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庆 赵小康
内容摘要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各个领域也都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能源的消耗量,而这种现象显然与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悖,导致环境越来越恶劣,在这种情况下,也增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对此,文章主要对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改进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 造林工程 质量 改进措施
1 引言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林业造林工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一些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林业造林工程的作用更加重要。但是对于林业造林工程来说,其属于一项耗时长、复杂化的工程,在施工建设时,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更加需要科学化的造林系统作为辅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林业造林工程可以顺利地开展与进行。如果林业造林工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且无法及时解决,则必然会影响造林工程的效果,所以应重点关注造林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策略,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林业造林工程的发展。
2 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林业造林工程来说,在工程中往往只关注对自然资源的分析与统计,主要内容就是对用材林、经济林的合理利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生态林和森林公园的利用,从而导致林业造林工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实际设计林业造林工程时,设计人员只是遵循上级所提出的要求与相关内容完成设计,而无法获取广大群众的意见,这样一来就使设计工程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开展局面,而且与广大群众脱离的林业造林工程,实际造林的质量也比较低。
2.2 种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林业造林工程中,种苗的培育工作也非常重要,而且技术性也非常高,但是在我国如今的林业造林工程中,种苗培育技术、工艺还比较匮乏,对林业造林工程的有序开展造成了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在林业造林中,树种比较单一,无法开发与研究出新树种、新品系,很难满足如今林业造林工程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培育种苗时,通常选择在农田、山地或者是其他一些临时场所中进行培育,工程化的苗圃建设不足,总体的育苗技术水平也比较低,从而降低了林业育苗的效果。除此之外,在管理种苗时,也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和管理手段,基本上呈现出有苗就栽、有种就育的情况,降低了树种的成活率,而且也无法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
2.3 林木栽植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造林密度严重不合理问题,栽植时,因为传统林业造林工程设计观念的影响,导致设计的合理性不足,基本上都是采用大密度种植的方式进行栽种,从而对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了影响,严重威胁到了林业的质量。同时,如果栽种的密度比较大,则也会对林业生长过程中的卫生情况、养分吸收情况等造成影响,提高病虫害的发生率[1]。
二是整地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造林前,往往会忽略季节方面对造林结果产生的影响,无法在合适的季节进行整地工作,从而严重影响到整地工作的质量。同时,对于整地的方式来说,也无法与当地的环境进行结合,如气象变化情况、地质条件等,致使整地工作的开展科学化程度不足,不仅会对林木的质量造成影响,还会造成资源方面的浪费。
三是栽植的合理性不足,在进行栽植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化地选择栽植时间,以此提高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但是在实际进行栽植时,经常会忽略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选择时间与地点时也比较随意与盲目,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栽植时间。
3 林业造林工程改进问题的有效措施
3.1 强化林业造林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对于林业造林工程来说,规划与设计是工程开展的基础条件,所以必须要做好规划与设计工作。在进行规划与设计时,应遵循定向培育、分类经营的原则,对环保、培育、种植等方面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林业造林工程规划与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林业工程造林的质量,也要强化对造林工程规划与设计的控制与管理,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及气候条件等,制订完善化的造林技术方案,并邀请多方共同参与到规划与设计中,从而提高林业造林工程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3.2 强化对栽培的管理
为了能够提高林业工程造林的质量,必须要做好科学化栽植与细心化管理,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林木的栽培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站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并进行全面化、系统化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最为合理化、科学化的种植密度,同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确定合适的栽培树种。除此之外,在进行林木栽植时,也要做好质量方面的控制,按照相关的要求与标准,优化与创新种植技术与栽培技术,与林木的各种特性进行结合,尝试开展机械化营林,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营林的效率,并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全面防护,从而全面提高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确保所栽培的林木可以健康生长。
3.3 合理化选种与培育
首先,应全面地了解与掌握有关于种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种子经营许可证》能够得到全面落实。其次,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对树木品种进行改良,并对种子进行科学化、有效化的管理,严格检查所培育的树种,并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栽培树种,同时在栽培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工程质量设计与标准整理土地,结合当地的环境与气候选取最佳的种植时间。最后,应在当地建设示范化的苗园,强化管理工作与林苗培育工作开展的力度。
3.4 加强林业管理能力
首先,应根据不同林木的生长特性、生长环境及生产季节等相关特点,对林木培养的土地进行科学化的整理,从而为林木的生长创造更加优质的环境,确保林木能够健康生长。其次,在完成造林工作后,应提高对砍伐、复植等工作的关注程度,如果种植的密度与标准不符,或者是成活率比较低,则应开展复植工作,禁止在造林区域内开展乱砍乱伐、放牧等破坏性的活动。最后,应对树木的卫生情况、生长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严格贯彻与落实有关林木安全管理条例,建立明确、完善的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度。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林业造林工程中所投入的资金可以得到合理化的分配,对造林工程的进度与质量进行定期统计,按照统计数据的结果在各个项目中合理地投入资金。一般情况下,造林工程项目分别为幼龄林管理与抚育管理、当年施工及补植补造三个方面的内容[2]。
3.5 强化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
林业造林工程中所涉及的从业人员非常复杂,而且所涉及的人员数量也非常多,具体包括设计人员、种苗人员、整地人员、栽植管理人员等多种岗位的人员。这些工作人员所担负的工作责任与所开展的工作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的,缺一不可。为了进一步提高林业造林工程质量,应强化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打造更加完善的工作队伍,实际选拔工作人员时,应制定严格的准入机制,重点关注人员选拔方面的問题。同时,也要做好人员的后期培训工作,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讲座与培训,并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从而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确保林业造林工程中人才建设的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确保林业造林工程质量有所提升,应从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林业造林工程进行科学化设计与规划,并采用更现代化、科学化的培育方法,切实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造林工程的发展,全面提高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使其能够真正地发挥出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与价值,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使可持续发展观念得以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刘玉双.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探讨[J].农家参谋,2019(24):95.
[2]邹建明.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J].现代园艺,2019,42(17):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