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随着各省市为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新一轮大规模基建投资计划的出台,一场大的基建狂潮大有袭来之势。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警惕的一种现象是:过多的新观点稀释了知识,许多新概念也模糊了本质。各种博眼球的名词、概念,甚至对立的观点,总让人在不明觉厉的同时又感觉云雾缭绕。
最近,一些行业专家在其文章中阐述的“新基建”,与中央定调的“新基建”内涵大不一样。还有一些科技公司,把自身科技产业的报告换上了“新基建”的名词进行包装,附上长长的产业链图景,给“新科技”穿上了“新基建”的马甲。
面对种种“新基建”概念疑云,我们需要更加冷静思考。面对众说纷纭的解读,我们更需要把握本质,把其中的事理理顺,充分认识“新基建”的重要意义,把握“新基建”涉足的重点领域,关注推进“新基建”中的关键问题,加强“新基建”体系化的建设,助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不可否认,中国过去40年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当然,这不是我国的首创,早在二战前夕面对当时的经济大萧条,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同样也是大搞基础设施建设。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空前的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推行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建项目不仅增加了就业和民众收入,还为后期美国经济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近些年来,大搞基础设施的做法经常遭受一批新经济学家的批判。他们认为,国家加杠杆创造需求会带来通货膨胀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同时会使得经济产生长期依赖政府需求拉动的弊病,无法释放出经济体自身的内生动力。国家应该更多地推行供给侧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让市场和创新处于主导地位。
但笔者认为,这些经济学家的担忧固然有利,但什么事情都不能“一刀切”。有效投资拉动和供给侧改革带来的 “拉力”,从来就不是两个非黑即白的对立物。灵活统筹考虑因时、因地等方面的因素,在国家经济出现一些危机时,适当从需求侧推行一系列刺激措施,还是很有必要的。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和老百姓的就业问题,适当地进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仍然有效。同时,我们也要结合基建领域的新内容、新变化,进行新的思维创新。
顾名思义,“新基建”是基础设施的简称,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基础的工程设施,主要业务领域涵盖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基建是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需要把握“公共服务” “系统”等几个关键词。基建是一套系统,是一套相互搭配的“网络体系”,以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未来有利于促进物流、商流、资金流、人才流动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以此为“基底”构建一个全新的经济生态。
当然,既然基建是为了支撑经济发展的底层操作系统,那么面对当前世界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重新构建新的基建体系,就显得极为重要。我们的着眼点也就不仅只是传统的“铁公基”,还要思考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兼顾到当前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过渡期,建立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如果说以上谈的是工业时代和物理时代的基础设施的话,实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正在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数字空间”。
在过去的工业时代,生产要素和资源主要是在“路”上流动,包括铁路、公路、航路、水路等,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铁公基”。而未来的数字经济生产要素将主要依赖于互联网的建设,更多的数据将在网上流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战略,计划的提出更多考虑的是信息处于“点与点的链接”,形象地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而如今“新基建”主要包括成为“新协同、新资源、新生产”的要素,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新基建”的内涵也将不断丰富。
传统基建和“新基建”的联系和区别在于:传统基建的功能属性是为“链接和承载”等公共服务,而且其各自提供各自专属功能,如道路是用来供交通工具移动场地,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水利是为农业提供灌溉和人们生活服务的,行业基础设施各司其职,较为相对独立。反观“新基建”,其与传统基建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首先,“新基建”不仅具有“公共服务”属性,还具有新的产业触变功能。克林顿政府颁布的“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前所未有地使电子通讯网络四通八达,基于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将个人连接在一起,并为银行、教学、购物、纳税、聊天、游戏、电视会议、点播电影、医疗诊等提供能够想象得出的电子通信、远程连接服务。
与过去的互联网通讯技术相比,“新基建”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理念,基于万物互联理念触发更多生产形态的变化,形成新的生产力、新产业和新业态。以人工智能作为代表的新一代应用场景,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工业互联网触发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驱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新基建”将成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不仅突出表现在当下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同时还将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等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新基建”,“数字化”“智能化”将融入生产、管理、营销、产业协作等多个方面。
其次,“新基建”有更强的边界融合能力、跨越空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新基建”,许多人习惯于“孤点”看问题,将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大数据等分别看作一个又一个技术“热点”,或者单项研究其产业链和产业应用,而忽视了“新基建”间的相互融合和集成。实际上,这些技术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特性,具有一定的互补和集成特性。这些技术又结合各自的特点进行新的“组合”,形成新的“新基建”体系。譬如,作为建筑产业信息化龙头企业,广联达深耕建筑业信息化20 余年,基于数字建筑理论,提出“接水、接电、接数字建筑平台”的“新基建”理论构型。其依托广联达图形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BIMFACE 等先进技术,并结合精益建造理论方法,集成人员、流程、数据、技术和业务系统,形成了面向建筑产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型,借助于“新基建”功能重塑建筑产业结构。
除了“新基建”各产业间可以融合与集成外,“新基建”和传统基建也需全面融合与集成。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物联网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基础设施领域和新一代数字技术不断融合,基于IoT 及传感器设备互联、人与物互联系、物与物互联,传统基础设施的每一个构件、部品都可以实现互联和互为感知,建立虚拟与物理一体化的全面感知网络和基础设施系统的智能控制能力。基于此,“万物互联”的信息物理融合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成为了可能。同时,这种融合又是按照“点-线-面-体”的层次递进的。
一是“点”的感知。在传统的基础设施装上智能传感设备,可以使原来基础设施的每个关键点具有感知的功能,知冷暖、辨方向。
二是“线”的相互连接。随着5G 技术的发展,基于物联网之间的基础设施的“连接”将得到进一步加快。城市排水、城市路网、公共停车场、城市管网、市政消防栓、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都将基于5G、互联网实现深度相互连接。
三是“面”的协同。依托CIM、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统一基础设施物联网编码标识、接口、数据、信息安全等基础共性标准和重点应用标准,促进不同专业的基础设施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四是构建“体”的数字空间。以“数字孪生”为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图形技术(GIS 和BIM)及云大物移智等数字化技术,同步形成与实体空间“孪生”的数字空间;通过基于CIM 的城市/园区一体化平台,纵向集成园区垂直应用,构建统一的空间信息模型,积累空间大数据和沉淀算法等知识资产,打造数字空间基础设施。
新旧基建深度融合、形成“万物互联”的信息物理融合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还是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统筹好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在和未来。我们认为,我国当前的新一轮基建主要包括以下5种类型:
第一类是传统的“铁公基”。道路、桥梁及其他传统的基础设施。
第二类是“新基建”。中央前不久公布的“新基建”的范围,除了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外,还包括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更多还是从未来新能源发展、城市间的快速连接等方面进行考量。这几类虽然并不属于新一代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范畴,但由于更具有科技感,或代表未来基建的发展方向。当然,“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应当以动态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过于求“新”。当前各种数字技术的生命周期十分短暂,这一点学过摩尔定律的人都会深有体会,对于“新基建”在实际中的布局,也应该有一定的灰度思维。
第三类是第一类和第二类融合的产物。即对传统的“铁公基”如道路、管廊、桥梁、水利、能源等进行数字化升级,形成智能化设施。
第四类是智能空间/数字空间基础设施。不同于上述三类“线性”基础设施,而是随着信息化模型、云大物移智及IoT 技术的融合深入,形成的以“空间单元”为主要特征的基础设施。2019年底,美国知名咨询公司高德纳对未来10年的科技趋势进行了预测,将未来科技的方向分为两条主线,一个是以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空间为中心。更大级别的空间信息模型城市CIM 的建设是“大场景的GIS 数据+小场景的BIM 数据+物联网”的有机结合。已有BIM 技术对城市中各个建筑可以做到构件尺度的数字孪生,从而实现建筑物的信息数字化。
第五类是软性基建。除了以上看得见、摸得着的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社会信用体系、知识创新体系、人文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这些将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软性支撑。
眼下,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新动力正当其时。面对重要发展机遇,为避免“新基建”成为“一窝蜂”“一阵风”,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需要在推进过程中围绕一些热点问题重点寻求突破。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近年来,我国在京津冀协同方面下了大量功夫,尤其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方面成就斐然,北京和河北重要城市的“辐射性连接”越来越方便。从短期来看,其发展着眼点也还是重点解决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区”疏散,以及北京与环京河北各地市的协同发展问题。然而,河北省自身的一体化发展却极其滞后,主要表现在河北的各个城市之间的道路连接还较弱。以高铁为例,如今仍没有哪一条路线可以解决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互联互通问题:保定通往张家口、承德的铁路都必须经过北京,2015年才建成了通往天津的“近路”。截至目前,保定到沧州、衡水,仍没有实现铁路的互通,甚至保定到衡水连高速公路都尚未直接互通。
究其原因,河北省各地市的发展和规划还是相当“碎片化”的,同时加上河北省缺少真正的经济增长级,不像郑州、武汉等省会城市,可以将各自省份的资源汇聚到一起,形成较大的虹吸效应。我们认为,未来河北应该着力实现各个城市的“环形链接”,解决京津冀各城市的“碎片化”发展问题。
“新基建”建设不仅要实现从辐射链接到环形链接的转变,还要做到从物理层面到数字层面的转变。同样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各个地市之间不仅需要物理空间连接,还需要信息空间连接。未来,人与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连接、协同和协作,已经不局限在物理层面,更多还会发生在数字空间。京津冀可以共建“新基建”为抓手,加速推进北京新一代信息化等科技资源向河北和天津的转移。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积极加强“新基建”的龙头企业的合作,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并深度应用于各个城市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和各个城市的数字连接中。根据河北省发改委统计数据,河北省今明两年5G 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拟开工和在建项目约140项,总投资达1744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近320亿元。常山云数据中心、腾讯怀来瑞北云数据中心、河北移动云网数据中心和雄安专项工程等一大批项目的加快建设,将为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将成为京津冀等各地促进“数字化”连接的基础设施支撑。
其次,加快形成北京市和天津市、河北省的“新基建”建设合作机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领域拥有无限创新的可能性,各地政府需要协同引导企业通过市场机制来交换创新要素,提高创新要素的边际价值。这样,企业的创新活动就可以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周期更短、成本更低的开放式创新,释放出创新的新动能,从而保障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持续性,持续赋能数字“新基建”建设。
为此,各级政府应该尽快出台促进传统基础设施物联网建设或数字化升级的指导意见,首先要研究如何通过“新基建”和传统基础设施融合,促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比如:加快物联网在城市排水、城市路网、公共停车场、城市管网、市政消火栓、海绵城市、综合管廊、黑臭水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发挥CIM 平台上线运行及在整合利用物联网数据方面的重要作用;重点选择一些重要的主城区、产业新区和园区,加快推进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选择一些重要的城市区域建设智慧管廊等,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共性瓶颈问题,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
其次要加强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建设,抢抓“新基建”带来的发展机遇,进行智慧城市和园区建设的创新。数字科技驱动下“新基建”,有利于实现城市的万物互联互通,构建起城市级数据中心,发挥人工智能的更大价值,打破交通、规划、环保等各个部门数据孤岛,实现更高效的沟通、协同。比如:可以基于CIM 的时空信息云平台,以BIM、3DGIS、IoT 技术为依托,实现城市建筑群、道路交通、城市部件、地下管线等空间对象的数字化和运行状态的在线化。在多源空间数据融合、三维大体量模型轻量化、Web 端高逼真渲染、IoT 一体化数据接入的前提下,构建整个城市或园区的数据中心,为城市运营者、园区管委会、企业搭建起智能化应用平台,最终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城市的智慧化发展水平。
“新基建”战略的实施,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党中央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新基建”将成为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向智能经济转变、推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面对当前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各种新观念和概念层出不穷,我们有必要对“新基建”和传统基建进行体系化的思考,以促进“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的融合创新,最终打造一个“万物互联”的信息物理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实现我国经济和各城市群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应抓住这个难得的“换道超车”的机会,充分认识“新基建”的重要意义,把握“新基建”涉足的重点领域,关注推进“新基建”中的关键问题,积极拓展新一代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动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