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主义”思维在东南亚行不通

2020-07-29 04:17刘锋
环球时报 2020-07-29
关键词:中心主义东盟国家东南亚

刘锋

近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表态坚持采取外交努力与中方处理有关海上争议问题,与美国试图拉拢菲律宾、重新挑起南海纷争的行径保持明显距离。此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表声明,声称将与菲律宾、越南等当事国站在一起,反对中国的海洋权利主张,污蔑中国在南海打造“海上帝国”,极力挑拨中国与地区国家关系。杜特尔特的最新表态,说明菲当局不愿随美起舞。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深耕南海周边地区,厚植地缘战略资源,很大程度上视东南亚地区为“禁脔”,也是其实施离岸平衡和“边缘地带”战略的核心区域之一。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南海问题日益成为美国塑造地区国家间关系和主导区域安全格局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当前美国企图全方位遏制中国的大背景下,美方在南海的所谓立场表态和行动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但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试图分化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合作,拉拢有关南海争议当事国,重新构建一个共同针对中国的“统一战线”,这一用意其实早已昭然若揭。

从中国的角度而言,东南亚地区依托资源禀赋、劳动力人口、后发潜力等优势,是实现优势互补和推动互利合作的重点区域之一,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和实施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格局的周边战略空间所在。特别是在安全层面上,东南亚地区是与中国战略互补性、互惠性最强的区域。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区域将是最先感知中国发展和崛起的区域,而南海问题无疑是“试金石”。在当前美国加大南海搅局的态势下,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以“去中心化”理念来应对美国的霸权思维。

从历史文化渊源和现实发展需求等多方面看,东南亚国家普遍有“去中心化”的情结,归根结底还是殖民时代留下的心理影响,担忧本地区事务被单一域外国家所控制和主导,由此也催生了东盟国家“抱团取暖”和“大国平衡”的战略主张。这意味着美式的“中心主义”思想倾向和霸权主义思维在东南亚是很难行得通的,很多时候美国越步步紧逼,区域内国家反倒感到“形格势禁”,这也是美国我行我素的一些战略举动在东南亚国家最终适得其反的根本原因所在。而中国在与东南亚国家交往中更多体现平等、平和的心态,姿态柔和、身段柔软,更多以合作者、参与者而非主导者、领导者的角色展现中国谦谦君子的风范和气派。退一步讲,即便在某些经贸领域暂时形成了以中国为“中轴”、东盟国家为“辐条”的“辐轴”体系,也并不意味着中国就优人一等,要像美国那样“做老大”,动辄搞唯我独尊和霸凌主义,透支其国际信用和软实力。中国倡导国家大小平等相待,身体力行推进协商一致。从这个层面上说,美国想拉拢东南亚国家是一码事,能否遂意是另外一码事。这其中关键在于中国的作为。在国家心理层面,所谓的东南亚国家对“美国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中国打交道的“舒适度”和“信任度”。

从长远发展计,南海问题尽管不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问题,也不是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当事国关系的全部,但这一问题必将是长期影响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现实因素之一。因此,要推动南海问题回归本原和实质,促使南海部分议题脱敏,主动推动南海争议问题与中国—东盟关系发展问题脱钩。特别是要跳出美国战略界处心积虑设定的“中国意欲吞下整个南海构建海上帝国”“中国究竟是要南海还是要东南亚”等一系列话语陷阱。在南海行为准则和RCEP等增互信、促合作的重大合作议程上继续加快磋商进程,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助推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登高望远、行稳致远。

平心而论,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没有任何国家能排除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但问题在于美国自身过度运用甚至滥用这种实力,由此引发区域内有识之士的巨大担忧。当务之急是共同强化南海危机管控,抑制美方鹰派人士在南海问题上跨越红线乃至战略“摊牌”的冲动,力避中美两军南海地区擦枪走火。与此同时我们需坚持底线思维,对美方刻意挑起的南海局部冲突做好妥善应对。未来在拉长博弈周期和“不打不相识”的基础上,包括在区域各方力量的共同塑造下,中美双方在南海反而有可能战略调适出新的区域平衡关系。▲(作者是海南师范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心主义东盟国家东南亚
本期导读
活捉一只“怪怪虫 ”
环境哲学视域下的人类中心主义辨析
试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西方中心主义遮蔽西方之乱
美俄聚焦东南亚
俄将加强同东盟国家军事合作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