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皓渊
赵家洼村村民走在广惠园移民新区的街道上
一条条街道宽又宽,一栋栋高楼排成排。在岢岚县城里这个占地700多亩、可以容纳2万多人的移民和经适房小区里,学校、幼儿园、医院、休闲小广场应有尽有。
“以前我住的旧房子是土木结构,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四面透风。自打从村里搬迁到县城,活法都变了。每天勤洗脸、周周要洗澡,可讲究了。不想闲着,我还在县城里找了份工作,每个月有1000多元工资,可好咧。”7月9日,刘福有和记者提起新生活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刘福有出生在忻州市岢岚县阳坪乡赵家洼村。赵家洼村,山大沟深、坡陡地瘠,是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深度贫困村,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
“原来赵家洼出行很难,去国道坐公交车要跑2.5公里路,没有学校,孩子们上学要去县城,走10多公里,吃水也困难,就连住的房子都是破破烂烂的土坯房。赶上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一个家庭的主要收入就是靠种地。”刘福有回忆说。
2017年9月22日,赵家洼村的村民全部易地搬迁至广惠园移民新村,其中就有刘福有一家。
“现在不光人来了县城了,村里的地都流转出去了,每亩地每年还有300元的租金。再加上我还有一份新工作。挣的可比过去多。”刘福有喜悦地说,“以前觉得‘满头乌云活不出个样儿,现在日子是越过越敞亮!”
赵家洼村的王三女也是同期住进了县城的楼房。一室一厅,50平方米。搬家,她没花一分钱,家具也是政府给置办的,她只带了一口锅进新家。
在王三女家里,摆着一个“贫困户帮扶政策牌”。这上面,清清楚楚列着她的各项收入。今年,她统共能到手5万多块钱。有了钱,王三女把外债给还上了。外债是前些年儿子住院时欠下的,儿子没了,她又没钱,只能先欠着。“现在我得还清。”
王三女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她脱贫了,有谁还会被落下呢?
年纪越来越大,王三女心里却越来越踏实。她说:“赶上了好时代,是咱最大的福气。”
刘福有和王三女生活的变迁,是山西省近年来整村搬迁贫困户的一个缩影。针对贫困老年人和伤残智障等特殊群体搬迁后的生计问题,山西采取退耕還林、光伏扶贫、承包地托管等方式,帮助他们获得资产收益,并通过建设养老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等,确保他们搬迁后有了可靠的生活保障。
2018年底,岢岚县全县脱贫摘帽。刚刚过去的2019年,岢岚县再脱贫86户21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8%,正在稳步走好立足脱贫、着眼小康、衔接振兴的岢岚路子。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下一步,岢岚县将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常态化政策,探索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有效机制,让岢岚在稳定脱贫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向振兴稳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