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清华
根据航天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加强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航天法制人才规划,是航天法制人才培养领域亟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当前,各国航天实力的较量更加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航天人才的较量。当今世界,许多航天强国都在加紧调整航天人才发展战略,尤其注重抢占航天人才,包括法制人才建设的制高点,谋求在变动的国际航天发展格局中掌握主动权。抓住机遇,构建和实施航天法制人才资源开发战略,注重对航天法制人才软实力的培养,造就高素质航天法制人才队伍,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航天法制教育在航天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
航天法是人类调整航天活动的原则、规则、制度和政策的总和,包括国际法和国家法两个层次。国际法主要明确各国共同开展航天活动应遵守的规则并协调各国利益;国家法主要是维护本国航天利益,规范本国航天活动,并履行国际义务。目前,在外空国际规则层面,联合国大国制定通过了《外空条约》《营救协定》《责任公约》《登记公约》和《月球协定》5个规范人类航天活动的国际条约以及6个原则宣言。以美国、俄罗斯为代表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维护本国航天安全和利益,规范本国航天活动,以及履行国际义务,制定了本国航天法。
21世纪航天大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航天人才的竞争。在培养高素质航天青年人才的过程中,注重人才的技术能力等硬实力的培养很重要,而加强航天青年人才法制教育,关注青年人才的软实力提升也十分重要。
首先,院校航天法制教育,可以为我国培养适应日益发展的航天事业所需要的青年人才。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太空已经成为国家安全“高边疆”,大国博弈“新阵地”。中国航天事业自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事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航天设备的设计、生产和试验过程中,在航天器的发射、运行、返回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法律问题,会面对国际上的很多舆论法理质疑,需要专业人才介入处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
其次,在航天大国博弈中,航天法制教育对青年人才规则运用能力的培塑显得越发重要。由于当前的外空国际规则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年来,国际社会围绕外空规则的制定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联合国外层空间委员会等多个谈判平台上形成了多个规则草案的博弈。比如,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PPWT)、承诺不首先在外空部署武器(NFP)、透明与建立信任措施(TCBM)、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LTS)、外空活动行为准则(ICOC)等。这些规则草案有的还处在继续谈判的过程中,而谈判的过程体现的就是国家间利益的博弈,这就需要航天法律人才运用其专业的法律知识、法律素质维护国家利益。
因此,航天法制教育对于青年立法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推动我国航天立法的发展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要通过航天国内立法,为我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法理依据,同时使航天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有法可依。《国家安全法》第一次为外空、深海和极地等新型领域国家安全提供法律支撑。但相较于其他国家,我们航天立法的步伐还需要加快。而航天法的教学、培训,专业航天法律人才的推陈出新,对于将来制定中国航天领域的法律法规非常重要。
培养高素质航天法制人才是适应航天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人才是发展航天事业的根本。目前,我们在部分院校中设立了一些航天法的课程,还在一些院校中开设了专门的航天法研究专业和相关的研究机构、研究项目,在卫星导航、遥感、无线电通信等国际外空规则的研究方面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硕士和博士,成为今后开展相关领域研究的后备力量。
然而,目前我國航天法领域培养出的青年人才数量相对较少,院校航天法制教育整体落后,航天法制教育在我国一直得不到足够重视。自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伊始,我们就将航天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了航天技术等硬实力提升上,而航天软实力培塑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院校航天法制教育整体落后。
院校研究人员和师资力量匮乏。我国专门从事航天法教学的专家学者相当稀缺,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很难开展大规模、体系化的航天法教学以及相关研究。
航天法教学和研究成果稀少。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航天法课程,有的还设置了航天法学位和相应课程。我国设置航天法学位和相关课程的院校却非常少,与我国航天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同时,由于研究人员力量有限等原因,与国外航天法学的研究发展相比,我国航天法教学与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我国相关学者对国际上航天法规政策进行跟踪、研究等方面做得还不够深入,且在实践运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前,美国和俄罗斯持续加强外空军事力量建设,争夺外空优势的竞争日趋激烈,日本、印度、欧盟等国家寻求占有外空一席之地,主要空间国家在外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随着私人实体的不断涌入,太空主体的多元化,太空利益越来越复杂,太空法律问题将越来越凸显。加强航天法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航天青年法制人才,有利于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维护我国利益,适应日益发展的航天事业的需要。
加强院校航天法制人才培养必须形成战略规划
要根据院校航天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加强航天青年法制人才培养规划。在信息时代,由于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军事竞争的严峻挑战,院校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同样对航天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而变化,这种变化很容易导致航天青年人才供需之间的失衡。院校如何根据航天青年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加强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航天青年法制人才规划,就成为青年航天法制人才培养领域亟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求院校坚持运筹在先,能够根据战略目标变化,及时重新评估并调整航天青年法制人才培养规划,尽可能快地配备航天事业所需的青年法律人才,以提高院校在航天人才配备上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航天青年法制人才规划的前瞻性、方向性和预见性功能,避免因战略转移而导致的航天法律人才配备僵化、失调等状况,使青年法制人才的培养和结构更贴近国家发展和未来斗争的需要,从而赢得较大的战略优势和主动权;在保证自身优势学科人才培养的同时,及时满足航天人才航天法制运用需求。如果航天青年人才规划能够不断随国内外环境和国家间竞争的变化而变化,加强航天青年法制人才培养规划,就会使得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完善、更富有竞争力。
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充实航天法教学科研师资队伍。航天法教学科研人才队伍是院校航天法制教育的重要基础。据统计,美国、俄罗斯从事航天法教学科研的专家学者上千人,而我国从事航天法教学科研的人才非常稀缺。针对这一问题,院校应当通过营造更好的航天法教学研究环境,吸引航天法律专业人才,吸引航天、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的人才开展航天法教学科研,打造一支既懂航天又懂法律的多学科融合的专业人才队伍。美、俄航天强国航天人才建设虽然情况各不相同,但都是依托综合实力,凭借发达的经济和科技力量,不断加大航天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高投入获取高回报,营造人才良性生长的机制等。因此,院校加强航天法制教育,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为从事航天法教学科研的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样,院校才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才能培养出足够的航天青年法制人才,从而深入研究航天法的各个方面,通过法律手段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空间权益,同时为在航天领域的国际规则制定积极作为。
要着眼航天青年法制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教师航天法教学科研能力。院校航天法制教育要以提高航天青年法制人才培养质量为着眼点,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着力提高常态化教学能力更新提升。充分利用教学联系会及教学研讨日等时机,加大对教师教学内容的联审把关,促进教师迭代更新知识结构,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促进航天法需求侧与院校供给侧精准对接。同时,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推进开放式、启发式、研究式、互动式教学,实现航天法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航天法模拟教学与现地教学相结合。
着力提高精准化解难能力。坚持把回应航天事业发展的需求点、航天工作中的矛盾点,作为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准。通过建立院校与航天一线单位的交流渠道,组织教师到航天一线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和交流研讨,组织现场授课和答疑释惑,提升教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构建“三个课堂”,促进教学相长。首先,优化第一课堂。按照“整体推进,围绕主线、突出重点,一门为主、全面渗透”的思路,采取“专题宣讲式、小班研讨式、大课交流式、案例剖析式”等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优化航天法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形成课程合力。其次,活跃第二课堂。采取讨论交流、课题研究、开设“第二课堂”等多种形式,安排教师学生互动交流,共同研究问题,进一步浓厚研究氛围,促进教学相长。再次,走进社会课堂。把航天法教學渠道向院外延伸,走向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特色鲜明的航天实践教学基地,提升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