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文言文一直以来是语文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新课改之后,文言文的比重再次加大,这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中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文言文在传承中华文化的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当前一味追求“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仿佛更加强调“言”的理解,而缺少了“文”的内涵。本文试从文化渗透的视角出发,探究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求“文”“言”并行。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文化渗透教学策略
文言文教学在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体悟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它承载着古人的思维方式、精神境界与文化内涵。当下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容易把文言文当作是古代语言的书面载体,倾向于把文言文文本仅仅作为学生进行“语言认知”学习的对象,而忽视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文言文教学困境——“文”“言”矛盾
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性价比”,许多教师大多采用:理解题意——落实字词——补充背景——梳理文意——检查背诵——强化练习,这样一个教学步骤,其中对于文言文当中的字词的落实与文意的梳理是其教学当中的重中之重。“文”“言”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言”过其实
不可否认的是,字词翻译与文言句式确实是文言文教学当中的重点内容。学生也只有在了解了文章大意的前提之下,才能对文言文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但是,在现实的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对于文言字词的落实,句式的梳理以及段落的翻译的重视程度,似乎真的有些“言”过其实了。而过于紧抓对于语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文章美与文化美的做法,也使得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出现了“隔”的现象。学生机械的掌握着文言知识,却不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与常识,终究也只是“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
2.“文”不达意
文言文是学生接触、了解与感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缺少了对于文化背景的理解,学生也难以真正学“会”文言文,更不可能学“懂”文言文。部分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似乎也看到了文化的课堂渗透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巨大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对于“渗透何种文化”、“以何种方式渗透”等问题上还有些吃不透、拿不准。这也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所补充的文化知识,在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收效甚微。导致教师费劲儿补充的文化知识反而成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负担。
3.“文”“言”分離
文言文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无论是其中的语言习惯还是文化背景,都与现代社会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文言文难“学”更难“教”的原因之一。而“文”“言”分离的情况也使得本就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的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出现了“油水两张皮”的情况。有教师采用第一课时介绍文章的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第二课时完成对字词的梳理与句段的翻译工作的课时安排与内容设置。这样的教学方式,确实在文言文教学的推进上有着很高的效率,而且实行起来也比较具有可操作性。但是,脱离了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补充,是失去了外壳的游物,而缺失了文化内涵的语言教学也同样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二.文言文教学策略——“文”“言”并行
文言文的教学如何才能走出以上的困境呢?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教师必须从学生语言习得的习惯角度来着手。至于文言文教学的实质,我们可以看作是一种语言习得的过程,只不过这种语言与学生自己所使用的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语言习得的背后,一定牵扯到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吸收。
1.由“言”入“文”
文言文的教学需要语言知识的教学,但又绝对不仅仅只是语言教学。语言的背后,一定是要有文化作为支撑的。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更深层次的层面上加深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记录工具,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应首先从文字与语言现象出发,而对于语言与文字的理解,也是对于文化本身的理解。
如在进行《鸿门宴》的教学时,通过“东向坐”“北向坐”“南向坐”人手,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宴会座次的文化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的了解项羽与刘邦之间的地位差距,以此更好的理解这篇文言文。相同的,在进行《荆轲刺秦王》的教学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穷而匕首见”中的“穷”字,可从学生所理解的“贫穷”——“缺少”之意,引到学生已经学过的《桃花源记》中“欲穷其林”中的——“完全”、“穷尽”的意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之后,再次补充“人穷志不穷”当中的“短浅”之意,理解古人对“穷”的理解,即物质可以穷,志向不能“穷”的精神境界。以此,在对单个字词进行教学的同时,理解了古人对立志的精神倾向。
2.以“文”化人
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就在于“以文化人”,语文的德育功能与文化传承功能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承载力巨大,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好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课堂渗透,其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比如在进行《兰亭集序》的教学时,不仅仅要抓住王羲之的书法来进行课堂的导入。在教学中,更要注意魏晋时期社会风尚与思想倾向的补充,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何会“流觞曲水”,为何会有“故一死生为虚诞”的论断。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对于这种生死观的讨论,完成树立正确生死观的德育目标。相同的《寡人之于国也》当中也不仅仅只有中国古代的“仁政”思想,亦有古人处理对于自身、对于他人、对于社会、对于自然关系的一种劝诫。而这些都是文言文当中所蕴含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它们不仅都可以成为教师文化育人的素材,还可以成为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良好外驱力。
3.“文”“言”并举
在文言文教学当中,“言”是文言文的根基,“文”是文言文的灵魂。文言文的教与学除了应该关注对于字词的落实与句段的翻译外,还应加强对于作品背后文化意蕴的探求。此处的“文”不仅仅只是文学,更应该是文化,文言文更应该成为传统文化的教学载体。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归于对文化的教学。
无论是《论语》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孔子的学习观、价值观还是为人处事的准则,亦或是《烛之武退秦师》当中精彩绝伦的外交辞令。这些都需要在文意疏通的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与把握。文言文教学当中,语言的教学与文化的教学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该以语言教学为基础点,文化教学为提升点,加强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当然,在进行文化渗透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反思,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文言文的教学也只有在“文”“言”并举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教学价值与文化价值。
三.文言文教学反思——“文”“言”权重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接触、了解与体悟其外在形式与深刻内涵的重要渠道之一。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文言文,还在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处在哪个学段,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当中,都应该重视对于文言文当中“文”与“言”在教学比重方面的权重。教学过程中任何一方的失衡,都会造成文言文教学的偏废。只有把握好了二者之间的权重,文言文教学才能因“言”而起、因“文”而立。
参考文献
[1]张旭,传统文化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II).8 1 0.
[2]梁艳莉,基于文化层面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学周刊,2019(29):71
[3]黄秋英,略伦文言文教学中的“文”“言”融合[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6):29 40.
[4]汪梅林,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表达[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22).45 47.
[5]谷红丽,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策略微探[J].语文月刊,2019(02):2931.
[6]杨雅婷,徐梅,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0(06):131-134.
(作者介绍:薛涛,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