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登学
“用知识引导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改变家庭的命运。”这是我支教路上最朴素的心愿。自2013年开始,我主动申请到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的边远山村支教,后来转战到马边彝族自治县、凉山州美姑县等。支教路途越来越远,环境越来越艰苦,工作越来越繁重……但我却越来越充实,因为我的彝族“儿女”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支教时间: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
支教地点:峨边县五渡镇葛村小学
“周爸爸,我是葛村小学的马小容,您还记得我吗?”
2020年3月16日,我突然收到曾教过的彝族学生马小容的QQ信息。“还有我,我是佘鲁军光。” “我是拉马作子。”……让我意外的是,不一会儿我在葛村小学教过的学生全都通过QQ信息、手机短信向我报到并致以问候。
2014年3月16日,我组织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当时,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深深震撼了我,那时我就暗下决心:尽全力帮助他们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我有了第一批彝族“儿女”。
在葛村小学,我负责的一个班有16名彝族学生。一次家访时我了解到,大部分孩子每天要走一个半小时山路才能到学校,最远的需要走两小时以上,中途还要涉水过河,且没有家长接送。
2014年3月30日晚,暴雨如注,第二天早晨河水猛涨,无家长接送的一个孩子上学涉水过河时被洪水冲走溺亡。当我在返校的途中听到这一消息时,深感悲痛和愧疚。从此,我主动担负起家长的角色,每天一早提前到河边接孩子们过河上学,放学时再将他们安全护送过河,寒来暑往、风雨无阻。慢慢地,孩子们更愿意叫我“周爸爸”。支教一年下来,孩子们数学平均分从53分达到了89分。
·支教时间: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
支教地点:马边县高卓营乡大院子中学
2015年,我来到马边县大院子中学支教,学校距离马边县城有40多公里路程,道路险峻,弯多坡陡路窄,还经常塌方、堵车。从乐山市到学校,不足两百公里的路途,往往要花上七个多小时。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我主动承担了七年级和九年级两个班数学、安全课程的教学工作,周课时多达19节。
在我执教的七年级班里有一名特殊学生叫啥玛小妹,家中四姐弟,由于家庭条件困难,父母要求啥玛小妹放弃学业挣钱,供姐弟读书,她虽不愿意却又无可奈何。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多次到啥玛小妹家里,给她父母做思想工作,并承诺负担啥玛小妹读书期间的一切教育费用。
“只要你想读书,能好好学习,我愿意一直资助你学习,直到你毕业参加工作!”一句郑重的承诺,点燃了啥玛小妹的希望。
“周老师,您对我这么好,请让我给您做干女儿吧!”啥玛小妹真切地请求。
“干爹,中考开始报名了,我报什么学校好呢?”“干爹,我竞选当上了班长,还加入了学校学生会……”
2015年9月至今,啥玛小妹每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和每一点进步、疑惑,都会向我分享和傾诉。五年的时间里,我陆续拿出两万多元资助啥玛小妹学习生活,还会在精神上给予她一些鼓励和支持。在我心里,她就是我的“女儿”。
·支教时间: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
支教地点:美姑县民族初级中学
马边县大院子中学支教工作结束后,我回到了家乡乐山市从教,但我的心里从来没有一刻忘记过山区孩子和我的彝族“儿女们”。2017年,我的支教之路延伸到大凉山。
阿余小明是美姑县民族初级中学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想着家里有患重病的母亲和4个兄弟姐妹,懂事的阿余小明多次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钱的事情不用担心,老师会帮助你,你一定要记住,只有知识才可以改变你的命运!”得知阿余小明情况后,我又多了一个彝族“女儿”。
2018年7月的暑假,为了鼓励阿余小明更加勤奋学习,我自费带她到乐山等地开阔视野,同时利用假期辅导她功课以提升学习成绩。
“周爸爸,今天是感恩节,感谢您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我会努力的!”阿余小明的寥寥数语,却是2018年感恩节这天我收到的最好礼物。
彝族“儿女们”的努力上进,不仅是我最大的欣慰,也是我支教路上最大的动力。
·支教时间:2018年7月至今
支教地点:美姑县巴普镇初级中学
2018年7月,我接受组织派遣到美姑县巴普镇参加援彝支教工作。资助吉吉石果500元,资助俄木金普500元……在这里,我的彝族“儿女”又多了14人。
后来,为激励学生,我设立了优秀学生和进步显著学生奖励基金,2020年4月奖励品行好、成绩进步大的12名孩子1200元。
引导孩子们养成预习、复习和记笔记的好习惯,编写儿歌、口诀、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点,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帮助学生补习功课……巴普镇初级中学九年级有11个班600多人,其中4个优生班,7个平行班。2019年,我所执教的班级在期末考试时数学平均成绩较2018年提高了9分,名列年级第五名、平行班第一名,其中一名学生以97分的成绩从600多人中脱颖而出,夺得了年级个人第一。(作者单位/乐山市市中区临江中学) (本文由中共乐山市市中区委组织部鲁晨曦、余江整理) (责编/陈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