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上下同心艰苦奋战,特别是一线人员英勇拼搏,令这场鏖战跨越一次又一次艰难险阻。
正值疫情爆发期,加之春节假期许多厂商生产暂停,国内医疗物资紧缺。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纺织服装服饰行业企业、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纺织服装人迅速投入到抗击疫情的行动中,展现了新时代纺织服装行业的责任和担当。
共克时艰纺织行业上下游全员联动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纺织服装行业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号召,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不少企业当仁不让地冲在防疫物资供应的最前方,紧贴防疫产业的需要,及时调整企业生产布局,增加防疫产品生产,并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新生产线的投产。一批批物资在第一时间运送至一线,这不仅是纺织行业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真实写照,更是其勇担社会责任的印证。
1月26日晚,昆山通澄南路一家企业的纺黏3s车间里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开足马力生产口罩和防护服原材料,尽可能扩大产能,全力确保疫情防控中医用物资的供应。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的江苏盛纺纳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纺),是一家从事生产和供应医用口罩和防护服材料的企业。在疫情猖獗袭来之际,盛纺以一颗红心引领,行动在前,彰显企业担当。
目前,盛纺已经把库存的4吨口罩原材料运往昆山市口罩生产企业,接下来纺黏3s车间将24小时不间断生产,全力保障口罩等医疗用品生产的原材料供应。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的员工将陆续进厂,其他生产线也会陆续开工,全厂开工能供应无纺布150吨左右,能满足本土企业以及支援外围工厂无纺布面料的供应。
时值新年,正是合家团圆的时刻,但不少企业不得不提前复工复产,尽快扩大产能,全力以赴,保障防疫医疗物资供应,江阴百瑞佳无纺布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百瑞佳无纺布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口罩面衬与内衬,符合N95口罩原料的相关标准,春节期间恢复生产后日产量已达6吨,目前企业已全面恢复生产。江阴纺织服装企业在尽快复工复产的同时,持续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导致相关类型口罩等防护用品需求量暴增,相关物资生产供应保障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
江阴金凤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无纺布可用于口罩中间层。年初一,江阴金凤特种纺织品接到地方政府早日复工复产的要求后,立刻组织人员开会,并于大年初一开始采购原料,年初二全面开工生产,年初三每日产量已约达1.5吨,最大限度保证优先向防护物资企业供货。
面对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的复杂严峻形势,江苏阳光集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积极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统一指挥、全面动员、分工有序、定岗定责,以最高等级、最严密措施,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与此同时,响应疫情防护物资需求,阳光集团第一时间启动防疫防护服转产项目,新投入的三条防护服生产线,于 2 月 8 日正式上线。近八分之一的产能,新改建一个10 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紧急生产一次性防护服,保障抗“疫”物资供应。一次性防护服采用薄膜复合技术,强力高,穿着舒适,具有较好的防渗透性,可满足医院系统以外的海关、社区、交通卡口、检查站等工作人员的穿着防护需求。
一次性防护服设计日产能2 000件,月产量6万件。目前生产准备已就绪,100名本地熟练工已经就位。与疫情赛跑,阳光开足马力,为防“疫”战役保驾护航。
"阳光首要考虑的是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支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努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江苏阳光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维强说,这批防护服不对外进行销售,将全部交付给地方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中心调配使用。
江苏卡思迪莱服饰有限公司接到南京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委托,紧急生产一批防护服支援抗疫一线。1月29日,卡思迪莱成为南京市第一家复工的企业,公司返工500余人。为保证按时开工,卡思迪莱花费100多万元紧急购完了一家生产企业的所有设备,从同行企业又借了若干台,还向一些卖设备的厂家租用了一些,加上公司原有的4台,三天之内满足了生产所需要的60台专用设备需求。
整个过程中,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政府出具了生产防疫物资的函,协调沿路关口给予支持;原料供应商都很给力,采购的几十万米原辅材料到厂,几十台专用设备安装到位;同行也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慷慨相助的兄弟企业。
工人们放弃假期,众志成城,只想着为抗疫做点事。目前,日均产量已近3 000件,首批合格防护服已随江苏援鄂医疗队运往湖北。
“发挥我们做服装的优势生产防护服,去保护医务人员和一线人员,他们才能保护更多人。”卡思迪莱董事长丛金林如是说。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圣华盾防护科技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发挥各自专业优势、行业优势,跨市合作增援防护服生产线、加班加点生产抗病毒药物、捐款捐物同舟共济,用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彰显了企业的责任担当和大爱情怀。
在 “绿色通道”的帮助下,通过省、无锡和江阴三级相关部门对于产品质量和生产条件的考核后,苏州奥健和圣华盾防护科技达成合作并签署协议:圣华盾将部分设备和人员投入到其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生产中,提高防护服产能,部分产量保证无锡地方医院的供应。
“特殊时期要讲大局,按照需求,我们向员工发出了支援苏州生产线的复工通知,得到积极响应。1月29日一早,十多名骨干员工带着设备就赶赴苏州了。”企业负责人王炳来表示,员工目前已经全部上岗,机器设备已调试正常正式投入生产,这条生产线每天预计可生产数百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在江苏一批服装企业转产防护服的同时,我们的服装拉链企业也在默默地关注疫情,贡献力量。
1月27日傍晚,会员企业驰马拉链突然接到一家国有企业1.5万条防护服拉链的紧急订单,要求两天之内必须交货;当晚,又接到一份3万条防护服拉链的紧急订单。随之而来的几天,一份份“沉甸甸”,十万火急,数以万计、十万计的单子接踵而至,顿时让公司上下陷入无法喘息的紧迫感。
“立行立做,责任担当,特事特办。”董事长邵敏薇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明确表达“战胜一切困难,无条件服务前线。”提出“目前是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作为国内拉链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驰马人有责任、有义务勇挑重担,迎难而上,贡献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在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防护服拉链产量与日俱增,从1月28日至今已累计完成450万余条优质防护服拉链,运往全国100多家防护服生产企业。
截至2月14日,驰马公司累计总接单已达1 300万条,任务极为艰巨,但驰马人始终秉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时间赛跑,用手中的“一针一线”编织着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英雄战袍”。
“2月8日清晨我们接到通知,复工手续获得上级批复。当天上午 10点40分,我们准时开工,转产加工制造防护服。”提起转产的过程,江苏华陵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静嘶哑的声音中略显疲惫。华陵是一家从事行业制式服装及民品服装的高级定制企业,然而,作出转产的决定需要十足的勇气。郑静坦言:“服装企业转产防护服难度不小。”华陵在此之前并未涉足过防护服制造领域,他们不仅缺人员、原料、生产资料,更缺技术。为此,他们与政府协商,找来专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郑静介绍,2月5日,企业先组织班组长进行产前培训。随后,再安排工人在家进行产前视频培训。
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他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发起“救急通知”召集人员。他原本作了最坏打算,在这特殊时间里,恐怕没有人会响应。令他意外的是,居然一呼百应,本地的80名员工全部要求复工,不仅如此,企业副厂的40名员工也积极要求加入。之后,他又在价格上涨了3倍的情况下,订购了400吨原料,购入了新设备。
如今,自第一件工业级防护服样本送相关单位检验合格后,公司立即启动24条生产线,投入大批量生产,现日产能已达到1 000件,预计到月底,可生产防护服40万件。郑静表示:“我只是凭良心做事,在国家利益和金钱面前,我选择了前者。虽然已有企业转产,但毕竟一家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江苏各地的纺织服装协商会也慷慨解囊,常熟印染商会中的49家企业共计捐助449万元,用于武汉、黄石及常熟的疫情防御防控,还有一大批纺织及服装企业盛虹集团、苏州江苏拉波尼服饰有限公司、盐城鹰昌服饰有限公司、船之宝婴童用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响应政策,纷纷转投防护服和口罩生产,支援抗疫一线。
1月27日大年初三,江苏双龙健制衣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里,几十名一线生产工人已开始紧张地工作。他们或整理生产原料,或在进行防护服的打板工序。公司董事长邵海建介绍,双龙健是一家从事男女休闲装及工装生产销售的企业。由于企业长期与上海瑞金医院保持合作,提供医院配套医护人员、后勤职工和入院患者所需床品,已积累了一定的医用产品制造的经验。所以当疫情发生后,他们快速转产,投入到防护服的生产制造中。
“对于企业的转产,大家都积极配合。”邵海建告诉记者,当了解到企业转产,需要制作送往抗疫前线的防护服,当地员工几乎都赶回企业复工。在大家的努力下,双龙健每天可制造防护服4 000~5 000件。目前,已有20 000件防护服顺利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