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霞
摘 要: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使得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中加强文书写作是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有益探索。实践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抄写、仿写以及原创性文书写作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最终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帮助。
关键词:文书写作;历史学;中国近代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3-0106-04
Abstract: The plight of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course teaching makes the urgent need of teaching reform. Strengthening instrument writing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course teaching is a beneficial exploration for the teaching method reform. Practice has found that the use of transcript, imitation and original writing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an enhance students' humanitie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ultimately provide training for applied and compound talents.
Keywords: instrument writing; historiography;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在地方院校建立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要求下,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考核方式要有相应的改革。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中加强文书写作,不仅可以解决中国近代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人文素养不高问题,还可以改善历史学学科教学中出现的“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人文精神[1]”现象。
一、加强文书写作在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
中国近代史课程内容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1840-1949年)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作为历史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独立国家复兴的志向。目前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这可以通过文书写作加以改善。
(一)加强文书写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科学的知识水平、研究能力及所蕴含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2]。大学生的个人人文素养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引导性作用,因此人文素养的水平直接决定其整体素质的高低。但是现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亟待改善。这种现象在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过程中尤为明显。中国近代史是一段曲折又耻辱的历史,通过近代中国遭受不断侵略的事实和中国人民不断艰苦卓绝的斗争,让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既没有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也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和学习目标。在文书写作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去阅读专业经典书籍,表达个人的学术思想,能够不断积淀人文素养。所以,在中国近代史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文书写作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加强文书写作有利于改善中国近代史教学质量
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中国近代史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学生逃课、旷课、课堂沉默现象日趋严重。学生挂科,甚至有作弊现象;许多学生在撰写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和读书笔记、读书报告时质量较差。沉闷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课堂所获知识的信息量以及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批判性思维、甄别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微乎其微。而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采用文书写作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以适应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加强文书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今天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面前,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就业面相对比较窄,就业困难比较突出。就业困难直接影响到历史学科的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历史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掌握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3]。熟练的文书写作能力属于其中之一。写作能力能够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水平。良好的文字功底在就業竞争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业后学术论文的撰写,单位日常工作要求的一些简讯、会议纪要等都可直接体现。所以,历史学专业学生将来就业无论是教师还是文员等岗位,都应熟悉文书写作,并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这也就要求教师在作为历史学主干课程之一的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中注重文书写作。
二、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中文书写作的内容与方式
经过三年的摸索和实践,本人在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下面就改革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文书写作一项进行介绍和总结。
(一)抄写原始文书
所谓原始文书,即创作于中国近代史时期的文书。在近代史1840-1949年这段历史中,有诸多文献,其中不乏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类属于中国近代外交中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以及北洋政府签署的《二十一条》等。一类属于法律文书,如: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及中华民国建立之后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等。还有一类是在某一历史事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文书,如: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辛亥革命中同盟会的《革命方略》和《军政府宣言》等。上述在中国近代历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些原始文献,可以让学生原文抄写。通过抄写,学生接触到最直接的史料,可以提高史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二)仿写文书
中国近代史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仿照原始文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写作。例如: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联络各省在京举人公车上书提交的《上清帝第二书》。1901年慈禧太后发布变法上谕后,刘坤一、张之洞联名提交的《江楚会奏三疏》。这类文书,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史学知识背景及自身认知去扩展性创造性仿写,让学生分析在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下自己能够为清廷提出何种可行性建议。
同时可以在情景教学法中合理利用仿写文书的教学手段。比如,课堂上模拟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让学生身临其境作答科考试题。在三次“两派论战”中也可以模拟辩论赛,让学生分为两派通过发言稿互相发表自己观点。还可以模仿创办《苏报》《湘潮》报刊杂志,撰写类似《革命军》等文章。
(三)原创写作
在抄写、仿写基础上可进一步进行原创写作。原创写作主要包括读书札记、影片观后感、读书心得、文献综述、课程论文、课程学习心得、学位论文,同时也包括借助现代通讯技术手段的论坛发言、微信讨论、微博上墙等方式。原创写作最能够反应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理解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人思维情感状况。而论坛发言、微博上墙等现代通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改变学生无话可说的教学局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提供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由于课时原因,在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改革中,针对性选择读书心得、文献综述、课程论文进行。
三、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中文书写作的实施途径
(一)原文抄写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设计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知识建构过程。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习者通过主动学习,自主地去解决所面临的疑问和矛盾。教师的职责是提供学习材料,合理设计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4]原文抄写多数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首先课前给学生提供需要抄写的文献并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在抄写文献的过程中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最后课堂的学习围绕问题开展。
以《钦定宪法大纲》文书为例。1908年清廷迫于时局压力进行立宪改革,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它的颁行有力推动了晚清中国的近代化,在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属于《预备立宪与立宪运动》的部分内容。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将《大纲》原文在班里QQ群文件共享,同时附上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抄写原文的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解决问题建构知识。问题如下:清廷为何要颁布《大纲》;《大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大纲》实施的成效如何。课堂教学时主要围绕问题展开探讨。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清廷颁行《大纲》的原因,可以理解清政府“预备立宪”和当时试行官制改革受挫的大背景。通过概括《大纲》具体内容,可以了解清廷立宪改革的主要举措。通过最后一个问题《大纲》实施的成效,可以掌握清廷改革失败原因。综上所述,通过问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对本节内容连贯起来,形成知识框架。
(二)文书仿写用“情景——体验”教学模式
“情景——体验”教学模式是通过引导创造出和所
学知识相关的场景氛围,激发学生的多重感官,有效接纳更多的历史知识。情景创设主要通过实物展示、实地考察、影视欣赏、角色互换等方式实现。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场景,寓知识予情境,寓知识予活动,必然会极大地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仿写文书最多运用到的是这种教学模式。在创设的情景之中,让学生遵循原文的写作背景、写作思路以及情感价值,可以创新性地不拘原文地进行写作。
由于情景创设的方式不同,對教师教学设计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举例如下:《维新运动的开展》内容中公车上书时提交了《上清帝第二书》。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戊戌变法的视频,创设具体历史情景。学生在感官视觉听觉的冲击之下,对清廷签订《马关条约》的历史背景有更深感悟,也就能够理解康、梁上《上清帝第二书》的原因。然后让学生阅读《上清帝第二书》原文,设想假若自己恰巧是当时在京参加科考的一位举人,自己如何起草这份上书。同样可以创设情景仿照《江楚会奏三疏》进行写作。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名朝廷重臣在慈禧太后发布变法上谕后,如何给上级提出变法的具体见解和举措。
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历史话剧的方式再现过去的历史情境。辛亥革命前夕,许多志士仁人为了革命流血牺牲。为此可以让学生编写剧本,课下排练。主角可以选择男女同学各一位,男同学扮演林觉民,女同学扮演秋瑾。学生可以在剧本写作中突出林觉民的《与妻书》、秋瑾的《绝命书》这样的书信。通过此类文书内容的写作,学生更能够去理解革命者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三)原创写作用“合作——交流”教学模式
上文中提到在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改革中,原创写作只针对性选择读书心得、文献综述、课程论文进行。其实施方法是学生个人书写,之后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由于课程学时有限,而写作花费时间较多,所以原创写作的内容多在课下完成。比如,学术界研究较多的“科举制废除”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写一篇文献综述。这既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也可以了解学术前沿。由于个人的搜索范围有限,可以在课下充分利用舍友的便利条件,大家互相交流搜集到的相关研究成果,扩大研究视角。对于读书心得的阅读书目和课程论文的选题,要求每宿舍为一组,以方便进行交流。完成之后小组成员交换阅读并对他人的文章进行修改,提出意见。
四、文书写作方法在历史学教学实践中的策略
通过三个学期教学改革实践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发现加强文书写作对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是有所裨益的。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学习热情,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和人文素养。所以说,文书写作是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6]。为了能够让这种方法在历史学专业教学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学生考核机制
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模块化教学。模块的设计要紧密联系岗位群(或岗位),突出能力培养,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其中职业岗位(群)除了历史教师以外,还有文秘公务、文博档案两类。这也就对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就业方向为文秘公务的学生加强文书写作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考核评价方式,积极改善评价环境,建立过程评价、目标评价、能力获得评价的“三位一体”评价方式。特别注重学习过程考核,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改变传统试卷成绩的考核,将写作文书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一部分,学生才会将更多精力放在平时教学的写作课业上。通过这种途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才能得以体现。
(二)提供文书写作平台,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大学四年不断提升的,所以应该给学生提供各种平台,通过多渠道多途径,让学生参与到写作中。比如,坚持大学四年撰写《学年读书报告》就是很好的途径。学校和系里创办的杂志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每年暑期的教学考察报告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和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兴晋挑战杯”等活动。
(三)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教师写作指导
文书写作中用到多种教学模式,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的学习。在学生的写作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写作。教师批改和小组成员间的互批是写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批改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成员的互评可互相交流学习信息。
总之,在培养历史学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文书写作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文书内容和主题的选擇,原文抄写的文书内容的长短,以及文书写作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情景教学中话剧表演等活动的时间安排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白波.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理性思考——以高校应用文写作综合性教学改革为例[J].理论与改革,2013(4):107-109.
[2]李海平.论语文能力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与培养策略[J].大学教育,2013(12):150-152.
[3]吴耀兴,陈政辉.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123-125.
[4]姜美玲.基于问题的学习: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3,32(03):62-66.
[5]周艺璇.情境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6]张立胜.文科应用型人才科研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德州学院历史学专业为例[J].德州学院学报,2013,29(0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