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酝酿了20多年的入党发言

2020-07-29 12:33孙宝镛
共产党员·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入党

孙宝镛

在我的书架上,珍藏着几张信纸,那是我1983年8月在入党宣誓大会上的发言稿。而这份发言,在我以不惑之龄入党前,已在我心底酝酿了20多年。它蕴含了我的初心、我曲折的成长历程和履行入党誓词的决心。

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当时我在辽宁省实验中学读高中,作为班上的学习委员和团支部宣传委员,我带领同学们认真学习大会文件和新通过的党章,心中充满了对党的热爱和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憧憬。

就在眼前一片光明的时候,高中毕业前夕,我父亲作为一名曾经改造国民党高级战俘的解放军干部,被说成是“军统特务”,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我也受到批判,失去升学资格,被送到农场种菜。

1963年,我终于获准报考大学,成绩达到了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没想到,“政审不合格”,成为一名大学生的梦想又一次破碎。

在此后的动荡岁月里,我先是被送到于洪区沙土石管理所当开票员,又被送到沈阳鼓风机厂,当了9年装卸工、起重工、勤杂工。在工厂里,我偷偷自学文化知识,寻找机会展露才华,但始终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处境。

当时工厂宣传科有个干事叫刘齐,后来成为著名作家。几年前,他曾撰文回忆了我那时的境遇:

事实上,由于宝镛兄的所谓出身问题,他不可能被真正重用。随着政治风浪的起伏,他多次进出政治部、宣传科、保卫科,甚至还被区公安局交通科借用过……而极左路线嚣张的时候,他又被迫穿上那身脏兮兮的工作服,重返生产一线,在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的房梁上钻来钻去。

那场浩劫终于结束了。“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让我振奋,父亲的平反更让我感受到党的政策的温暖。1978年,我被落实政策,到于洪区畜牧副食局上班。1978年9月,《沈阳日报》刊载了我撰写的通讯《活鱼登市记》,这是我第一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让我没想到的是,文章受到广泛好评,以至于后来新闻学界在表达新闻素材应该鲜活生动这层意思时,常用的一个词就是“记者要善于‘抓活魚”。从此,我笔耕不辍,写了许多通讯、报告、散文、短篇小说等,歌颂党的正确领导和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广播电视大学成立后,被耽误了十年光阴的莘莘学子趋之若鹜。不久,辽宁电大办了一个学习辅导月刊《电大理工》,我被推荐去做编辑。在编辑部,我多年自学的理工和英语知识发挥了作用,加上强烈的社会需求,我们的杂志很受欢迎,订数年年翻番。1982年秋,两位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编辑部,我们如虎添翼,订数突破8万份,而当时全国电大理工科学生仅有6万人。

1983年8月,我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入党宣誓大会上,我眼含热泪,朗读了这份在心中酝酿了20多年的入党发言:

在庄严的党旗下面,我举起了自己的手。可是,我不觉得这仅仅是在举手,而是在把一颗赤子之心奉献给慈爱的母亲……同志们知道,我曾经做过装卸工、勤杂工。“四人帮”把从事这一工作作为惩罚加之于我们,是对这一神圣工作的亵渎。在建造共产主义理想大厦的艰苦劳动中,我愿永生永世作为这大厦搬砖运瓦的装卸工、勤杂工!

如今我已是耄耋之年,但每次拿起发黄的信纸,浏览这份发言,心中仍感到无比激动和温暖。是党的好政策,让我破格评上了副编审和编审;是党的教导,激励我在退休后自费跟踪拍摄“人民的好校长”包全杰,将影像资料无偿提供给中央电视台等各级电视台;是党的“一带一路”倡议,启发我在古稀之年单骑走西域进行实地考察,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班超》。重读这份发言,我想对敬爱的党说一句:您的儿子一直在践行党旗下的誓言!

猜你喜欢
入党
申请入党,是否需要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
一波三折的入党路
火线重温入党誓词
确定入党介绍人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的眼里只有它
重温入党誓词
北安市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入党前“体检”
入党申请书与入党志愿书有何区别?
向党旗宣誓
要成为入党积极分子,这“三问”要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