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背景下地质工程专业实习平台建立的思考

2020-07-28 02:16鲁海峰
高教学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工程专业能力

摘  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互认的重要基础,实践教学则是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而专业实习则衔接着理论教学和未来的生产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专业认证所重点强调之处。文章以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在专业认证背景下,论述我校地质工程实习平台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和研究实习平台如何建设,为同类专业实践教育提供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关键词:专业认证;地质工程;实习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4-0086-04

Abstract: The accreditation system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specialty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to realize the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he mutual recognition of engineer qualifi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is the key to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lents. Professional practice, which links theory teaching with future production practi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which is also the emphasis of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Taking the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geolog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platform in our university, explores and studies how to build the practice platform,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of similar specialties, which has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value.

Keywords: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platform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已经转变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优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专业认证已在检验专业的竞争力、重构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持续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方面发挥着抓手性作用[1]。与大学本科的教学工作水平相比,专业认证具有国际等效、目标定位、能力导向与持续改进等明显特征。客观强调能力导向,将教学的重点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转变为“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会做什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启发与培养。把对教学环节考查的重点放在实践教学水平的考察上,主要提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从而培养学生实际的工程应用能力[2]。

实践教学作为支持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教学环节之一,其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最终的教学效果等直接支撑专业认证产出导向理念的贯彻和落实[3]。地质工程学科主要是来研究和解决与地质体相关的工程问题,是人类在利用地球的自然环境、物质材料和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地质体进行正确的评价、处理、改造和控制的一门科学技术。本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社会实践性,所以加强课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地质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

一、专业认证对地质实习要求

专业认证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采纳与保证,它是提高高等学校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其由专门职业协会与该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一同进行,为本专业教学的工作者们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专业认证包括“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和“以学生为中心”这三大基本理念,在许多课程的专业认证中尤以工程教育方面的专业认证最为繁荣[5]。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地质工程专业学生需要解决许多复杂的地质问题,因此这对本科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性的特色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课外实践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題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课外实践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地质专业人才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6]。

在地质工程专业认证的标准要求下,该专业的学生具有从事地质资源、地质勘查等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地质相关的技术工作。该专业知识结构由基础知识教学、专业知识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大学生创新训练四部分组成[7]。在专业认证背景下,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个方面构成教本框架,通过三个方面的交叉结合从而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理论学习并加强实践活动,以便于提高教学质量[8]。

二、我校地质实习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校地质实习模式

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历史悠久,前身为安徽理工大学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主要为地质勘探及煤矿类企业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按照专业认证要求以及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地质方面人才的需求,目前在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模块学分数占总学分的26.7%,仅次于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分量充足(表1)。我校地质工程专业课外实践教学包括室内实验,野外实习以及课外活动等内容组成,按照专业认证要求服务于国防安全和地方经济的宗旨,在几十年的进程中逐步建成了课程教学多样化、教学内容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充分体现了专业“强化基础、注重特色、突出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9]。

目前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实习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在本科生进入大学学习一年后,学生完成了《普通地质学》理论学习及地质相关实验教学,由此开展地质认识实习,这也是地质专业本科生步入地质学科的第一次课外实习。地质认识实习的地点选择在我校周边地区,如洞山、八公山、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等[10]。当地质专业本科生学习至大二下学期,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实习,此时学生已经对地质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我校野外地质填图实习地点选在巢湖地质实习基地。随着地质专业本科生学习至大三下学期,进行地质专业生产实习,此时地质专业本科生已经基本学习了地质学科专业课程,生产实习是衔接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的重要环节。我校地质专业生产实习地点选在与地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二)存在的问题

按照工程教育專业认证标准,目前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实习平台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建立的课外实习平台系统性不强,野外实践条件投入不足,同时在师资力量、实践基地建设、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问题,往往导致实习效果不理想。以下将详细介绍我校课外实习平台建立的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 我校实习平台建立过程中经费投入不足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野外实习教学经费需要保证总量能满足各项教学需求。但建设野外地质实习基地,需要大量经费支持,与相关的地质院校相比,我校的校外实习经费投入仍不足以支持实习基地的建设,且由于地质专业自身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实习地点普遍选择在野外,野外实习需要地质罗盘、地质锤和一些测量仪器,数量过少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效率;仪器和工具也需要定期维护保养,同样需要经费支出;另外,野外的实习使学生面临各种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限制,需要准备各种生活物资而增加了学生的日常开销费用,使得本就捉襟见肘的实习经费难以满足野外实习所需。

2. 实习基地的发展过程中资源不足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教学单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校外实习基地建成之后,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维持基地的发展。相关的地质院校在野外实习基地建成之后,学校每年都会派遣大量的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去维持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但对于我校而言,地质工程只是学校的一个学科,鉴于全校所有学科的均衡发展,不可能对于地质专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维持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3. 校外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较为落后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校外实习指导教师需要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等[11]。近年来,我校地质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大幅上升,学生人数的增加也带来了我校教师队伍的壮大。但是新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参差不齐,而指导校外实习需要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野外实践经验,部分教师尤其是我校新进青年教师在带队实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如野外领导和组织能力,灵活应对野外突发状况能力,导致学生在课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与吸收性普遍不高。

4. 校外实习实践教学质量较低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将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12]。我校地质实习的安排多由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但多数指导教师未能按学校要求进行,而是通过文献阅读、撰写报告等方法。同时校外实习任课老师指导学生人数较多,自身对实习的投入精力不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完善,学生在进行野外地质实习时积极性不高,实习结束后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考核机制不够系统,实习结果的评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后多数未能按照专业认证标准符合要求。这导致了我校地质专业课外实习的教学质量偏低[7]。

三、地质工程实习平台构建认识与思考

专业认证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从而因材施教,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13]。因此,针对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我校地质工程实习平台建设,结合实习内容、组织、经费、教学等具体问题提出我校实习平台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校外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地质专业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对老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有过硬要求,但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野外实习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灵活性,因此需要授课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且广泛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考察教师丰富的野外实践经验,这对于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野外应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我校地质认识实习野外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形成具有较强野外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带领实践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的优良风气,从而为我校地质专业培养出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加大校外实践教学经费投入

由于我校地质专业学生人数较多,对地质专业极其重视,地质实习的专业分类较为全面,实习所需花费较大,为保证校外实践教学质量,实习地质仪器的数量和学生学习条件需满足教学要求,而每年的经费投入难以维持实习各项需要,因此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显得尤为重要。经费支持只有在经费上满足实践教学的各项需要,教学硬件得到满足,并且拥有完善的支持体系,才能更好的发挥各种实习模式对学生的培养与教学任务,让我校地质专业的学生更加全面系统的完成实习所要求的各项任务,进而得到充分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推行启发式和探讨式的教学方法

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学生需要就复杂的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我校的地质实习模式为灌输式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进行接受,这种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的主观性与创造性,忽视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能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指导教师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更应该采用“抛砖引玉”引导的方式,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野外主动观察与发现地质现象,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地质问题,贯穿实习过程的测评活动在此起到督促的作用,为学生自发思考有效监督。在实习结束后,召开实习总结,通过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行的汇报研讨方式进行成绩考核,从而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习的教学效果,解答学生的存疑问题并优化教学[8]。

(四)培养学生校外实习的创新能力

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学生在校外实习阶段需要培养学生面对复杂的工程问题具有独立思考、并在实践环节体现创新意识,地质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位地质人的思维创新。我校地质专业指导教师在野外实践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假设,在校外实习过程需不断的通过学生问问题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程度,通过思考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专业素养。当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并能与老师或同学形成良好的探討氛围时,这样将会极大地提高我校学生在地质实习中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14]。

(五)完善我校校外实习教学评价机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对课外实践教学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适时整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优化教学方案。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在进行课外实践教学时需要建立多方参与评价的教学模式,测评系统不能仅由单一的教学系统来完成,校外实习时企业技术人员、协会专家的考核和往届优秀学生的测评也很重要。测评环节可以从地质野外技能实地检验、地质图示的现场分析和提交实习知识汇总报告等进行多方位展开,该模式不但对教学质量有监督作用,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详细考察。对教学内容、教学成果等各环节进行有效评价与监控,从而为我校地质工程专业课外实习教学进行持续的改进,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5]。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各项指标达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需要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依托,以培养地质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我校三个阶段的地质专业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但同时在实习培养过程中存在教学质量不高、实习经费偏低、教师队伍建设薄弱以及实习成果评价不严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地质专业实习平台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校只有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野外实践教材,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观察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校外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意义[10],从而提升地质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较为理想的实践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鲁海峰,张平松,刘文中,等.地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平台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4):128-131.

[2]李虎杰,崔春龙,陈廷方.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0(03):14-17.

[3]陈礼仪,黄润秋.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5(04):34-38.

[4]曹代勇,魏迎春.煤炭地质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7):64-66.

[5]许福美,陈美智.地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龙岩学院学报,2014,32(02):80-83.

[6]刘胜昌,韩秀丽,马亚杰.如何提高野外实践教学质量——以普通地质学认识实习为例浅谈几点建议[J].新课程(中),2011(8):53-54.

[7]年廷凯,杨庆.关于工程地质学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C]//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

[8]张平松,鲁海峰,刘文中,等.地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过程控制研究[J].大学教育,2016(1):133-134.

[9]李颖.工程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研究与实践[J].河南化工,2014,31(8):59-61.

[10]彭文庆,朱永健,彭刚.基于“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6):14-18.

[11]孔凡新,查光成,吴梦陵.以工程认证和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深化专业综合改革[J].高教学刊,2015(9):65-66.

[12]戴红玲,胡锋平,彭小明,等.工程教育认证视阈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1):225-227.

[13]李文娟.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J].高教学刊,2017(1):130-131.

[14]陆有军,杨特,王建伟,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文教资料,2017(27):102-103.

[15]李永华,刘红,杜晓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的专业建设[J].高教学刊,2016(11):82-83.

猜你喜欢
工程专业能力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泛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