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赖雄麟
【摘要】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的重要论断具有深刻原因和内在逻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拥有正确的方向和道路,符合历史演进的逻辑,顺应人类发展的时代要求。应超越狭隘的民族与国家界限看待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与全人类发展命运共生共存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梦 人类社会发展 三重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08.019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党与人民取得的历史成就,充分肯定了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且庄严宣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1]这个豪迈宣示和重要论断的得出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全面体现了我党的强大自信、国家的雄心壮志和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实践逻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拥有正确方向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不可阻挡,是因为拥有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的政党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带领伟大的人民进行着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前进道路的理论指导。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而理论指引着道路及其方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这条道路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发展實践的辩证统一。这条道路深深根植于中国大地,与中国国情高度契合,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就一定会实现。同时,这条道路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马克思主义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理论上证明了这条道路的科学性,指引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选择了这条道路;马克思主义通过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实践中证明了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坚定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更加坚定了我们的理论自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开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创造着前无古人的伟大历史成就,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前进之路的领路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这是70多年中国实践最大的经验和启示。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奋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国人民“富起来”;步入新时代,党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彰显,迈向实现中国人民“强起来”。在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的自我革命和自我建设来保持纯洁性、先进性和时代性。党始终以领路人的昂扬姿态领导着中国特色社会的伟大实践,凝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激发中国人民奋发向上、实践拼搏的热情,为中国人民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正确道路。因此,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会迷失方向,更不会停歇前进的步伐。
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主体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伟大的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发展史,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文化连绵不绝、影响深远;孕育了鲜明独特的中国精神,展现出海纳百川的气度;奋斗出了中华民族的三次“飞跃”,创造了中华民族新时代发展的新境界。拥有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中国人民始终是民族复兴的主体力量。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中国梦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旗帜,彰显了中国人民主体意识的全面觉醒。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中国梦的源动力,人民的伟大实践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力量,人民的精神品质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拥有共同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的中国人民,必将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越过艰难险阻,踏平纵横沟壑,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历史逻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符合历史演进的逻辑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史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对两者关系的科学分析,成为理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步伐不可阻挡历史逻辑的重要抓手。
回顾过去,中华民族的昨天孕育了中国梦。中华民族的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充满着屈辱和苦难。西方列强的残忍掠夺和耀武扬威沉重打击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瓜分中国的狂潮使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国家利益被掷于脑后;日本帝国主义的悍然侵略使得中华民族再一次面临亡国灭种危机,人民饱受苦难与屈辱;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与人民为敌。但充满浩劫的近代史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上进心,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没有放弃过抗争,相反人民的屈辱和苦难成为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见证,它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富强、振兴、幸福的渴望推到了极致,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梦想越来越清晰,最终孕育出了伟大的中国梦。
立足现实,中华民族的今天迸发出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中华民族的今天是“人间正道是沧桑”,充满着活力与激情。屈辱苦难的近代史积蓄了中华民族太久的能量,使其拥有着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强烈的发展渴望。而今这种强大能量已具备充分爆发出来的历史条件,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对历史的深刻总结,对中国国情和国际局势的准确把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这条道路,将自身积蓄的力量投入到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逐步显现;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中稳步前进;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显著增强;人民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完善……在这些成就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加坚定了道路自信,促进了对美好生活更加强烈的追求。这些经验、信心和追求汇聚成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推动着新时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续稳步前进。
展望未来,中华民族的明天必将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的明天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充满着希望和光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取得了辉煌成就。因此,“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2]这样的宣示和论断彰显了我党与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信心和持之以恒的巨大决心,它建立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取得伟大历史成就的基础之上,是对中国梦光明前途的准确判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合乎历史发展的逻辑,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因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合乎逻辑、顺应历史的正义事业,而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任何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阻力都会被倾轧于人民对幸福生活追求的渴望与实践当中。
发展逻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道路是对人类发展要求的重大回应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3]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不可阻挡,是因为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世界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紧密相融相通,与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人类发展要求相契合。
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时代主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对和平的追求贯穿于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历史,爱好和平的精神特质深入中国人民的基因。近代以来饱受战争和动荡之苦的中国人民更加渴望和平与发展,迫切希望在稳定、和平的环境中大力发展,實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深刻考量人民利益,彻底颠覆了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发展方式,作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这体现出党和人民对于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了众多历史成就,不断夯实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实践证明,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和世界都有利,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享受到了中国发展带来的红利。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社会环境,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课题。未来,中国将同世界各国一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忠实维护者和人类发展的坚实推动者。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符合各国人民利益。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孕育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崇尚合作共赢的处事理念和交往之道,以开放合作的理念进行沟通和交流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思维选择和固有姿态。中国梦很全面也很真实地展示了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初心。中国梦是和平与发展的梦,是互利与共赢的梦,与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相融相通,中华民族的发展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各国人民。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使发展红利惠及各个国家,使各国都能享受到中国快速发展带来的利好。所以说,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仅关注中国自身的发展,更强调中国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它确证各国间的合作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双赢的局面,这是中国几十年改革开放取得重要成就的经验和总结。在这样的开放战略指导下,中国注重搞好中美关系,寻求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的中欧伙伴关系等,奋力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综合考量自身和世界的发展作出的智慧倡议和抉择:在成为全球发展重要贡献者的同时,为自身前进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推动世界的发展,这是中国的大国担当。“我们要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发展的共享共赢,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独特方案,体现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期待。它为世界发展提供方向,为人类发展指明道路,回答了人类发展往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是空洞的口号,中国已经付出了实际的行动:坚持对话协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主动消弭矛盾和冲突,展现大国担当;坚持共建共享,促进世界普遍安全,坚决打击恐怖主义,致力对外支持和援助;坚持合作共赢,促进世界共同繁荣,致力于国际经济发展,着力推进发展“蛋糕”分配的公平公正;坚持交流互鉴,促进世界的开放包容,使各国文明都能展现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坚持绿色低碳,促进清洁美丽,使世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关怀世界发展的担当和智慧,致力于使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属于人类发展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发展;不仅是过去发展的既定结果,更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当超越狭隘的民族与国家界限,站在全人类发展的价值立场来看待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与全人类发展命运共生共存的关系。
注释
[1]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日,第二版。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5~36页。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48页。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19页。
责 编/郭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