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投放地芬·硫酸钡饵剂防治梭梭林大沙鼠试验初报

2020-07-27 09:45白鸿岩常国彬胡晨阳张静彭磊刘超
中国森林病虫 2020年4期
关键词:投药药量靶标

白鸿岩常国彬胡晨阳张静彭磊刘超

(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 110034;2.内蒙古自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9;3.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750300)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属国家二级、内蒙古自治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具有耐干旱、耐风蚀、耐寒、抗盐碱等优良特性,是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树种,其根部寄生的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为名贵中药材,是当地农牧民发展沙产业、增收致富的首选物种[1]。

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是荒漠梭梭林小型啮齿动物的优势鼠种,喜食梭梭营养枝条,并在梭梭灌丛下打洞筑巢、啃食根部,对该植物生长造成严重危害[2-3]。有效降低大沙鼠对梭梭林危害,对稳定荒漠生态系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4-8]。基于医药原料生产而成的20.02%地芬·硫酸钡饵剂,通过物理作用在害鼠小肠肠道内形成梗阻,致害鼠脏器衰竭死亡[9],作用机理独特、靶标专一、符合绿色防治的发展方向,为梭梭林大沙鼠防治提供了新路径。笔者于2017年4—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应用人工洞口投药方式对地芬·硫酸钡饵剂的适口性和药效进行了试验,旨在为利用该药剂防治梭梭林大沙鼠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苏海图嘎查人工梭梭林区,平均海拔1 200 m,地貌类型为半固定低矮沙丘,年均降水量145 mm,年平均气温7.2℃;面积200 hm2,树龄4~5 a,平均被害株率72.10%,平均有效洞口数236.25 个/hm2。

1.2 试验药剂 20.02%地芬·硫酸钡饵剂,有效成份是20%硫酸钡和0.02%地芬诺酯,辽宁微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方法

1.3.1 药剂适口性调查 2017年4月21日,在试验地内设置一块100 m×100 m的标准地,将标准地内所有洞口堵塞,24 h后选取掘开的洞口50个,用标有编号的小黄旗标记,每个洞口投药10粒,共计投药500粒。分别于投药后2,4,6 d调查药剂剩余量,计算药剂消耗量和消耗率[9]。

消耗量=总投药量-剩余量

消耗率(%)=消耗量/总投药量×100

1.3.2 标准地设置 试验设3个投药处理,分别为每洞口6,8,10 g,每个处理60 hm2。 在每个处理区内,选择害鼠危害较重的地块各设3个100 m×100 m的标准地,在试验地外设3个同样规格的对照标准地(不作投药处理),共12个标准地。

1.3.3 投药作业 4月30日,天气晴朗、风力2~3级,将供试药剂按投药梯度逐个投放至有活动痕迹或新鲜爪印的洞口。

1.3.4 防治效果调查

1.3.4.1 有效洞口调查 采用堵洞掘洞法调查有效洞口数。4月27日,将各处理区和对照区标准地内洞口全部用土堵塞,24 h后调查掘开的洞口数,记为有效洞口数。投药后10 d用同样方法再次调查有效洞口数。

1.3.4.2 捕获率调查 采用铗日法调查捕获率。4月27日,在每处理区内按照铗距5 m、行距20 m的方式各布设100个环形捕鼠铗,用胡萝卜为饵料,24 h后检查,用空铗替换已捕获害鼠的鼠铗,并补充新鲜饵料,48 h后将鼠铗全部收回,统计捕获害鼠的种类和数量。如能判定失饵和翻铗是由害鼠所致(如鼠铗上留有鼠毛、血迹等),也计入捕获数量之内。投药后10 d用同样方法再次调查捕获率[2]。

捕获率(%)=捕获数/(留铗天数×留铗数)×100

1.3.5 防治效果计算 采用校正有效洞口减退率和捕获率减退率评价防治效果[2]。

校正有效洞口减退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有效洞口减退率(%)=(投药前有效洞口数-投药后有效洞口数)/投药前有效洞口数×100

校正有效洞口减退率(%)=(处理区有效洞口减退率-对照区有效洞口减退率)/(1-对照区有效洞口减退率)×100

捕获率减退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捕获率减退率(%)=(投药前捕获率-投药后捕获率)/投药前捕获率×100

1.3.6 非靶标生物安全情况调查 分别于投药后10,30,60 d,在试验地周边踏查药剂对其它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目测检查非靶标动物死亡情况。

1.4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进行试验数据的整理和统计,用SPSS 17.0进行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适口性 害鼠对该药剂的适口性良好。投药后6 d,害鼠对药剂的消耗率高达98.40%;投药后8 d,所有投药洞口附近均未发现剩余药剂(表1)。

表1 药剂适口性情况Tab.1 The palatability of chemicals

2.2 防治效果 投药后10 d,投药量为每洞口8 g的处理区校正有效洞口减退率最高,为86.94%,显著高于每洞口6 g的处理区;3个处理区的平均校正有效洞口减退率为81.61%(表2)。

投药前,3个标准地共捕获害鼠39只,均为大沙鼠,可见大沙鼠为试验地的优势鼠种。投药后10 d,投药量为每洞口10 g的处理区害鼠捕获率减退率最高,为69.23%;3个处理区平均捕获率减退率为56.41%(表3)。

2.3 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投药后10,30,60 d,在试验地周边踏查,未发现鼠类天敌等非靶标生物死亡现象。

表2 投药后10 d有效洞口减退情况Tab.2 The correction of reduction 10 days after dosing diphenoxylate·barium sulphate 20.02%baits

表3 投药后10 d大沙鼠捕获率减退情况Tab.3 The capture reduction of R.opimus 10 days after dosing diphenoxylate·barium sulphate 20.02%baits

3 结论与讨论

药剂防治梭梭林大沙鼠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主要使用溴敌隆、肉毒素、雷公藤等药物[4,7],但对非靶标生物存在中毒和避孕等风险,且溴敌隆已列入限制使用农药名录[10],从维护生态环境安全角度出发,研发、使用绿色杀鼠剂已是大势所趋。本试验选用的20.02%地芬·硫酸钡饵剂是一种无毒的化学制剂,应用其对森林和草原不同害鼠种类开展防治的研究已有报道[9,11-15],然而未见应用其防治梭梭林大沙鼠的相关报道。本试验结果表明,20.02%地芬·硫酸钡饵剂对害鼠的适口性良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其它生物未见影响,对环境友好,应用其开展梭梭林大沙鼠防治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药剂为颗粒剂,颗粒小且不耐潮湿,为确保害鼠对其消耗率,应选择晴朗无风或微风、风沙小的天气施用。

在害鼠危害严重、分布较为密集的重灾林地和草原,采用人工洞口投药的作业方式进行小面积集中防治,可起到精准除治的理想效果[2-3]。综合两种防治效果评价指标,初步判定该区人工投药的投药量以每洞口8~10 g为宜。随着投药量的增加,两种防治效果评价指标均未呈现出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这可能与试验地内害鼠分布不均匀、害鼠仓储食物的习性等因素有关。针对人工洞口投药最佳投药量的确定,仍需进一步比较和验证。此外,探索航空施药作业方式开展大面积梭梭林大沙鼠防治应成为今后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可以单位面积的人工投药总量为参考,确定航空施药防治的最佳投药量。

猜你喜欢
投药药量靶标
纳米载体可缓解农药对靶标作物的负作用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两倍药量
“百灵”一号超音速大机动靶标
养鸡投药十注意
基于一致性学习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
纳米除草剂和靶标生物的相互作用
小型水池抗爆炸冲击极限药量分析
药量适中
家禽饮水投药应讲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