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发展和百姓的生活幸福是息息相关的,在盐碱地上如何种植作物,保证作物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增产增效。本文将就盐碱地改良,采取哪些合理的种植方式及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盐碱地改良;分析研究
1本文研究背景
引黄灌区是宁夏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华地带。开展引黄灌区盐碱地治理是夏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对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52年8月,国营前进机械化农场正式建立。广大军垦战士,一手拿枪,一手拿锹,坚持劳武结合,铸剑为犁、战天斗地,开荒建设这个当时被苏联专家喻为“建在世界上最糟糕土地上的国营农场”。
前进农场建场初期,由于土地有机质极差,盐碱严重,粮食产量一直极低。有的地块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收获的却只有十几斤草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建场伊始,前进农场的干部职工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在当时没有任何现代机械完全靠战士们用双手和双肩来完成的情况下,困难是难以想象的。但是无论多大的困难,农场职工也没有停止开荒的脚步。前进农场干部职工艰苦奋斗,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昔日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盐碱荒滩地中开垦出近八万亩良田,现在实现了小麦亩产八、九百斤,水稻亩产1300斤,彻底打破了苏联专家“西大滩是种植禁区”的断言。如今已建成为现代化的国有农场,拥有总人口8200人,年粮食总产达4.2万多吨,产值近2亿元。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硬是在亘古荒原上建设起了美好家园。
经过几代农垦人拓荒的这块土地,我们感概万千。听着一段段悲苦却激情的故事,感受着他们用热血甚至生命在沉睡千年的白疆地上写下的辉煌篇章。他们用青春和汗水诠释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农垦精神,铸就了“塞上江南”的丰碑,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2.研究现状
宁夏引黄灌区尤其是地处下游的银北地区,地势低平,大部分区域排水困难,造成盐碱化问题突出,中低产田比例较高。“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是对银北地区曾经面貌的写照。宁夏引黄灌区现有盐碱地1806万亩,70%分布在银川以北地区。前进农场所种植的耕地基本都是中度及重度盐碱地,如何治理降低盐碱这些年许许多多的农业科研人员做出了无数次的实验研究,通过研究已经有了许多的治理与改善盐碱地种植作物的办法。通过这些研究也为进一步制定科学种植管理方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前进农场耕地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作物为主。中度盐碱耕地在4.5万亩左右,剩余耕地面积属重度盐碱耕地,根据取样调查化验,平均PH值在8.9以上,对作物高产、优质种植造成了很大影响。前进农场根据本区域特点,在盐碱地种植水稻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水稻催芽撒播栽培技术,其主要做法是在水稻播种前先将种子催芽,在水稻初灌洗盐压碱后后再进行撒播。它具有省工、增产、操作简单等特点,具体栽培技术优势有:
1、催芽撒播技术可以提前进行水稻栽培,栽培时间比常规种植方式可以提前8-10天,提前上水排盐压碱,降低盐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实现晚熟品种的早成熟收获。
2、催芽撒播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农户选择种植晚熟优质长粒型水稻品种(生育期155天),与米业加工企业形成链接,加工企业需要什么优质品种,农户就种植什么优质品种,直接提高经济效益,解决粮食难卖的问题。
3、错开灌溉用水高峰期,五月是农业灌溉用水高峰期,前进农场地处灌溉用水下游地段,农场根据本身的作物栽培技术的不同,在4月10日就可以进行耕地灌溉,解决了灌溉用水紧张的问题。
水稻催芽撒播栽培技术在供水紧张、气温较低、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下优势十分明显。
3.银北百万亩盐碱地该良综合治理
依托 2017-2019年自治区财政持续加大对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农艺改良项目的支持力度,围绕自治区优质粮食产业发展,以优化作物布局为主线,重点推广秸秆培肥改良技术、机械深翻深松和激光平地技术、有机肥合理施用技术、绿肥培肥技术、磷石膏化学改良技术;推进施肥方式转变,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降低土壤盐碱度,确保全区粮食安全。
为了更好观测土壤PH值、有机质等有效养分的变化,在项目的支持下建立核心攻关区土壤盐渍化通过土样检测报告反馈显示, PH平均值由2017年8.9降到2019年的8.3,土壤全盐平均值由2017年的2.8降至2019年2.4,2019年土壤全氮平均值0.75,有机质13.9,根据检测报告显示核心区土壤PH值仍然偏高,全盐含量超过土壤正常盐渍化标准达到重度盐渍化,但根据数据显示PH值和全盐通过治理逐年下降,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效果。
核心区建设主推的关键技术
1、秸秆粉碎还田
以“改、培、保、控”为重点推进示范区耕地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建设,加大作物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推广力度。玉米收获期采取机械收获,秸秆在机械收获过程中機械粉碎,秸秆粉碎长度通常不超过5厘米,秸秆在地表均匀覆盖,秸秆还田量控制在600公斤/亩以内;配施尿素10kg/亩,均匀撒于秸秆上;及时进行机械深翻。
2、机械深翻深松
积极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在示范区全面推广机械深翻深松,在水稻、玉米收获后进行秸秆粉碎处理后,及时进行机械深翻,翻深要保证在25cm以上,将地表覆盖水稻、玉米秸秆均匀翻埋地下;通过机械深翻,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营造耕地土壤上下通透的疏松环境,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通气透水性能;深松40cm以上、激光平地,及时组织冬灌,加大以水洗盐力度,加快地表盐分淋洗。冬春季节及时指导农户积极开展耙耱保墒作业,破除地表盐结皮和盐霜,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地表蒸发,抑制土壤盐分上行。
3、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应用
在示范区加大地力培肥力度,通过增施有机肥、应用土壤调理剂等改良培肥措施,提高地力水平。根据示范区种植作物不同,水稻、玉米每亩地分别施用商品有机肥80-100公斤、100-200公斤,结合施用基肥一并施入土壤,施肥方式以全层施肥或条施为主;化肥按测土配方施肥主要作物目标产量推荐施肥量施用,其中磷肥以普钙为主,针对性补施一定量的微量元素肥料。土壤调理剂应用根据不同区域耕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和碱化程度合理确定,其中碱化程度高,土壤pH值8.7-9的每亩施用磷石膏1.0吨,pH值9-10的每亩施用磷石膏1.5-2吨,pH值>10的每亩施用磷石膏2-2.5吨;在中度和重度盐渍化耕地上每亩配合施用土壤调理剂1-3公斤和腐植酸类有机肥40-60公斤;通过改善作物根系微环境,减少盐分积累对作物危害。
4、强化灌排水管理
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内容要求,加强示范区农业用水灌排管理,充分利用各种淡水资源和排水设施,尽可能多的采取措施多灌多排,加快土壤洗盐排盐力度,切实抓好以水洗盐的核心环节,促进土壤盐分排洗。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几年来参加的一系列针对盐碱地作物种植栽培及土壤盐碱改良试验示范,对如何降低土壤盐碱度及盐碱地作物的栽培和品种选择有了许多经验总结。
耕地土壤盐碱度的治理下降,离不开对土壤的养护和各项改良措施的应用,首先是作物秸秆一定要粉碎还田,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其次是逐年定量施用生物有机肥,中和土壤盐碱度,降低化肥的使用量,以生物有機肥代替部分化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含量,即做到了降低土壤盐渍化带来的影响,同时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的各项养分指标,对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品质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耐盐品种的选择,单一品种多年种植容易造成抗病性、抗逆性等病害越来越差,选择优良的本地区审定耐盐碱品种很重要,保证产量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品质,更可以供市场对粮食的适时选择,同时为农户增加经济效益。有条件的地利必须进行轮作倒茬,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为作物生长提供有力地利条件。
增加培训推广宣传,及时的让农业种植户知道最新的种植技术及品种选择,对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第一时间认识到位,同时能够组织农户到一些现代化农业发展比较好的地区观摩学习,托宽眼界,在我们现有的耕地上也尝试种植一些经济型作物,紧跟新时代现代农业发展的脚步,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收入,保证生活的幸福度稳步增高。
参考文献:
[1] 陈温福.北方水稻生产技术问答(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李凤霞,王学琴,郭永忠等.银川平原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养分间相关分析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07):121-126.
[3] 肖国举,罗成科,白海波等.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种植水稻施用量研究[J].生态
作者简介:
王昊男,男,出生年月:1993年8月9日,籍贯:河北,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农业科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