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渲染爱情,《烈火中永生》为什么好看

2020-07-28 04:42陈涛
博览群书 2020年7期
关键词:许云峰谍战江姐

陈涛

中国共产党是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投身于民族的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宏图大业;在改革开放年代,党领导人民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党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大誓愿,带领人民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勇猛精进。“百年光阴石火烁,人间已非旧时颜。”党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和凝固的伟大革命精神、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为民牺牲精神等,都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华夏儿女继续奋斗的精神动力。

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变革相应,近百年来的中国文学也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革命的文学家们以其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时代变化的敏感,用革命文学的笔法,书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历史实践的真实经验,塑造了浮雕般的革命者群像,表现了革命者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抒发了共产主义的豪迈情怀。共产党人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历史精神的深刻理解,凸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每一个历史关头的大义担当,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宏大的“红色文学”浪潮。

“红色文学”之所以为“红色”,就在于她是植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学,是中国无产阶级、中国人民及其先进代表的革命文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使命和实践的文学表达,是20世纪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红色文学”由一系列文学经典构成,这些诞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都曾经在文学史和现实生活中发生过重要的作用,至今还在塑造着我们的心灵,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对这些作品進行新的诠释,是文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对新时代文学创造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很荣幸地为此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我们与《博览群书》共同推出的为期一年的“重读红色经典”栏目就要圆满结束了,衷心感谢所有参与此栏目的学者!感谢一直陪伴我们的同仁!不久的将来,本栏目所有导读文章将结集出版,以飨读者。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继续砥砺前行,进一步传播红色经典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 刘跃进

电影《烈火中永生》由水华执导,赵丹、于蓝等主演,于1965年上映。影片根据罗广斌、杨益言所著的红色经典小说《红岩》改编而成,以许云峰、江姐的斗争活动为中心,表现了艰难的地下革命和严酷的狱中斗争,歌颂了身陷囹圄的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革命信念和献身精神。影片塑造了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双枪老太婆等令人难忘的角色,至今仍被不同代际的观众津津乐道。

作为上世纪60年代红色经典影片的高峰之作,《烈火中永生》塑造了浮雕般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群像。全片洋溢着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气概,其蕴含的革命牺牲精神、乐观主义精神已经熔铸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我们在今天重读这部经典的红色影片,除了依然能够被这样一种革命精神所感召之外,也会深深折服于它在叙事和影像方面的吸引力——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由于它非常“好看”,所以才具有了跨越时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尤其,我们在革命故事和英雄主义的主题之下,能清晰地发现它的类型化特征;也正是这些类型化的电影元素,才令其成为一部“好看”的作品。

英雄传奇与谍战元素

《红岩》作为当代文学中一部优秀的革命英雄主义长篇小说,在情节和人物上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古代侠义小说中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借鉴了西方游侠传奇的叙事要素。从身份上来说,虽然《红岩》或《烈火中永生》中的革命英雄们大都是共产党员,同古代侠义小说或西方游侠传奇所塑造的民间侠客有所不同;然而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双枪老太婆、小萝卜头等形象都充满了民间文学式的传奇色彩和瑰丽想象,不仅性格鲜明突出,而且往往身怀绝技。这些熠熠生光的角色大都有真实的人物原型,例如华子良的原型人物是山东阳谷人韩子栋,小萝卜头的原型人物是革命烈士宋绮云和徐林侠的幼子宋振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人物是川东华蓥山游击纵队的创建者与领导者之一陈联诗等。然而,这些原型人物的生平事迹同电影(或小说)的戏剧化和浪漫化之间具有一定的不同,电影(或小说)将更多的传奇性赋予了这些角色,例如电影中双枪老太婆是顶级的神枪手,对敌的时候基本上百发百中,尤其一枪击毙叛徒甫志高,令很多观众拍手叫好。类似于这样的人物和情节设计,都为小说或电影增添了浪漫化的传奇色彩。

与此同时,电影在叙事和表现上具有很多“谍战”类型片的典型技巧,尤其在表现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谍战情节时,充分发挥了电影视觉和听觉表现的长处,用以表现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紧张感,令电影的可看性变得更强。此外,在表现渣滓洞中反动派对江姐的残酷拷打与折磨时,电影巨细靡遗地描述了不同种类的刑罚方式,尤其以大量特写展示了刑具的样子和行刑的过程,令观众有了更为直观而真切的感受,由此也更加钦佩江姐“钢铁一般的意志”。而在电影后半段对狱中抗争的叙述和描写中,作品一方面不断使用平行蒙太奇来突出监狱内外的世界,以令观众不断期待最终“越狱”的结局;另一方面又以交叉蒙太奇来表现秘密信件(尤其是由许云峰传递给江姐)的过程,制造了紧张和刺激的观影效果。可以说,影片中大量的叙事技巧和视听语言,都借鉴了悬疑片和谍战片的元素,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与吸引力。

而这样一些叙事和表现手法,又影响了后来的大量的国产谍战题材影视作品。从《保密局的枪声》《特殊身份的警察》到《风声》《听风者》,从《潜伏》《麻雀》到《胭脂》《面具》,谍战已经成为重要的影视题材和类型。在这些作品中,无论是对于英雄形象的光影塑造、传递或捕获信息的手法,还是敌我之间谍战节奏的营造、对于逼供刑罚的描摹等等,都能够在《烈火中永生》里找到灵感和影子。

猜你喜欢
许云峰谍战江姐
红色基因与艺术传承
AI谍变
一次未遂的自杀
氍毹煮酒唱“红岩”
全球“跑马”,欧洲1天20场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谍战剧偶像化
歌剧《江姐》的故事(三)
DECODING A SPY SAVANT
“江姐”大战“鼠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