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山东省肥城市白云山学校,中小学高级教师,山东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曾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小学语文教学能手、齐鲁名师、泰山功勋教师等。参与了多项省市课题研究项目,课题成果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约六十篇。
[摘 要]小说的阅读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一个故事,感受一种形象,更重要的是理解小说的创作奥秘。在微型小说教学中,可从场景选择、人物设定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探究作品,感受语言的魅力,阅读视角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微型小说;场景;人物
《在柏林》是美国作家奥莱尔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创作的一篇微型小说,入选了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小说单元。微型小说篇幅很短,通常不会讲述完整的故事,但是却会用一种突然反转的结尾制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在柏林》就有这样的特点。这篇小说没有直接描写战争,而是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通过一列从柏林开出的火车上一节车厢中发生的一幕,揭开了一个老兵的故事,诠释了对战争的思考和人性的感悟。结尾处,老兵的一席话和车厢里可怕的寂静,出人意料,将故事推向高潮,产生了涤荡人心的艺术效果。这种效果是怎样实现的呢?教师可以尝试站在创作者的立场,从环境、人物、情节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感受作品的魅力。
一、空间环境的落点
小说阅读中,对人物的探索,离不开环境的设定和处理。《在柏林》这篇小说,为什么会选择“车厢”这样一个空间环境呢?为什么不是公园、教堂,抑或是其他地方?这其中隐含着作家创作的深意。车厢更容易成为各类人群聚集的地方,而车厢里“尽是妇女儿童,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男人”的情况,极易引发读者的期待效应,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健壮的青年去哪了?而这一矛盾的突显,就和小说选择车厢这个环境有极大的关联。所以,车厢为小说创造了一个矛盾和冲突的典型环境。
环境在微型小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柏林》中,有三处关于车厢环境的描写。
(1)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2)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3)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在这几次场景中,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矛盾和冲突。一个虚弱多病的老妇人,声音如何能盖住车轮的咔嚓声?这其实是作者在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放大老妇人的声音,以带来震撼人心的效果,让矛盾和冲突持续蔓延。正是在一节小小的车厢里,方能营造出这样的气氛,渲染出如此强烈的矛盾冲突。
后两次“车厢里平静了”“车厢里一片寂静”,又是一个矛盾。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怎么可能平静无声呢?作者在此有意回避了车厢里的其他声音,而将这种“静”从纷乱中剥离出来,凸显出来,这样就把对环境的描写提升到对人内心的刻画。
车厢很小,拥挤而又嘈杂,将人物置于这样的环境中,让不同人物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场景里,展现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故事的矛盾与冲突,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车厢这一环境的选择,起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助推了小说的跌宕与扣人心弦。这也是微型小说惯用的选取生活横截面来表现故事的基本策略。
如何让学生在主动阅读中体会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呢?教师可以请学生圈画出描写车厢的句子,并对这些句子进行前后关联的比较,并思考:这是一节怎样的车厢?你发现哪些矛盾或者不合常理之处?作者为什么要把故事安排在一节车厢里呢?通过层层推进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理解内容发展到探究创作意图,体会环境描写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
二、人物的错位与深层情感的交织
再者,教师也可以围绕人物提问:为什么选择老兵和老妇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老头和两个小姑娘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要把老兵和老妇作为主人公呢?在他们身上,表现了几个特征:年龄大,体弱多病,失去孩子,而且老兵即将走上前线。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集中反映在了两位老人的身上。仅从两位老人的遭遇,就会让人反思战争的意义。尤其是老兵的一席话,更值得细细品读。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品析语词,体会语气是文本解读常用的方式。教师可以籍此方法分析老兵說的四句话。第一句话突出了两个信息,“可怜的夫人”和“我的妻子”,向两个小姑娘告知他们之间的关系,让她们可能有所收敛,即“不会再笑”。而“可怜”则埋下了一个伏笔。第二句话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即“刚刚失去三个儿子”,尤其是把“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放在句后,强调了“战争”这一关键要素,读起来异常沉痛。第三句提到老兵也要上前线了,这是四句话中最简练的一句,言虽简而意无穷。这一句和第二句连贯起来,不禁让人对老兵的命运增添了无尽的担忧。老兵意识到已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极有可能会和自己的三个儿子一样“在战争中死去”,一种凄凉和无奈油然而生。如果说前三句的情绪还潜藏在文句中,那么第四句的情绪就明显表露出来了。“总得”一词尽显老兵的无奈,语气词“啊”的使用强化了这种情绪,读来有揪心之痛。这句对老妇的称呼没有顺承第一句的“我的妻子”,而变成了“他们的母亲”。教师此时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不说“把我的妻子送进疯人院”呢?让学生意识到,作者有意强调孩子和母亲的身份,“孩子”已死,“母亲”已疯,这样的阅读冲击力是巨大的。综合分析以上四句话,一个命运多舛的老兵形象跃然纸上。而这一丰满的艺术形象,却只用了几句看似平淡的话就塑造出来了。这里就可以看出,小说中人物语言的重要性。
教师可通过角色朗读启发学生体会老兵的心情。如设计“你读我听”环节,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从同学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心情,哪句话让自己体会到了这种心情。请朗读的学生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朗读?老兵为什么是这种语气?引发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复杂交织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以上分析中的关键词句,感受人物语言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如启发学生思考:老兵说“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这句话如果改成“我们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在情绪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进一步感受人物语言的魅力。
接下来,再进一步思考,与“一个老头”“狠狠扫了一眼”的举动不同,老兵为什么在接连失去亲人、妻子疯癫,甚至自己的性命也即将不保时,遭人嘲笑却没有激愤情绪,也没有任何神态动作的表露,语气显出的只是平静。他是心灰意冷、万念俱灭了吗?“小说的结构在于多元情感的交织和冲击”,在同一情节下,教师引导学生将老头和老兵这两个人物进行对比,由此引发认知冲突,造成“错位”,从而使人物的深层情感暴露出来。
人物形象的感受与理解在小说阅读中是极易被误读的。很多人在小说阅读中,容易把人物读成扁平化的形象。孙绍振教授认为:小说是把人物打出常规,突破常态心理结构,把潜在的意识、人格挖掘出来,在情感的失衡和恢复平衡的过程中,揭示人性。在这篇小说中,老兵的表现被“打出常规”,也就凸显了人物形象的深刻。
“老头”和“两个小姑娘”形象的意义在哪里呢?他们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老头只出现一个镜头,粗心的学生甚至可能把他和老兵混为一人。“狠狠地扫了一眼”将老头内心的愤怒情绪刻画得淋漓尽致。两个小姑娘有两次出场,分别是“不假思索地嗤笑”“傻笑”,表现出两人对战争的无知或麻木。老头为何有如此反应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想老头的身份,以及他可能经历过什么,正是他的经历,才会让他感同身受,这样的举动也就更容易理解了。一老一少,两相对比,更容易使人产生对战争的叩问和反思。
三、情节交锋
小说的情节注重因果关系的铺陈,尤其是情感的因果性。文中,正是由于两个小姑娘“不假思索地嗤笑”“傻笑”,直到最后“车厢里一片寂静”,期间产生的情感变化,构筑了跌宕起伏的情节。
而在情节设计上,尤其应注意:老头与两个小姑娘的交鋒是小说的一个转折,把读者的视线带进人物之间的冲突。随即发生的老兵与两个小姑娘的对话,将故事推向高潮。虽然老头仅一个镜头,但对这一人物短暂的描写,为后面老兵的叙述做了很好的铺垫,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直击人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这样的假设,如果小说中没有老头这个人物,把关于他的描写去掉会怎样?学生读读、试试,故事倒也流畅。但是,人物之间没有了冲突,认识上没了错位,情节上也就少了起伏,故事就没那么吸引人了,而其结尾所造成的震撼人心的效果也就大大削弱了。所以,虽然老头是个次要人物,但他在情节推进中发挥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角度看,人物的重要性,也便不能仅从着墨的多寡来判断了。
孙绍振教授指出,一个优秀的小说作品,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应该是立体的、纵深的、多维的。正是由于这些人物之间的交锋,多元情感的交织与冲击,才会触发内心深处的动荡,才使得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丰满。因此,在小说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单个人物,要引导学生在多个人物的情感网络中,在合作与对抗、顺承与冲突中发现文章之美。
综上所述,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环境、人物、情节方面,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探究作品如何表现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正是场景的选择,不同人物的设定和交锋,营造了层层矛盾和冲突,构成了起伏的故事情节,产生了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