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2020-07-29 12:27黄明海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记忆力中学语文记忆

黄明海

背诵作为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古已有之。宋代学者陈亮云说道:“童子以记诵为能”,郑板桥在《自叙》中也说道:“人咸谓余读书善记,非惟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万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著,或对客忘其语,皆记书默诵也。”背诵对开启学生智力,增长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均起着良好的作用。以前,语文教学重视背诵,学生由于熟记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丰富了语文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后来,一部分人对背诵有错误认识,认为背诵就是死记硬背,是能力低下的表现,慢慢地忽视了这一环节。

现在,在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实施中,背诵又重新被重视起来。现行中学语文每册教材除了编排一定的古诗文教学任务,另外还有两个课外的古诗词单元,其背诵任务很大。从这点可以看出,国家教育部对语文中背诵任务的教学是很重视的。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背诵并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大家只谈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避谈对诗词的背诵与记忆,这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很不利的。

背诵在古诗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其理由如下。

一、背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重复的刺激有助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强化。实践证明,人的记忆力也和人的肌肉一样,只有锻炼才能增强。懒于记忆,从不背诵的人,记忆力不可能优良。据心理学研究,人的记忆力与其他的能力一样,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培养出来。有关试验表明:大脑在背诵记忆时,脑细胞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注意力格外集中,接受外来信息相对主动,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也非常清晰、深刻。长期坚持背诵,人的记忆力就会越来越强。

在我国古代,学生入私学以后,就开始诵读经典文章。日常学习主要在“诵”上下功夫,朝夕吟读,直至背诵。文章读顺口了,大意也就把握了,从而无师自通。有人曾进行过统计,古代读书人要想考个秀才,需要识记背诵《诗经》39 234字,《书经》25 700字,《礼记》99 010字,《易经》 6 700字,《大学》3 010字,《中庸》3 568字,《论语》11 705字,《孟子》36 484字,《左传》196 845字,以上合计422 256字。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文字,还不包括大量的注释性文字。考秀才如此,遑论考举人中进士!如此超强的记忆力如何得来?当然源自数十年如一日的背诵。中学生青春当年,这时记忆的东西是深刻的,通过熟读背诵,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自觉地对文章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其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二、背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历经时间考验和文化沉淀的名篇,这些文章往往都有着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为了增强记忆效果,诵读、记忆这些文章时,学生往往需要通过想象,再现文中的形象和意境,使之如图片般浮现眼前,以达到如临其境之效,从而陶冶情操,励志磨心,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

比如,在学习背诵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学生可根据文意,想象出这样的画面:桃源外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奇丽;桃源中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多么安宁祥和!又如,在背诵王维的《使至塞上》时,学生眼前又会浮现这样的画面:茫茫大漠,漫漫黄沙。袅袅婷婷,一缕白烟直上天空;黄河流远,一轮红日摇摇欲坠。诗人骑马踽踽独行,有如征蓬孤雁……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层次、语言情感、写作风格,尤其是意境,都会潜移默化地理解吸收,融会贯通。长期通过画面记诵,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背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学语文考试实际上考的是学生的两种能力:吸纳能力和释放能力。学生要想在试卷上纵横恣肆、自由驰骋,事先没有像海绵那样的吸纳能力是不行的。学生通过背诵,大量地熟记各种词汇、句式、修辞和艺术技巧,从而像海绵吸水一样,积累丰富的材料。当他们需要运用语言来释放自己的思想情感时,这些长期沉睡在脑海里的语言素材,便会从笔端奔泻而出,势如泉涌。杜甫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神”从何而来?即从头脑中储存的大量语言信息中来。

巴金先生少年时就能背诵好几部书,包括整本《古文观止》。他回忆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了。这些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写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的,它也有条有理,会顺着我的思路走下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维在谈及语言的学习时说:学语言有一个从“死”到“活”的过程,“死”的东西多了,就能生巧,慢慢就会“活”。所谓“死”,就是原始的语言积累,创建个人的语料库。语汇丰富了,技巧掌握了,就能随意提取,运用自如,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

四、背诵有助于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背诵是熟记课文的结果,也是提高成绩的动因。要想成誦,就必须熟读,而在熟读的过程中,学生多次接触课文,必然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读的遍数越多,理解得也就越深刻,反复涵泳,久而久之,既熟悉了课文,又培养了语感,还提高了思想境界。背诵的效果是神奇的,唐人孙洙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了大量古诗,就是文盲也会吟诗。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也说,一篇文章,读出抑扬顿挫来,读出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深刻得多。

反复诵读既有诵读者感情的投入,又促使诵读者边读边想,不仅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还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背诵还可帮助学生积累识记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在背诵课文时,会自动地根据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识记方法,如谐音识记、编口诀识记、抓关键词语识记、按文章顺序分步骤识记、通过形象识记、运用联想识记等方法。这些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也可用于其他学科,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提供强大的助力。

中学语文考试通过默写的方式,进行背诵检测,是各省市升学考试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实行笔头抽查,既能检测出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这也是语言运用的一种形式。既用脑,又动手。近来,我市每年初中升高中考试,光默写就占6~8分。可见,背诵也是为升学服务的。综上所述,背诵是中学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一条捷径。它事关学生知识的积累,想象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的提高,语感的养成,等等。我们应依据背诵心理学,遵循记忆规律,指导学生掌握各种科学的记忆方法,严格训练他们背诵文学名篇的技能,从而强化其记忆能力,增长其语文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背诵。

作者单位: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中学 (427100)

猜你喜欢
记忆力中学语文记忆
你的记忆力好吗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记忆中的他们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记忆翻新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超强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