读效果。
2.引导质疑式阅读
设疑的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阅读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疑能够促使学生展开全面的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松鼠和松果》之前,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松鼠以及松果各自的典型特征,思考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者写它们的理由。学生们可以根据教师所设计的提问展开自主思考,生发无穷的想象,意识到:松鼠最喜爱的食物就是松果。此时教师继续引导:“如果松果没有了,松鼠会怎样?”很显然,一旦没有了松果,松鼠的食物也就没有了,松鼠很有可能活不下去了,此時便是引入文本的最佳契机,学生们可以通过文本学习了解松鼠怎样能够为自己保障源源不断的松果。
三、彰显文本规律,推进阅读表达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为了确保主题、内容以及结构层面的相互统一,会选择相应的表达策略,但是学生却难以通过文本体会作者独有的表达策略,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针对文本的阅读大都以零散的方式,只能够搜集到关键的信息点,难以立足宏观的视角,有必要将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策略向学生完整的展示,可以分层展示,也可以基于动态化展示,进而才有利于体现其独有的特点,才能够易于学生提炼表达规律。
例如,在教学《石灰吟》时,因为本文的典型写作策略在于借物咏怀,为了充分展现这一特点,结合以下教学环节:首先,分析物。借助视频向学生展示石灰的制作过程,并要求学生在观看之后以最精炼的语言进行概括:山中开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留下清白;其次,分析人。为了能够对作者于谦形成更深层面的感知,教师补充于谦的生平,要求学生结合石灰的制作过程以及语言表达概括诗人的生平和经历:挑灯夜读—磨砺自我—备受摧残—精神长存;其三,感悟诗中之情,在分别分析了石灰以及于谦的经历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二者的相似之处,学生就此得出结论:于谦的一生充满坎坷,最终如同石灰一样,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确保自身品德的高尚和纯粹,因此作者以石灰展现自己的崇高气节和精神。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分别立足于物与人两个不同的角度,带领学生展开分析以及概括,既能够突显阅读教学的整体性,也呈现出典型的层次性,并结合对照以及分析,使学生能够由表及里,了解诗人的独特情感以及崇高气节,也能够剖析潜藏于其中的表达策略并高效内化,既能够体会文本表达的含蓄之美,也能感受其艺术美。
四、提炼文本范式,推进阅读应用
模仿是确保语言能够灵活运用的关键基础,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认知有限,很多模仿大都停留于形式表层,明显缺乏内核与创新。因此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带领学生梳理模仿范例,展开有效的练笔实践,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也有助于深化及认知能力。
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时,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分析文本结构,在这一过程中体会风和雨各自作为自然音乐家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并列关系;其次,带领学生分析描写风和雨的这两个自然段,探究其与开篇、结尾之间的关系,至此梳理文本结构总-分-总;最后是针对写法展开的分析,再分别描写风和雨都是大自然的音乐家的过程中,作者的写作手法是整体概括加细节刻画。通过这样的梳理过程,学生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整篇文本的谋篇布局,也能够了解细节之处的详细刻画,然后要求学生以此为例,完成仿写。
这样以文本作为分析范例,既提炼了文本的结构特点,也深入分析其写作特点,在这种优秀范例的引领之下,促进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紧密关联,既有利于深入解读文本,掌握有效的写作技法,也能够展开高效的语言实践。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必须要以文本作为范例,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文本,感受文本的谋篇布局、表达手法以及写作策略等,通过对文本本位的表达,推进由“语义”到“语意”地积极转变。
作者单位: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青西小学(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