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体验式教学法”在山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策略探析

2020-07-29 12:26李鸿图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3期
关键词:体验式道德与法治法治

李鸿图

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2019年起,全國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思政课程均统一使用统编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然而一直以来,山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一直没有很好地落实:一因人员紧张,道德与法治教师多由语、数科教师兼任,师资不稳定,课堂教学随意性大;二因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对待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态度是“能挤占就挤占”“能不上就不上”;三因教师讲课泛泛而谈,填鸭式灌输;学生情感体验缺失,感觉课程枯燥无味,难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解决教师教不得法、学生学无成效的问题迫在眉睫。而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注重运用“四步体验式教学法”,不仅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体验中习得知识并内化为道德品质,以正确的行为准则规范自己,从而实现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的提升。下面我以执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话题一《父母默默的爱》为例分析“四步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一、教材分析

《父母多爱我》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共有两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父母的爱是默默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父母默默的爱无处不在,从细节中感受父母爱之深,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家的温暖,体会父母的爱。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知道父母爱他们,但调查发现我班学生超60%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学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平时和父母聚少离多,他们往往用儿童的眼光去审视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很容易忽视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在身边而给予的爱。因此,要帮助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父母虽不在身边,但仍给予默默的爱,从细节中感受父母的爱,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三、策略运用

(一)激趣——情感体验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情,运用灵活的手段,如视频、音乐、图片、游戏、讲故事等有机结合,通过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方式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展开回忆和联想,将抽象的知识、模糊的概念变得具体而生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开始时,笔者先播放父母、长辈接送孩子上学相关视频,然后提问:你们上下学是否和视频里一样,每天都是自己的父母接送你们呢?果然不出所料,很多同学沮丧地回答:不是。

如此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结合本班学生超60%是留守儿童的实际,大部分学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平时和父母聚少离多,他们对久未谋面的父母印象会有所淡化。通过播放这种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化情境视频,学生有了初步体验,能在较短时间内唤起学生对父母的回忆,再加以引导对比,他们心中泛起了波澜,便有了学习的欲望。此时此刻我引出课题:“看到别的同学都有父母接送,而自己没有,有些同学可能认为父母不爱他们了,不然为什么要离开我,让我孤零零地在家生活。父母真的不爱我们了吗?还是我们没有用心去发现父母的爱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父母默默的爱。”

导入至此,教师把话说到了学生心坎上,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拉近了师生距离,学生已经快速迅速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有了情感基础的学习,效果自然会“水到渠成”——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真情流露、敢想敢说。

(二)探究——实践体验

教师要从学生所关注的角度出发,依托教材又合理创新,善于创设学生“在场因素”:尽可能利用与儿童自身的经验、体验,或与儿童生活直接相关的因素,恰当运用实物演示、图片再现、语言描绘、音乐渲染、情境表演、动手操作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再现生活情境,增加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切身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道德认知,建构道德经验。在备课过程中,笔者认为《妈妈喜欢吃鱼头》这个故事距离当今这群10后孩子的生活经验有些遥远,于是便创新地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联,贴近学生生活且能深化学生体验的素材:

一个小女孩和妈妈吵架后离家出走,没有带钱。饥肠辘辘时街边摆摊的大婶给了一碗豆浆她喝。女孩非常感动,认为大婶比妈妈好。大婶告诉女孩,我不过是给了你一碗豆浆,你的母亲却是每日三餐养育你长大,你认为谁对你好?然后告诉她赶快回家,她的家人一定很伤心。果不其然,女孩的父母在夜色中焦急的等待女孩。

三年级的孩子从这个故事中似乎看到了曾经的自己,纷纷发表感受、分享感悟,情真意切之际深有感触、深受教育。通过生活化故事加深体验、晓之以理,我给留守儿童们敲响警钟:“并非父母不爱我们,而是自己对于父母一直以来的默默关爱已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忽略了这种爱的存在。”学生有所醒悟:即使父母不在我们身边,但父母的爱无处不在,只是自己没有留心体会到,羞愧、内疚、后悔、感恩、报恩等各种情感、心理交织之下,此时我引导同学们带着感情朗读《妈妈的爱》,学生大多情感充沛甚至两眼泪花,感恩教育在此时已得到了极好的渗透。

(三)感悟——升华体验

对话体验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对之前体验加以巩固,使学生个人体验得以丰富提升并达到内化。“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对话,学生与教材、与情境的对话,引起学生对自己看法、观点、立场的反思,对别人看法、观点、立场进行辨析,学生的亲身体验永远胜过老师强加于身的“满堂灌”“一言堂”。在此课教学时,我刻意制造“冲突”,让学生从对比中加深感悟: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慢慢回想一下曾经父母为我们做过哪些事情?然后在书本的幸福树上记录下来。学生非常踊跃地分享自己的幸福时刻,

进而小结:虽然父母做的事并不是每件都惊天动地,让你感动万分,但他们更多的是在我们背后默默地奉献着。

2.同学们的父母能清楚记得你们的生日,记得你们喜欢的东西,那你对父母的了解有多少呢?有几个小问题,请大家真实回答:

①父母今年多少岁,生日的准确时间是几月几号?

②父母的工作是什么,一天要工作多少小时?

③父母最爱吃什么?

这些看似再普通不过的问题,却真的难倒不少学生,他们面面相觑,惭愧不已。通过列举父母关心自己的事例,与调查学生对父母基本情况的了解进行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给学生一个极大的心灵震撼,使他们觉悟到原来自己对父母的关心更加少,却还在埋怨父母不爱自己,羞愧之余,感恩图报之心充填脑海,后面的“导行”环节便顺理成章了。

(四)导行——强化体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教师在教学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而体验式教学法正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总结的同时,要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所感、所悟、所得在已有的道德经验、道德信念的支撑下外化为道德行为,由内化于心向外化于行延伸,由课堂、学校向家庭、社会扩展,接受现实的考验,达成知行合一。在本话题结课阶段,我是这样結课落实“导行”的:

1.播放公益广告视频《洗脚》(广告大致内容:妈妈为年仅几岁的儿子洗完脚后,又马上端水去给年老的母亲洗脚。这一切都被年仅四五岁的儿子看在眼里,他想到妈妈每天都这么辛苦,于是蹑手蹑脚地端来一盆水,为妈妈洗脚,令妈妈感动不已),然后提问:从这个小朋友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短短不到一分钟的视频,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思维碰撞:这么小的孩子都如此懂事,自己却从未做过甚至反倒埋怨父母不爱自己。又一次“冲突”体验给予孩子们真实的感受,他们纷纷交流自己的感悟,表达自己的决心。

2.小任务:现在你最想对父母说些什么,请你们写一封信或打一个电话告诉他们,还可以在即将来临的父亲节、母亲节和父母说声节日快乐!让他们明白你长大了,懂事了!

有感悟、有决心还不够,还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才行。老师布置的“小任务”,学生可以做到,更应该做到,他们在深受感动之余欣然接受(后来我听许多家长说,孩子在这节课后积极行动,让他们十分欣慰)。从怨父母到爱父母,从受感动到要行动,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导行”环节把感恩教育引向高潮、落到实处,从而实现道法课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杜威曾说:“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地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小学生并非无经历、体验,只是不善于思考分析、总结感悟,这就需要我们做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人生航程中的“导航灯”。因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体验的良好环境,而良好的体验,应该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而非教师的“授之以鱼”,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内向外的教育规律,这也正是“四步体验式教学法”的“不二法门”。

猜你喜欢
体验式道德与法治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