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荣会
常听到有人说:“如今都已经是键盘时代了,为啥还要强调写字甚至练习书法呢?”
电脑打出的是“字符”,人写的是“字”;“字符”只是符号,而“字”除了符号功能外,还是书写者形象、气质、精神的一种体现,所以古人云“字如其人”。俗话说“字是人的第二面孔”,因此,练字学书,与人们的美容健身,与莘莘学子的求知问学,与芸芸众生的励志修身一样,都是为人生加分的一种方式。
我们写出的字,从来就不只是文字学所定义的“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它还是一幅幅寓意深刻的美丽图画。
或许我们都有这样的记忆:初入学堂,学写的第一个汉字,或是自己的姓、名,或是“上、大、人、尺、刀”之类。当小手被握在老师或长辈的大手中,一面直接感受师长来自身体的温度,一面听着他们在耳边念叨着,“一撇一捺,这就是‘人字,做人要正,写字也要写正……”如此情形,岂止是在学习写字,分明是在接受精神的洗礼、文化的传承和人格的塑造。
随着学会书写的汉字越来越多,我们也会被告知越来越多的写字规矩,诸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执笔要正,运笔要稳”“横平竖直,心正笔正”“字要端庄,人要正派”。这些规矩,与其说是关于写字的,还不如说是关于生活和做人的。
次序、态度、品格、道德,所有的规矩,说到底便是一要包容,二要正直,因为这“规矩”二字,“规”是圆规,“矩”是直尺;前者能作圆,圆最具包容性;后者能作方,方最稳重。“书如其人”包含着的是中国人之于文化的一种良苦用心。
说到良苦用心,有一副字联很妙:“若不撇去即为苦,各自捺住终成名。”初看它,一般人或许只当是一副普通的对联,意在人生哲学的训诫;但再细看,这种训诫正是通过“若”与“苦”、“各”与“名”四个汉字的形体结构来实现的。这副对联不只是在说“字”,更是在说“理”,说做人、说人生、说哲学。这样的字联、字谜等集中反映了汉字所体现的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一般说来,横平竖直是持重,龙飞凤舞是得意,长枪大戟是奔放,铁画银钩是倔强,水墨淋漓是才情;然而,横平竖直、龙飞凤舞原本与僵硬死板、张牙舞爪只一纸之隔,长枪大戟很容易成虛张声势,铁画银钩很容易锈蚀成枯杆烂枝,水墨淋漓得过度一点儿,就成花团锦簇,所流露的则又全是轻佻的脂粉气。
我们写字又绝不仅仅是写字,我们更通过书写以重温匀称、平衡、适度、和谐等汉字结体的美学原则,并复习提按、顿挫、浓淡、干湿等点画书写的用笔要领,更操练萦带、和谐、计白、守黑等章法布局的艺术规律,且以求得其笔墨之内的神韵和笔墨之外的精神,亦即求得生活中待人处事的认真、执着、精益求精、以术求道。
汉字既属于文字,也属于艺术、属于哲学。中国人的文化核心价值,其实一直都是由汉字的书写来成就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写字也既是实用的书写,也是文化的继承,更是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