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沈秉廉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音乐家,在音乐创作、音乐教育和外国歌曲编译诸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取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视角,以沈秉廉创作的儿童歌舞剧《五蝴蝶在花园里》为对象,分析结构、内容、表演等方面,力图揭示儿童歌舞剧创作的文化内涵及意义。
关键词:沈秉廉;儿童歌舞剧;《五蝴蝶在花园里》;黎锦晖
中图分类号: J61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20)03 - 0113 - 08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0.03.015
童歌舞剧是五四运动之后出现于中国乐坛的一个全新音乐体裁,流行于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在西方歌剧和中国民族歌剧双向发展的夹缝中艰难创生的。儿童歌舞剧独特新颖的体裁、题材形式,不仅开辟了我国儿童音乐创作的一条发展路径,适应当时音乐教育发展,满足儿童们的音乐审美需求,同时也对当时国语的推广、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群众音乐生活的丰富产生了影响。
从当前研究状况看,学界普遍对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创作给予了较多关注。作为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黎锦晖产出的大量优秀作品为儿童音乐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然而,五四以来的儿童歌舞剧创作并非黎氏一枝独秀。在黎氏创作风格与写作理念的影响下,这一时期“春蜂乐会” ① 音乐家群体及叶圣陶、赵景深、朱震西、胡敬熙等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也为儿童创作了许多儿童歌舞剧作品。他们的创作风格虽受启于黎锦晖,但是又有着各自鲜明的创作特征。在此基础上,民国时期儿童歌舞剧演出和出版物大量涌现,儿童歌舞剧的创作与发展展现了良好势头。作为“春蜂乐会”的提出者和中坚力量的沈秉廉在儿童歌舞剧创作方面具有代表性。
沈秉廉(1900—1957)一生致力于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在音乐创作、教材编写、作品编译、理论研究、艺术传播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与巨大的贡献。在“春蜂乐会”音乐家中,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数量是最多的,据不完全统计,公开出版发行的就有12部,与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创作数量相当。其中儿童小歌剧《五蝴蝶在花园里》(全一册)由上海儿童书局印刷,1930年11月印刷,次年1月发行(2000~5000册),1931年5月再版。这部儿童歌舞剧以“新曲谱、新歌调、插图多、剧情巧”为主要创作基调,是沈秉廉创作的第8部同类体裁的作品。不论从创作理念还是艺术手法角度而言,这部作品足以代表沈秉廉在儿童歌舞剧方面的创作水准。沈秉廉在其卷首语中写道:“我的亲爱的音乐界同志,当你想把小歌剧教授孩子们的时候,你要尽你的责任,须先把剧本的各方面仔细检查一下:看内容是否是教育的,剧情是否是充实的,写法是否是艺术的,结构是否是紧凑的,表演是否是可能的,歌曲是否是动听的,歌和曲的表演,是否健全而且是一致的,这些你应该统统注意:因为市场上不成说话的作品正多着呢,说不定这五蝴蝶在花园里也在其列啊。” {1} 从中我们可以知曉,沈秉廉的儿童歌舞剧创作在内容的教育性、戏剧的结构性、表演的可行性、音乐的艺术性、词曲的结合性等方面都做了全方位的考量与设计,而这些恰巧是衡量一部音乐戏剧所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一、结构与内容
《五蝴蝶在花园里》包括前奏与结奏一共29首乐曲,作为衔接过渡的舞曲穿插有10首,其余是按剧中人物出现的场景进行编配。全书一共99页,分为五线谱和简谱两个部分刊印。在正谱开始前,作者加了一页的序话,用8页左右的篇幅进行了剧情介绍。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常规模式的以第三人称叙述式的简单介绍,作者采用了附加精美插画、符合儿童审美特征的故事性表达方式进行讲述。
剧中角色是拟人化的白、黄、红、棕、黑5只蝴蝶。内容讲述了在一个充满春意的花园中发生的故事。花园里景致美妙,食物丰足,谁都不想离开,如果大家相亲相爱,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可是白蝶起了私心想要掌管这座花园,这激起了其他4只蝴蝶的不满与私心,大家都想成为花园的主人。迫于白蝶的强大,个体的反抗显得懦弱无力,纷纷被驱逐出花园。面对着外面的世界,黄蝶觉得与其不能生活,不如大家团结起来与白蝶做一次誓死斗争。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白蝶向大家求饶忏悔,公正宽大的黄蝶号召大家一起原谅白蝶并宣布了相互爱护的誓言,恢复了花园的和平。文末,作者点题小朋友观众:“如果把蝴蝶比作人类,那么我们就像黄蝶,世界和平的责任在我们肩上呢,努力努力!”
该剧在内容设计上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意义,但与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相较,后者在歌舞剧形象的塑造上更能贴近儿童。如《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作品中总有一个孩子的角色,让小观众们观看时自我代入感非常强,阐明的道理如母爱、学习习惯等也都是从孩子可接受、可理解、可产生共鸣的视角出发。《五蝴蝶在花园里》中拟人化的形象塑造未尝不可,但是在教育意义上的设置有些宏观抽象,对于缺少一定社会阅历的儿童,特别是低龄段儿童,将作品主题上升到世界和平的责任与使命,不免有些高估孩子的接受、理解与感悟能力,引起的共鸣也将减少。
二、音乐分析
全曲音乐一共由29首乐曲组成,结构特点排列如下(相同框线为全曲重复):
前奏—— 舞曲1 ——旋律1—— 舞曲2 ——旋律2—— ——旋律3—— ——旋律4—— ——旋律5—— ——旋律6—— ——旋律7——旋律8、9、10——旋律11、12—— ——旋律13—— ——旋律14——旋律15、16—— ——旋律17——结奏
(一)前奏分析
这是一首总长为24小节的一段曲式结构的作品,共分成abb结构的3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是8小节,典型的方正型乐句,2/4拍,G大调。结构图式如下:
第一句总共8小节,总体是逆分型的节奏组合。第1小节是这个乐句的开始动机,是一个附点节奏与一个八分音符及八分休止符的组合,核心音高是一个上二度辅助音式的进行,显得生动而活泼。第2小节重复一次之后,3~4小节结构综合为2小节的乐汇。5~8小节是1~4小节的向下变化模进,落音是属音。
第二句为并行句法,是第一句的完全重复。第三句是一个大山式的旋律外形,开头是主和弦分解,尔后曲折向下,最后落在主音上结束全曲。这是等分型节奏为主、兼有顺分及逆分组合的一个气息绵长的大乐句。最后2小节有G 大调融合G徵五声调式的音高组织。
作为全曲的前奏,第一、二句的活泼欢快与第三句的坚定而又绵长的特点概括了全曲的性格面貌。
(二)作为衔接的舞曲分析
全曲共有10首舞曲,音乐旋律呈规律重复性出现,一共有三类曲调。
第一类为完全相同的舞曲1、舞曲2;第二类为完全相同的舞曲3、舞曲4、舞曲5、舞曲6、舞曲7;第三类为完全相同的舞曲8、舞曲9、舞曲10。出现规律为前7首舞曲是在歌与歌之间逐一穿插出现,第7首舞曲后进入到戏剧的矛盾冲突,即高潮,连续6首歌曲之后再次出现第8首完全不一样的舞曲衔接,穿插1首歌曲后出现舞曲9,连续3首歌后出现舞曲10,进入尾声。
1. 第一类舞曲音乐分析
这是一首总长为16小节的方正型一段曲式结构的作品,共分成ab结构的2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是8小节,典型的方正型乐句,2/4拍,G大调。结构图式如下:
第一句a总共8小节,总体是逆分型的节奏组合,共有4个乐汇。第1~2小节是这个乐句的开始动机,是等分型节奏与1个四分音符的组合.核心音高首先是一个主和弦上行分解进行,然后级进下行。第二至第四个乐汇与前一个乐汇都是采用顶真式句法关系,第4个乐汇是典型的逆分型节奏组合。第7~8小节具有五声调式的发展特性(典型的四度上行、七度下行),落音为属音。
第二句b与第一句对比明显。共含3个乐汇。第一个乐汇是一个弱起的八分音符节奏,整体是逆分型节奏组合,含有附点节奏的推动,核心音高是级进及三度小跳;第二乐汇重复第一乐汇;第三乐汇再次重复之后扩展成一个4小节的大乐汇,使得该乐句具有综合性句法的特点。
2. 第二类舞曲音乐分析
虽同为舞曲,但该类却是一首总长为16小节的方正型一段曲式结构的作品,共分成ab结构的2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是8小节,2/4拍,G大调。结构图式如下:
第一句a总共8小节,主体是八分音符及附点的节奏组合,共有3个乐汇。第1~2小节是这个乐句的核心动机,是二八、附点节奏与一个四分音符的组合,首先是一个主和弦向上分解进行,然后级进下行。第二至第三个乐汇的开头都保持了这种旋律发展模式,并每次都把最高音向上扩展二度,离心式向上增长,在到达d2音之后连续级进下行,最后大跳落音在属音上。
第二句b与第一句对比明显。该句主要是向下发展,核心动机的节奏材料与主题句一样,第二乐汇通过模进的方式向下发展(11~12小节);第三乐汇主体是由附点节奏组成,具有动力性的结束在主音上。
3. 第三类舞曲音乐分析
这是一首总长为16小节的方正型一段曲式结构的作品,共分成aa′结构的2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是8小节,2/4拍,G大调。结构图式如下:
第一句a,核心材料是级进上行的音高,附点节奏开头,第二乐汇顶真进入,第三乐汇变化重复第一乐汇,第四乐汇由一个十六分音符弱起,内部也用顶真句法进行发展。
第二句a′, 4+4结构,第2个乐汇是第1个乐汇的变化重复。起音较高。
该曲总体的音高跳跃不大,多以上下交错的锯齿形旋律为主,音高绕来绕去,表现了4只蝴蝶与白蝶你来我往的战争场面。
(三)歌曲旋律分析
整部歌舞剧包括前奏与结奏,一共有29段旋律。除去10段舞曲和前奏、结奏,还剩17首歌曲旋律,与舞曲一样,也呈规律性重复特征,一共可以分为6种旋律。
1. 第一种:旋律1与旋律2
这是一首总长为16小节的有再现的二段曲式结构的作品,4/4拍,节拍方面与前奏及舞曲I 的2/4拍形成对比,这是因为主角登场,音乐画面开始转换的需要。此外该曲具有歌词演唱部分,表现了5只蝴蝶在花园里翩翩起舞、自由自在,享受春意盎然的美妙祥和的画面。旋律分为AB结构的2个乐段,每段都含有2个乐句,G大调。结构图式如下:
第一乐段A是一个长度为8小节,二句式并行句法关系的方正型乐段。第一句a总共4小节,总体是等分与逆分型的节奏组合。第1小节是这个乐句的开始动机,由八分音符的均匀律动节奏组合而成,最后落在四分音符上。核心音高是一个由属音上四度的进行,围绕主音的上下二度进行,显得生机勃勃。第2~3个乐汇是第一个乐汇的离心式发展,第一次离心至上方五度,第二次离心至上方八度,这种音区逐渐扩大的离心式发展手法使得这个主题句具有朝气蓬勃的特性,,最后在G大调的主音上结束该乐段。第二句a是并行句法,是第一句的完全重复。
第二段B長度为8小节,是二句式对比句法关系的方正型乐段。第一句b的长度为4小节,是由一个上辅助音式的音型动机发展而来的综合式句法结构。具体表现为1/2 + 1/2 + 1的音型动机重复,尔后又做下度的模进。该句作为与A 段的对比句,其特点就是句法关系及音高关系形成对比,使得该句具有调皮诙谐的幽默感。第二句a是完全再现A段的a句,收拢性终止在G大调的主音上。
作为全曲的主角登场曲,该曲的节奏及音高结合非常容易使人想起温暖而又清新愉悦的场景。正如歌词所唱的那样:“飞呀飞呀,满怀含着新兴趣,一直飞向花园里。”
2. 第二种:旋律3 ~旋律7
这是一首总长为16小节、由方正型乐段构成的一段曲式结构的作品,共分成ab结构的2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是8小节,2/4拍,G大调。结构图式如下:
第一句a共8小节,主题动机节奏取自舞曲3中的主题动机,音高材料是同音保持及距离不超过三度的平稳进行,向心式旋法(围绕d1音)。之后的乐汇发展采用顶真式句法关系,起音落音均为d1音。第二句b,乐句从d2音开始,运用“递音式”进行,逐步向下发展,13小节处是主和弦的上行分解,是一个大山式的旋法,起伏较大。该曲轻快活泼、轻松愉悦、坚定有力,表现了白蝴蝶在盛开的花丛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自信生活的写实场景.
3. 第三种:旋律8 ~旋律10
这是一首总长为16小节的、有再现的二段曲式结构的作品,4/4拍,G大调,进行曲风格。共分成AB结构的2个乐段,每段都含有2个乐句。结构图式如下:
第一乐段A是一个长度为8小节、二句式并行句法关系的方正型乐段。第一句a共4小节,主题动机音高主要是由主和弦的的分解构成,节奏由顺分型节奏组成,显得坚定而有力。第二乐汇采用逆分型节奏组合,音高由级进关系组成,向心式(围绕a1音)旋法。第二句a′为并行句法,逆分型节奏组合,具有命令的语气感。收拢性终止在主音上。
第二段B是一个长度为8小节、二句式对比句法关系的方正型乐段。第一句b长度为4小节,主要是由级进下行的音高发展而来,顺分型的节奏组合。具体表现为2 + 2的乐汇做变化重复,该句作为与A 段的对比句,其特点就是采用级进的音高进行,与A段的主题材料形成对比,使得该句具有铁面冷血、残酷无情的画风。第二句a是完全再现A段的a句,收拢性终止在G大调的主音上。
4. 第四种:旋律11、12与旋律15、16
这是一首由总长为32小节的方正型乐段构成的一段曲式结构的作品,共分成a、a′、a″结构的3个乐句。第一、二乐句都是8小节,第三乐句扩充为16小节,这是全剧中相对显得不太符合规整性的结构,2/4拍,G大调。结构图式如下:
第一句a总共8小节,主题动机节奏采用顺分及逆分前后结合,音高材料取自一个四音组(D、E、B、G)。第二乐汇同样是四音组的发展,但为音乐表现的需要,落音引入一个 F音(即导音),且与前一音E形成一个下行七度的进行,显得那么不谐和而又怪诞。第二句a′,并行句法,旋律的发展采用了属七和弦的下行分解,有下行减五度(第10小节)的进行。第三句a″,并行进入,前5小节与第一句完全一样,但从第22小节开始变化,运用一个八度的上行跳进,并保持了3拍半,陡然间将旋律的气势提升,尔后级进下行,在29小节处再一次上行七度跳进,显示了除暴力的坚定决心。
5. 第五种:旋律13、14
这是一首总长为20小节的一段曲式结构的作品,共分成a、a′、b、a″、a′″结构的5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是4小节,典型的方正型乐句,3/4拍,G大调。结构图式如下:
第一句a的核心材料是一个先级进上行,尔后级进下行的四音音高,切分型节奏组合,然后将之下二度模进,形成了第一个乐汇。第二乐汇保持了第一乐汇的节奏组合,但是音高方面有同音反复、下行四度跳进、级进上行的变化。第二句a′,第2个乐汇是第1个乐汇的变化重复。第三句b是对比句,音高采用连续级进上行,11小节处顶真句法继续级进上行,间有半音进行,节奏组合采用逆分型。第四句a″是第一句的变尾发展。第五句a″′,是第二句的变尾发展,全曲结束在主音上。
6. 第六种:旋律17
这是一首总长为16小节的无再现的二段曲式结构的作品,4/4拍,G大调,共分成AB结构的2个乐段,每段都含有2个乐句。结构图式如下:
第一乐段A长度为8小节,是一个二句式并行句法关系的方正型乐段。第一句a共4小节,主题动机由同音重复开始,之后四度下行,锯齿形旋律外形,曲调轻快;第二句a′为并行句法,结束在主音上。第二段B长度为8小节,二句式并行句法关系的方正型乐段。第一句b长度为4小节,主题动机是一个环绕式向上发展的曲调,音程起伏不大;第二句b′为并行句法,结束在主音。
(四)尾奏分析
這是一首总长为32小节的有再现的二段曲式结构的作品,4/4拍,G大调,共分成AB结构的2个乐段,每段都含有2个乐句。结构图式如下:
第一乐段A长度为16小节,是二句式并行句法关系的方正型乐段。第一句a共8小节,主题动机由等分型的节奏组合,这同时也是全曲的主要节奏组合方式,音高先是四度上行,之后发展成一个外形为波浪形起伏的旋律,其内含的2个乐汇是变化重复关系;第二句a′,并行句法,结束在主音上。第二段B长度为16小节,是二句式并行句法关系的方正型乐段。第一句b长度为8小节,是一个派生对比句,主要的对比表现在音高方面,是一个向心式环绕的旋律外形,开头较高;第二句a′为再现句,结束在主音上。
三、表演程式
该剧脚本正谱部分包含了关于演唱和表演、演员台位等方面的简单提示,在后半本的简谱中只有演唱提示,没有表演方面的提示。
全剧的表演程式与音乐结构相辅相成,如舞曲部分不论是在音乐还是表演方面都是作为衔接过渡、情绪转换的功用而存在的。每一位角色的表演动作多以配合歌词表达为基本要求,个体动作、舞台造型均简单明了,符合儿童表演的特殊需求。作者充分考量到儿童自主发挥的天性具体动作,没有做细节性的详细描述与限制,但又有着明显的表演规律性。如不同主人公演唱时,突出主体性,其他演员排成横队,依次交替,规律性强,使得儿童很容易把握舞台表演的规律。具体表演要求如下。
《前奏后,舞曲1》中提示:黄、白、红、棕、黑五蝴蝶,各裹灰色短斗篷,模拟在蛹中做蠕动状,向左右前后小步进行,头低垂胸前。
《五蝴蝶探春》表演提示:第一乐句,五蝴蝶同唱,开始舞蹈,表示快乐;第二乐句,脱去斗篷(配合歌词“脱了旧衣换新衣“),张臂飞翔,在台中绕圈(配合第三乐句“飞呀飞”节奏律动)。
《舞曲2》:五蝴蝶继续绕台飞舞。
《春来哩》:第一乐句五蝴蝶同唱,低头做俯察状;第二乐句飞进花园,分头飞向各方,做玩赏美景状;第三乐句,在台中交错盘旋(配合歌词“飞呀飞”);向花台低头向花亲吻(配合歌词“飞向每朵花儿上亲个嘴来行个礼”)。
《舞曲3》:五蝴蝶跳舞示快乐。
《白蝶的骄傲》:白蝶唱,独立台前表演,其余四蝶在白蝶后方,散做横队,依节奏拍手踏足,表示玩赏的快乐。
《舞曲4》:五蝴蝶重新跳舞。
《黄蝶的骄傲》:黄蝶唱,独立台前表演,其余四蝶在白蝶后方,散做横队,依节奏拍手踏足,表示玩赏的快乐。
《舞曲5》:五蝴蝶重新跳舞。
《红蝶的骄傲》:红蝶唱,独立台前表演,其余四蝶在白蝶后方,散做横队,依节奏拍手踏足,表示玩赏的快乐。
《舞曲6》:五蝴蝶重新跳舞。
《棕蝶的骄傲》:棕蝶唱,独立台前表演,其余四蝶在白蝶后方,散做横队,依节奏拍手踏足,表示玩赏的快乐。
《舞曲7》:五蝴蝶重新跳舞。
《黑蝶的骄傲》:黑蝶唱,独立台前表演,其余四蝶在白蝶后方,散做横队,依节奏拍手踏足,表示玩赏的快乐。
《白蝶逞强》:四句起承转合式结构,第一、二乐句白蝶唱,突然出队,向其余四蝶辱骂;第三句向四蝴蝶紧紧追逐,四蝴蝶步步后退(配合歌词和情绪“快些给我快些给我滚出去”);第四句红棕黑三蝴蝶向后台逃去,黄蝶退至第一场口站住。
《黄蝶的劝告》:第一、二乐句黄蝶唱,挺身向白蝶责问,逐步赶上,白蝶后退;第三乐句黄蝶紧追,白蝶急退;第四句结尾时白蝶退至第二场口。
《不听好话》:第一、二乐句白蝶唱,冲向黄蝶过来,黄蝶不支后退;第三乐句白蝶紧追,黄蝶急退;第四乐句黄蝶向第一场口退下,白蝶得胜,悠然向第二场口退下。
《大家觉悟》:红、棕、黑三蝶同唱,在内,黄蝴蝶倾听,表示愉悦;第二乐句黄蝶在外和唱;第四句红棕黑三蝴蝶由第一场口同出,跟着黄蝶在台中紧绕几周。最后同向第二场口下。
《舞曲8》:白蝶由第一场口出,其余四蝶追到,开始战争;最后乐句白蝶败退,向第二场口下,四蝶追下。
《求和不得》:第一句白蝶唱,由第一场口出,面向内;第二句四蝶同唱,由第一场口追出;第三句白蝶唱,且战且退,四蝶同唱紧紧追逐。白蝶唱面向第二场口退下,四蝶同唱,向第二场口追下。
《舞曲9》:白蝶由第一场口出,其余四蝶追到;最后一乐句白蝶败退,向第二场口下,四蝶追下。
《情愿改过》:白蝶唱,由第一场口出,面向内,鞠躬请罪;四蝶同唱,由第一场口出,做横队,立停;白蝶唱,面向四蝶,四蝶同唱、白蝶唱交替。
《白蝶宣誓》:白蝶唱,独立台前表演,其余四蝶在白蝶后方,散做横队,依节奏拍手踏足;最后转身向四蝶鞠躬。
《共同宣誓》:四蝶同唱,横队走出白蝶前面,在台前立停。白蝶和唱,转身加横队。
《舞曲10》:全体跳舞,表示和好的快乐。
《和平重现》:全体同唱,跳舞。幕下。
《结奏》。
结 语
儿童歌舞剧创作与其他儿童题材的音乐创作同为经常让音乐界忽视的领域,整体发展缓慢且高质量的作品不多。一些作曲家认为,儿童题材的音乐创作技巧、体裁过于简单,难以展现创作才能和风采。但在20世纪20年代后的特殊年代里,以黎锦晖为代表的许多音乐教育家都意识到了时代所赋予这一体裁的特殊意义,因而进行了充分的实践尝试,同时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积累了成熟的创作经验。
沈秉廉在构思这部儿童歌舞剧时,既考虑到了戏剧情节的具体化与完整性,也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在音乐方面没有使用当时多数作曲家普遍采用的选曲填词手法进行创作,作品中所有曲调都为作曲家的原创,这也符合了“新歌调、新曲谱”的创作立意。
总结该剧的音乐创作与表演设置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特点。首先,音乐创作具有旋律重复性。全曲音乐由29首乐曲构成,需要儿童直接参与演唱的有17首,但一口气要求孩子掌握17首作品外带表演是有一定难度的;因而作者在写法上采用相同旋律表达相似情节、相同人设的手法,在总量上通过旋律重复将17个场景的旋律简化到实质性的6首,便于儿童学习、记忆及表演,大大提升了表演质量。其次,音乐结构具有精致性特点。从乐曲的结构方面来看,作品中除了展现戏剧矛盾冲突高潮部分的个别曲子的音乐篇幅较长,组织结构较为复杂外,大部分乐曲都是短小精干、规模较小且规整易学的。尽管其音乐结构较为短小,但其包含的动机、乐汇、发展、高潮与尾声完备,体现了既要让儿童易学易唱,又要让儿童容易感知音乐美的良好初衷。再次,音樂旋律节奏具有简明性。作品音区展开幅度不大,节奏变化简单,音高排列简略,音高的重复运用较多,这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特征,符合作为儿童歌舞剧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的。
《五蝴蝶在花园里》在表演编排上尽管内容不多,但沈秉廉明确了许多关键性的提示性动作。这在保证表演的主要流程和重点动作完备的基础之上给予了表演儿童们充分的发挥空间,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从而使孩子们的表演更加贴合歌舞剧的角色形象——蝴蝶的天真与自由。纵观全剧的表演安排,我们不难发现沈秉廉关注到了每一位角色的表演空间能否完整发挥,并在不同场次中保证了主次分明,这种突出重点而又覆盖全面的表演思维也引导着儿童掌握基本的舞台表演规律。
◎ 本篇责任编辑 钱芳
参考文献:
[1] 沈秉廉.五蝴蝶在花园里[M]. 上海:儿童书局,1930.
[2]宁馨锐.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剧本文学性浅析——以《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为例[J]. 文艺争鸣,2019(8).
[3] 舒燕. 邱望湘儿童歌舞剧的音乐创作研究[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19.
[4] 杨和平. 浙江近现代音乐社团“春蜂乐会”中坚人物沈秉廉研究[J].音乐文化研究, 2018(2).
[5] 程析.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创作特色研究[J]. 音乐创作, 2016(6).
[6]屠锦英.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价值评析及当代启示[J]. 音乐研究, 2011(5).
[7]汪毓和. 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的历史意义——为纪念黎锦晖诞辰一百周年而写[J]. 人民音乐, 1991(12).
收稿日期: 2020-01-11
作者简介:汪静一(1979— ),女,博士研究生,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浙江金华 3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