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板回归模型的中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2020-07-29 06:37:52晶,陈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竞争力棉花出口

赵 晶,陈 军

(新疆师范大学 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17)

一、引言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也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类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棉花消费国与棉花进口国。但近几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不稳定,棉花产量不断降低,导致我国棉花价格大起大落,极不稳定,在2019-2020 年度,我国棉花种植面积3339.2 千公顷,比2018 年减少15.2 千公顷,下降0.5%。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为1763.7 公斤/公顷,比2018 年减少55.6 公斤/公顷,下降3.1%。棉花总产量588.9 万吨,比2018 年减少21.3 万吨,下降3.5%。我国棉花生产与价格的剧烈波动,不仅影响着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和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还严重影响本国棉花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棉花产业如何发挥已有的优势,解决棉花产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世界棉花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值得认真探讨与分析。本文在评价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增强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二、文献综述

棉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备受国家关注。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且大多采用钻石理论模型、PAM 模型和全产业链视角分析。基于钻石理论模型分析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比较有代表性的为倪美丹,刘从九等(2011),指出我国棉花产业基本要素上的优势逐渐丧失,应该创新栽培技术、改善棉花质量,振兴我国棉花纺织产业[1];卢秀茹,焦晓松(2011)分析了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的决定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整顿棉花产业、加大棉花补贴力度,打造本土棉花品牌,提高棉花国际竞争力的建议与措施[2];贲永青,张玉娥(2011)以迈克.波特国际竞争力模型为基础,对棉花产业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认为一个国家要素资源禀赋对棉花产业竞争力起决定性作用[3];朱艳,薛文良等(2018),基于PAM 模型对中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棉农种植棉花的经济利益呈现负利润现象,且我国棉花在国际棉花市场的竞争力正在逐渐减弱[4];基于全产业链视角分析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李付广(2019)指出我国棉花应该“由量向质”转型,并对棉花全产业链布局,成立生产链发展基金及CCIA 棉花交易市场,从而提高棉花国际竞争力[5];李豫新,付金存(2011)利用(RCAP)指数对棉花生产产业链进行了分析,认为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是提升棉花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有效手段[6]。但在现阶段基于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分析方面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面板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方面对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提高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提出一些建议。

三、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 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测度指标大都在进口额与出口额的基础上进行计算的,最常用的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主要有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三类指标,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某一国家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本篇文章采用这三种指标体系对中国2003-2019 年17 年间的棉花贸易数据进行棉花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MS)

国际市场占有率(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是指在自由、平等和开放的市场条件下对于某个国家某类产品的出口总额占该类产品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某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高低以及竞争地位的变化。具体表达式为:

其中,MSij表示i 国家j 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指数;Xij表示i 国家j 产品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j 产品的出口总额。MSij值越高,表示该产品所处的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2.贸易竞争力指数(TC)

贸易竞争力指数TC(Trade Competitiveness),是对国际竞争力指数分析时比较常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通常是指某个国家某类产业的进出口差额与进出口总和之间的比值,是净出口量与总贸易之间的关系。棉花竞争力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棉花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差与棉花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和之间的比值。具体表达式为:TCij=(Xij-Mij)/(Xij+Mij) (2)

其中,TCij表示i 国j 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j表示i 国j 产业的出口额,Mij表示i 国j 产业的进口额。棉花贸易竞争指数TC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棉花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其取值存在三种情形: ①TC 取值为负数,甚至趋近于-1,表明一国棉花进口量很大,而出口量很小,棉花国际竞争能力较弱。 ② TC 取值趋近于零,表明一国棉花的进口和出口基本持平,其棉花虽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竞争能力不是太强。③TC 取值为正数,表明一国棉花的出口大于进口,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TC的取值趋近于1,则表明该国棉花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具体的判定标准如表1 所示。

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表1 TC 的判定标准对照表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 (Balassa Bela)提出的,RCA 指数是指某一个国家某类产品的出口额占其所有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与世界该类产品出口总额占其所有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的比值。具体表达式为:BCAij=(Xij/Xit)/(Xwj+Xwt) (3)

其中,BCAij表示i国j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i 国j 产业的出口额,Xit表示i 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Xwj表示全世界j 产业的出口总额,Xwt表示全世界所有产业的出口总额。具体的判定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RCA 判定标准对照表

3.2 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测算结果与分析

表3 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单位:%

2003-2019 年中国棉花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棉花贸易竞争力指数(TC)、棉花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如表3 所示,由表可知,中国棉花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不高,但相对来说较为稳定,从静态来看,中国棉花年平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为0.30,从动态来看,2003 年是中国棉花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最高的一年为1.85,自2003 年之后,我国棉花出口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越来越低,在2005 年低至最低点仅为0.1,在2011 年我国棉花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有所增长为0.39,在此之后我国棉花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在0.2 左右上下波动,较为稳定。中国棉花年平均贸易竞争力指数(TC)为-0.97,其TC 取值范围小于-0.6,说明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水平不高,其棉花出口具有极大的竞争劣势。动态来看,中国棉花贸易竞争力指数仅在2003 年与2018 年小于-0.95,在其余年份TC 指数均接近于-1,说明中国棉花进口量很大,出口量很小,棉花国际竞争能力非常低。中国棉花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从静态来看,中国棉花年平均RCA 指数为0.04,表明中国棉花出口竞争力很弱,从动态来看,2003 年RCA 指数同MS 指数一样,在这一年也是中国棉花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最高的一年,在2003 年我国棉花RCA 指数为0.26 比2004 年高出0.24 个百分点,是2004 年的13 倍,自2004 年以后我国棉花RCA 指数较为稳定,在2004 年至2019 年,中国棉花RCA 指数值一直在0.02 左右上下波动,但在2018 和2019 年我国棉花RCA 指数相比前几年有所增长,说明我国棉花国际竞争能力在慢慢增长。总体来说我国棉花显示性比较优势不高,棉花出口数量少,棉花市场国际竞争力弱。

四、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篇文章选取2001-2019 年,中国棉花出口前十二位的国家,这些国家分别为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菲律宾、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吉尔吉斯斯坦、尼日利亚、缅甸、泰国、印度和哈萨克斯坦。其中,中国棉花出口额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劳动力数量、汇率、国内生产总值(GDP)、小学入学率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Bank);各国棉花产量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FAOSTAT);中国到各个国家的距离来源于世界经济研究专业中心(CEPII)数据库;中国棉花出口价格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数据库。

(二)模型选择

1.模型构造

模型表达式为:lnexporti,t=β0+β1lnlabori,t+β2lnexch angei,t+β2lnexchangei,t+β3lngdpi,t+β4lnprimaryi,t+β5lncot_outputi,t+β6lndisi,t+β7lncot-pricei,t+ε

其中,i 代表国家,t 代表年份,lnexporti,t代表t年份中国对i 国棉花出口额的对数值,lnlabori,t代表t年份i 国劳动力数量的对数值,lnexchangei,t代表t 年份i 国汇率的对数值,lngdpi,t代表t 年份i 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值,lnprimaryi,t代表t 年份i 国小学入学率的对数值,lncot-outputi,t代表t 年份i 国棉花产量的对数值,lndisi,t代表t 年份i 国对中国距离的对数值,lncot-pricei,t代表中国棉花出口价格的对数值。

2.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面板数据能够同时反映变量在截面和时间二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具有纯时间序列数据和纯截面数据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在处理面板数据之前,需要先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存在单位根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伪回归的情况,本文使用常见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LLC 进行检验。

表4 LLC 单位根检验

由表4 结果可知,所有变量单位根检验P 值均小于0.05,显著拒绝所有变量非平稳假设,即所有变量都是I(0)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可以直接进行回归分析。3.

相关性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需要满足回归分析的基本假设,即解释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所谓的共线性指的就是两个以上的解释变量存在非常强的相关性(一般在90%以上),那么这些变量实际上就可以用同一个变量刻画,同时加入这些变量会导致回归结果产生偏误,为了在回归前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本文也对选取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如表5 所示,自变量之间相关系数最大没有超过0.9,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表5 相关性分析

4.模型选择

表6 模型选择

由于本文使用的是面板数据,面板数据在回归分析之前需要进行F 检验,确定是否使用混合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根据表6 结果,F检验的P 值为0,显著拒绝了使用混合效应模型的原假设,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更优。其次,Hausman 检验结果显示,P 值大于0.05,无法拒绝原假设,即接受使用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

表7 序列自相关和异方差检验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确定模型的类型,但是因为面板数据兼具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所以我们要对面板数据可能出现的异方差、组内序列相关进行进一步的考量,以保证回归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首先对该模型进一步进行Wooldridge 自相关检验和Wald 异方差检验。表7 检验结果显示,自相关检验的P 值小于0.1,拒绝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检验的原假设,即改模型存在自相关。Wald 异方差检验则显著拒绝了原假设,并在1%的统计意义上显著。由于存在序列相关、异方差,高斯-马尔可夫假定得不到满足,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下的统计量不再具有BLUE 性质,因此使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修正异方差性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了具有BLUE 性质的统计量。

(三)检验结果与分析

表8 检验结果(FGLS)

通过ststa15 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到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其中,我国劳动力系数,汇率变化水平、棉花产量和棉花价格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GDP 水平通过了5%水平下显著性检验,两国之间的距离与小学入学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进口国劳动力数量labor 的系数为0.811,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进口国劳动力人数越多,人力资源禀赋优势越强,使得我国棉花出口量增加,棉花国际竞争力提高。汇率exchange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人民币兑美元越贬值,越有利于我国棉花出口,我国棉花出口价格降低,棉花出口具有价格优势,使得我国棉花竞争力增强,利润率上升,从而棉花出口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棉花产量cot-output 的系数为0.069,并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我国棉花产量越多,棉花出口量就越高。棉花出口价格cot-price 的系数为0.056,说明国际棉花价格越高,我国棉花出口国际竞争力越强,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系数为0.173,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进口国gdp 越高,我国棉花出口量越高,因为一个国家的GDP 水平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增强,从而使棉花进口能力增强。相反,两国距离和小学入学率与棉花出口额呈负相关,中国与进口国之间的距离越远,中国棉花出口国际竞争力越低,这是因为两国之间距离的长短会影响棉花出口,进口国与中国距离近,其棉花运输时间短,运费低廉,棉花交易成本低,到达出口国后价格也相应的低廉,与之相反,进口国与中国距离远,其棉花运输时间会变长,运费高昂,棉花交易成本也在增加,这就使我国棉花出口到出口国之后价格上涨,棉花不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中国是世界上棉花生产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棉花种植面积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基于国际竞争力判定标准对照表,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水平无论是从棉花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棉花贸易竞争力指数(TC)还是棉花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方面都很弱,出口竞争力不强,不具有棉花出口优势。这是因为中国虽然是棉花生产大国,但同时也是全世界棉花消费最多的国家,其棉花需求大于棉花供给,强大的国内需求刺激进口,减少出口,导致我国棉花产量不能够满足本国居民消费,从而大量进口国外棉花,导致棉花进口量大于出口量,使得中国棉花出口国际竞争力水平低。另一方面,劳动力资源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棉花生产和棉花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能力,这是因为我国棉农劳动力虽然数量丰富,但素质普遍不高,无法与国外棉花专业研发人员数量和质量相抗衡。总体来说,我国棉花需求大于供给、棉花进口大于出口、棉业规模化程度低、棉农劳动力素质偏低,缺乏技术优势与人才优势。

(二)提升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优质商品棉基地建设

中国是世界上棉花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棉花种植面积最多的国家之一。2019-2020 年度我国棉花种植面积达3339.2 千公顷,其中新疆棉花播种面积达2540.5 千公顷,占全国的76.08%,比上年增长4.48%,2019-2020 年我国棉花总产量为588.9 万吨,其中新疆棉花总产量高达500.2 万吨,占全国84.94%,比上年增长1.1%,新疆棉花无论是总产、单产还是种植面积连续25 年位居全国首位,呈现“世界棉花形势看中国,中国棉花市场看新疆”的格局。总体来说,应该以新疆为优质商品棉基地建设中心,进一步完善优质棉基地的优质品质化、无公害植保、水肥高效利用工程和优质棉植保全过程机械化,为棉花高产、优质和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加大政府对棉花产业的支持力度

大力争取国家对棉花产业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在种子工程、棉业服务体系、灌溉系统基础设施投入、土地平整,盐碱地改良等方面的投入。其次,近年来受到极端天气以及病虫害的影响,我国棉花产量起伏不定,棉花价格波动较大,棉农种植棉花的风险也随之加大,这极易挫伤棉农植棉积极性。为此国家应加大对棉农的扶持力度,每年国家有关部门应监测出棉花平均市场价格,如果平均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国家应发放补贴。最后,国家应该提高对新疆地区的棉花运费补贴,因为新疆与内地市场相隔距离较远,棉花运输费用相对来说较为昂贵,国家应帮助新疆解决棉花远离内地销区、运输成本过高问题,降低用棉企业成本,从而促进棉花产业发展。

3.提高我国棉花生产力水平

目前,我国棉花生产力水平要高于其他主要棉花生产国,我们要继续保持这种棉花生产优势,同时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棉花种植面积及单产水平。在棉花种植时应科学选用高产、抗病、优质的棉花品种,确保棉花产量不断提高。棉花单产提高不仅可以增加棉农收益,降低棉花种植成本还可以使本国棉花产量增加,减少棉花进口,从而增强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

4.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棉花产业涉及到棉花生产、棉花加工、棉花检验、棉花纺织和棉花销售等诸多领域,在整个棉花产业流程中,棉花从业人员学历层次高低不同,人员结构也不合理。首先应提高棉花生产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提高棉农的识字率与入学率。其次应该开设棉花质监培训学校,培养专业棉花质监人员,对我国棉花白度、长度与棉花“三丝”问题加大培训与监管,提高我国棉花质量使我国棉花质量具有国际竞争力。最后应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训专业棉花人才,同时棉花企业应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步伐,使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猜你喜欢
竞争力棉花出口
棉花是花吗?
棉花
小读者(2020年4期)2020-06-16 03:33:54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2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学生天地(2017年11期)2017-05-17 05:50:51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7年1期)2017-02-17 18:58:57
日本竞争力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6年9期)2016-10-27 12:47:01
数据 出口
汽车纵横(2016年8期)2016-09-24 15:38:21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南风窗(2015年11期)2015-09-10 07:22:44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