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繁荣富强努力奋斗。
关键词:民族工作;民族理论;统一多民族国家
立足新时代、把握基本国情、满足人民新期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民族工作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的统一。
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相互交流交往交融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秦汉时期奠定了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原王朝的疆域规模,形成了“混而为一”的大一统先河,自从秦汉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来,统一始终是主流,各民族人民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我国在宪法中庄严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时代要做好民族工作必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统一多民族国家。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民族理论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探讨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理论,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来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来源和指导思想。改革开放初期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21世纪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又得到了重大创新与发展。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理论依据。
不同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所选择的道路是有所不同的,这需要考虑到本国的基本国情、历史发展、民族特点、文化传统和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我国党和政府始终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根据习总书记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必须要求在政治方向上,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制度设计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精神纽带上,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工作主题上,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一)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政治方向
建国初期,通过民族识别、消除民族歧视,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不断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等方式,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新格局。改革开放后,通过正本清源、破乱反正,不断推进民族工作向纵深发展。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民族理论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观点、重大论断,特别是习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五个认同”等,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始终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民族工作,推动民族工作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
70年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大团的政治保障。习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反复强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制度设计
习总书记指出:“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眾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 要想解决好民族问题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
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民族事务。坚持人人平等享受义务和承担责任,任何事任何人做到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
要做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把只要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矛盾纠纷和刑事问题都归结为民族问题,也不能因为当事人身份证上写着‘某某民族就心存疑虑、不敢大胆对待,处理起来进退失据,对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做到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依法处理。而对于暴力恐怖犯罪分子、恶意挑拨民族关系和搞民族分裂分子要做到坚决依法打击,处理好两类矛盾。
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保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倡导联邦制,在探索民族区域自治过程中,最终选择了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苏联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飞来峰”,而是中华政治文明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在维护国家政令统一和畅通的前提下,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统一和自治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辩证关系;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要求不仅要保障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的权益,而且还要维护好区域自治地方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强调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是自治地方各种人民共有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也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是全国人民共有的地方。
(三)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精神力量之魂。只有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遵循了历史发展规律,也符合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特点。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包容性和创造性的民族。强调铸牢中華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要人为消除民族特点和特色,而是要更好的团结和凝聚各族人民,不断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实现各民族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新时代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共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
(四)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工作主题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价值理念,确保了各族人民平等享受权利和义务。在政治参与上,我国通过三个层面实现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确保了各族人民全面、无遗漏的参与政治(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实现少数民族在国家层面的参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直接参与地方事务治理,实现少数民族在民族自治地方层面的参与和通过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补充立法等相关政策设计实现少数民族在所在地区事务的参与)。在经济社会发展路径上,通过一系列政策、法律和行政手段,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在宪法层面确定帮助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家的义务。习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突出强调“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紧紧围绕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突出强调“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奋斗目标,突出强调要“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斗目标,突出强调“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奋斗目标,突出强调“继续在民族地区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强调“民族地区与全国一样都要搞好和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世纪提出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要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发达省市支援、各民族地区自力更生共同努力,帮助民族地区早日告别贫困,与全国一起实现小康社会。
新时代,各族人民要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增强“四个意思”、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努力为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繁荣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9-09-28(01).
作者简介:
杜金梅(1979——)女,汉族,安徽省宿州市人,本科学历,职称:讲师,中共阿克苏地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和民族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