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
大运河没开通前的鲁西地区是少有人问津的区域。元代,京杭大运河取道山东,让鲁西地区因为这条水路,焕发出了别样的光辉。明清两代,五百余年的时间里,鲁西城镇因水运繁荣了起来,南来北往的船只在此交易和歇息,帶动沿线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它们犹如灿烂的繁星,点缀在大运河沿线。
“小天津”临清
临清位于会通河与卫河的交汇处,曾是漕船与商船南上北下的必经之道。明代在这里设粮仓、建钞关。万历时期,临清钞关年商税额已达8.3万余两,居全国八大关之首。据记载,明晚期临清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5万~20万(或近百万之说),而同时期的省会济南城居人口才4万多。当时的临清无疑是山东最大的商业城市。
清代又把临清升为直隶州,临清的政治经济地位迅速提升。经临清转运的商品以棉布、棉花、绸缎和粮食为最大宗,清代时,城内粮食市场有六七处,粮食店铺多达百余家,是山东乃至华北最大的粮食贸易中心。风光无限的临清被称为“小天津”。
临清因运河而兴,也因运河断航而褪去繁华。在京杭大运河沿岸,像临清这样的城市不少。和临清一脉相承的聊城东昌府,也有相似的命运。曾经的会馆林立,商贾云集,也随着运河的断流一去不复返。
“小苏州”济宁
济宁,是山东运河南段的又一重要商业城市。它是京杭大运河流经最长的城市,中段纵贯全境长达230公里。京杭大运河济宁段,不仅是南北贸易的命脉,还传递和融合着南北文化。
自元代大运河贯穿济宁南北,济宁就成了运河的咽喉之地,是江北的物流集散中心。济宁特有的水城风情,吸引了众多江浙商人来此贸易和定居。南方商人带来新的建筑技艺,兼之济宁士人不断对园林理论进行探索,使得济宁在明代中后期比较集中地出现了一批私家园林。济宁被称为“江北小苏州”,就得益于当时兴建的可与苏州园林媲美的私家园林。
济宁在清朝的康熙年间进入鼎盛时期,周边地区,东自沂州、西自汴梁、南自徐州、北自济南,都以这里为货物的转运点,济宁城繁盛一时。济宁城常居人口近12万,而流动人口每年达四五十万。运河为济宁带来了信息、财富、技艺和人才,并让济宁的竹器业、皮革业、酱菜业等闻名全国。济宁城内店铺林立,茶楼酒肆遍布大街小巷。
如今的济宁城还充满运河文化的色彩,太白楼、竹竿巷、小南门……大运河的影响深深地烙印在这座城市里。
又见台儿庄
提起台儿庄,最先浮现在眼前大概是现今流光溢彩、游人如织的新古城景区。但在历史上,台儿庄是一个著名的运河城市,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庄”,曾有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
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开凿于明朝万历间,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台儿庄段运河,与运河的其它航道相比,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它是整个大运河中唯一一段东西走向的运河。
台儿庄运河通航后,每年过往漕船7700余艘,运输漕粮400万石。南方的竹木、瓷器、丝绸、茶叶、稻米、工艺品等纷纷运到台儿庄商埠,而北方的山果、药材、杂粮、棉花、煤炭等也由台儿庄码头中转南下,因此,那时的台儿庄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出现了“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运河的开通不仅使台儿庄成为“漕运要津”“鲁南重镇”,提升了战略地位,而且催生了这里的商业文化,活跃了商贸流通,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手工业快速发展。但这座美丽的运河城市在1938年的战争中遭到了毁坏。
2008年,枣庄市政府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工作,2010年,台儿庄古城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了大家面前。曾经繁华的运河古镇,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