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怡儒
摘 要: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处在建筑历史变革的特殊年代,也就是建筑从传统形式转向现代风格的变化时期。研究柯布西耶建筑设计思想的来源,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建筑生成的背景,帮助我们寻找到那个时代背景下更多创作手段的可能性,并为当今实践者带来创作手法和思路的启发。
关键词:古典;原型;现代主义;转变;非理性
1 国内研究现状
谈到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是一个避不开的人物,他的作品和事迹也是绕不开的话题。出版关于柯布西耶的书籍有很多,最为全面和系统的当属《勒·柯布西耶全集(1~8卷)》(2005),此外对柯布西耶进行深度研究和剖析的有《勒·柯布西耶:机器与隐喻的诗学》(2004)、《勒·柯布西耶建筑创作中的九个原型》(2006)、《勒·柯布西耶的住宅空间构成》(2007)等。最新出版的比较重要的有《勒·柯布西耶:为现代而生》(2017)、《勒·柯布西耶:理念与形式》(原著第二版,2020)、《伟大的柯布西耶》(2020)等。
研究柯布西耶作品思想来源的论文有《关于柯布西耶住宅作品的建筑解读》(1999/4,《世界建筑》)、《一位建筑师的完成——读<勒·柯布西耶书信集>》(2008/10,《建筑学报》)、《勒·柯布西耶:建筑起源的追溯与原型的展开》(2011/7,《城市环境设计》)、《萨伏伊别墅(1928-1929):一个独立世界的创生——勒·柯布西耶“建筑散步”思想溯源》(2018/10,《建筑学报》)等等。
2 勒·柯布西耶设计思想的来源
2.1 乡土记忆
研究柯布西耶设计思想的来源,他在故乡的生活经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资料。勒·柯布西耶1887年出生在瑞士小镇拉夏德方,那个地方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肖蒙山麓。当时教科书上记述了在蘇黎世湖上发现的干栏式住宅,深深印记在她的幼年时期。很多研究推测,柯布西耶底层架空的概念正是来源于此。
几乎所有柯布西耶的作品都有显示“悬挑”的形式,这种悬挑的直觉来源被认为是他对故乡坡地的体验。柯布西耶在故乡最重要的作品是斯沃普住宅(Villa Schwob,1916)。这个住宅很突出的的一个特点是圆筒上的屋檐虽然很厚重,线脚却一层一层向外伸出,有一种很强的出挑趋势。对照下方的支柱,似乎要向前悬挑突出。家乡坡地景观的体验传化成直觉,解释了为什么柯布西耶热衷于设计楼梯和坡道。
2.2 抽象主义绘画
柯布西耶不仅以他的建筑而驰名于世,同时他也是一位画家。柯布西耶曾经表示:他通过绘画来获取灵感,而建筑作品的成就也归功于绘画。绘画对柯布西耶的建筑创作是非常明显的,很多人也通过研究他的绘画作品来理解和剖析他的建筑创作手法和思路。
柯布西耶1917年离开拉夏德方来到巴黎,结识了画家奥赞方(Améddéé Ozenfant,1886~1966)。他两在曾在一起的五年,共用一个画室并一起创作绘画,在精神保持高度统一。柯布西耶把他的速写和草图都保存起来,作为重要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2.3 奥古斯特·佩雷和彼得·贝伦斯
1908年,柯布西耶在巴黎工作,供职于现代建筑大师奥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1874~1954)的事务所,他在那里工作了18个月。在事务所工作期间,柯布西耶学习了预应力混凝土和古典传统两个方面。
1910年,柯布西耶来到柏林,为另一位现代建筑的先锋——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1868~1940)工作。贝伦斯在1909年设计了被称为第一座真正“现代建筑”的德国通用电器公司的透平机制造车间与机械车间,同时他在审美上是依然是传统和怀旧的。对僵化的几何手法的修正以及为新的技术功能寻找新的语言体系是柯布西耶在贝伦斯建筑事务所的最大收获。
2.4 游学和原型积累
柯布西耶在30岁之前有很长的外出游学经历,研究遗迹和古代建筑,并收集原型素材。他用绘画和文字记录了各种风景与建筑,旅行时的笔记是柯布西耶成为画家和建筑师的重要资料。在1911年,柯布西耶游历了欧洲的南部地区,历经东欧、巴尔干、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并且编撰了《东方游记》(Le Voyage dOrient)一书。
早年旅行的环境对柯布西耶影响很大,1922年的批量生产的工匠住宅(Mass-production artisans' dwellings)和1925年的学生公寓(student housing)都采用了意大利埃玛修道院(Chartreuse dEma)的原型,将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分隔开来。而在法维瑞·加考特住宅(Villa Favre—Jacot,1913)中,柯布西耶抽象提取了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ion)女像柱廊的主题。
3 对现今建筑设计的启示
柯布西耶处在建筑历史变革的特殊年代,研究他的作品和思想的发展,可以让我们寻找到那个时代更多创作手段的可能性。而今,中国也处于一个建筑变革的年代。国内建筑业急速发展,伴随国外建筑设计思想猛烈冲击。在如何平衡历史传统与外来思潮的关系,如何固守根本,并提炼出适合自身的建筑语言,柯布西耶的经历和作为给予我们极好的借鉴和启示。
在柯布西耶设计的艺术处理方面,有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折衷主义”思想。以马赛的居住单元为例,它的顶部是对轮船形态的象征,公寓的主体则采用了酒架和酒瓶的形式,而底层鸡腿型柱子暗示了帕提农神庙的柱廊效果。那怎样理解他们这种设计习惯以及其中的来源?可以理解为建筑语言的不纯净,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不带偏见的态度,对各式各样的事物都是包容的,兼容并蓄的。正是有了这种善于吸收的思想状态,才会有革新的可能性。
4 总结和思考
向自然学习,从原生态的事物中获取灵感是柯布西耶所提倡的。善于从客观世界中寻找抽象的几何模式与有韵律的结构,体验和借鉴其中的造型艺术和美的形式,这是他的过人之处。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大声疾呼向现代工业学习,他在书中提到“远洋轮船”、“飞机”、“汽车”,直到现在我们都能体会到柯布西耶那些洋洋洒洒的论述中散发出的理性的光芒。
在剖析柯布西耶作品时,建筑的艺术性是理性主导还是非理性偏多?这是一个经常被提起和讨论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模糊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总的来说,柯布西耶的创造都是有理性的基础的,建筑语汇的丰富多样并不妨碍语法的清晰性。就像美术老师一般首先都会强调艺术是最自由的,但同时又教授最基本的构图法则,这也从一方面验证“没有体系就没有艺术”。柯布西耶讲求的“秩序”和和他作品中所带有的“非理性的强烈的个人体验”也是提示我们要在合理中寻求突破,跳出固有格局,打破成见,探索建筑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张钦楠,译(美)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三联书店,2006.
[2] (美)罗伯特·文丘里.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3] (日)越后岛研一.徐苏宁,吕飞译.勒·柯布西耶建筑创作中的九个原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瑞士)W·博奥席耶(W.Boesiger),(瑞士)O·斯通诺霍(O.Stonorov).牛燕芳,程超,译.勒·柯布西耶全集(第1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