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020-07-26 14:21王一茹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汉语言文学

王一茹

摘 要:汉乐府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探究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运用查找文献、深入研究等方式,将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划分为揭示苦乐交织的真实生活、直抒爱恨情仇的民间情感、展现乐生恶死的朴素愿望的三个方面,并分析了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即故事结构完整曲折、记叙过程详略得当、大量选取生活镜头、着重人物形象刻画以及语言运用简洁朴实等五个方面,分析两汉乐府诗现实主义的风格与现实深远意义。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汉乐府诗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这些佳作记载着古代社会的现状,承载着古人的情感体验,如一颗闪烁着光辉的明星照耀着人世百态,映照着世间万象。我国古代诗歌作品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不同的诗歌题材都展现出诗人不同的视野与观点,在这其中,汉代的乐府诗歌占据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位置。因此,本文将以经典的汉代乐府诗歌为例,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通过对诗歌语言、内容、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释与鉴赏。

一、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分类

汉乐府诗歌作品具有极强的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其中收录了有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等多种内容诗歌,多为东汉的作品,最终整理成为《乐府诗集》。

(一)揭示苦乐交织的真实生活

汉乐府民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汉乐府诗集与以往诗词描写百姓生活不同的是,无论是历代散文、骈文、辞赋描写的都是整体的生活概况,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人,例如,我们熟知的《史记》只是记载了一些列传与方志,比如,游侠、医师这类下层人士的生活,但刻画并不细腻。又如,《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作品的开山之作,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在阅读《诗经》中的《国风》部分时,我们发现《国风》也是以百姓生活见闻为主要写作内容,但是它却很少反映社会下层的生活,对于生活之中的苦难与痛苦少有刻画,《诗经》更像是一幅人民群众的生活群像,而汉乐府诗集深入刻画底层人民生活,具体而艰深,读者读来更容易动容。两汉乐府诗的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得到充分反映,他们的苦与乐都得到深刻的揭示。

例如,《妇病行》這一篇就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诗人在《妇病行》中写道:“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因为疾病,妻子即将离开人间,她泪如雨下,拉着丈夫的手说道:这两三个孩子就托付给你了,知道他们会连累你,但是请你不要使我的孩子忍饥挨饿,孩子犯了错也千万不要打他们啊,我就要撒手人寰了,希望你还能记得我的话啊!”这种真切情感的流露非常让人感同身受,悲从中来。丈夫因为贫穷不得不去上街乞讨,不能不放弃对妻子的承诺,不得不看着孩子相继饿死家中,“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汉代乐府诗歌对底层贫苦百姓的描绘非常深切。其他作品,如《孤儿行》、《东门行》、《艳歌行》等诗歌,同样表现了这样的真实场景,作者对于这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贫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以恻隐之心申诉着下层贫民的不幸与悲哀。

(二)直抒爱恨情仇的民间情感

汉乐府诗歌表现男女间的情感更加直接、坦率。我们仍旧可以拿汉乐府诗集与《诗经》做一个对比阅读,诗经在对文字的处理依然是温和趋平的,情感是含蓄和内敛的,而《汉乐府诗集》的作品的情感则更为肆意与刚烈,作者无论是表现爱情、表现战争、表现政治还是倾诉乡愁,情感都更为浓烈。两汉乐府诗以叙事见长,但每一字的叙述皆渗透着浓浓的情感。

例如,体现了爱情忠贞的《上邪》一诗,诗语:“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短短的小诗却体现出诗人内心对爱情不可撼动的坚定勇气与信念,山峰不再有棱角,江水不会像往日那样流淌,冬天的惊雷,夏天的暴风雪,天和地连接在了一起,只有这样的情景出现的时候,作者才会与对方分离,我们从这五种怪诞的、不会出现的天象比喻感受到了那炙热的情感,如将要决堤的洪水,就要划破夜空的流星,情不自禁,心向往之。

这是诗人的热爱,同样,汉乐府诗人爱的深沉,恨的也决绝。诗人对于情感的表露没有一点隐瞒,在《有所思》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位敢爱敢恨的女子形象,“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等,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当女子发现对方有二心的时候,她没有一点犹豫,随即将对方送给自己的礼物摧毁并烧成灰烬,我们足以看出女子的坚定,“从今以往,勿复相思,想思与君绝!”女子的斩钉截铁,让我们看到了由爱到恨的决绝。可以看出汉乐府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解放,是对哀乐的畅快宣扬。

(三)展现乐生恶死的朴素愿望

在汉代乐府诗中,还有一类诗是体现诗人对生命无常、人生短促的嗟叹。世事无常,其实人生就像一阵风一样,我们来世间走一遭发生的事如真似幻,转瞬即逝。乐府诗人普遍报以一种悲悯的情绪。如《薤露》和《蒿里》这两首丧歌,“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时光易逝,草上的露水干了明天还有再有,而人的生命只有这一次,有去无还。而在《蒿里》一诗中,我们由读到“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这首诗是用有神论的观念看待人的死亡,写出了面对死亡时的痛苦心情,展现了古人乐生恶死的情感。正因为“恶死”,所以汉乐府诗人们也强调了人的“乐生”,诗人以虚幻的形式把乐生愿望寄托在与神灵的沟通上。”如《日出入》、《华烨烨》、铙歌《上陵》等佳作,这些作品或写人进入神仙乡国,或者写神仙降临到人世,诗人的人神统一化也是对生命永存的一种无限向往。

二、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汉乐府诗歌以其自然恳切的艺术风格、直白清新的叙事内容以及真纯质朴的思想主旨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社会环境与人民生活,以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推开了诗歌新风貌的大门,具体笔者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

(一)故事结构完整曲折,线索鲜明

乐府诗具有很高超的叙事艺术,作者叙述的故事情节结构具有完整性,但其中有曲折,有线索。例如,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作者的叙事就十分扣人心弦,诗中有两条线索,一实一虚,一明一暗,一条线索是刘兰芝与婆母、兄长的矛盾,另一条线索是兰芝、仲卿相互之间同情和理解日益加深的过程。这两条线在各自的时空中延伸,符合事理逻辑,兰芝被遣归,其兄长逼他嫁给太守,与此同时,焦仲卿与刘兰芝互相不忘,决定一同赴死。这两条线索结合在一起,让整个故事更立体,也更生动,情节跌宕起伏,但又呈现了十分完整的结构。

(二)记叙过程详略得当,繁简有法

两汉乐府诗依照详略得当的原则,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在创作实践中努力把叙事诗和抒情诗区别开来,比如,诗人在《十五从军征》一诗中,对复员老兵家园荒芜的景象渲染得非常到位,对老兵归家后的行动也有做了详细的叙述,却没有用专门文字抒发内心的悲哀,明显是以叙事为主。即言事尽,而言情不欲尽,读来韵味悠长,更显凄凉。

(三)大量选取生活镜头,现实主义

汉乐府诗歌是诗人的主观情感而发,正所谓“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人多选择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表现的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因此,作者选择的是身边的故事,是生活的镜头,及时摄入画面。例如,《陌上桑》一诗,作者就以春日采桑为背景,相和歌辞《艳歌行》则选取了女主人为他乡游子缝补衣服,引起丈夫猜忌的情节,这些场景既常见又富有情趣,我们可以联想到画面。又如,《十五从军征》写一个十五从军、八十始归的老人,千辛万苦回到家乡,却再无亲人。两汉乐府诗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深刻描绘了那些底层人民的悲惨境遇,极具现实主义精神。

(四)着重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各异

汉乐府诗人作对于人物的描写非常细腻且深厚,诗人通过语言的刻画、动作的刻画或服饰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生动展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例如,对美丽女子的描写,喜剧性的叙事诗《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秦罗敷十分美丽,“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的服饰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美艳高贵的气质,而后面对于“行者”、“少年”、“耕者”的表现,又以生动的侧面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形象,另众人感慨。我们可见诗人对于形象的描摹功力,从秦罗敷、刘兰芝到胡姬,从罗敷“夫婿”、侍郎到羽林郎,无论其为男为女,诗人都通过详细描写服饰仪仗来衬托他们的美丽或富贵,详写服饰而略写容貌,这一点是与《诗经》对人物描写有所不同的地方,即从形似转向了神似,诗人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个性化对话,善于利用环境或景物作衬托。

(五)语言运用简洁朴实,感人至深

汉乐府诗歌的语言真纯质朴,感人至深,诗人的语言通常没有过分华丽的辞藻,而是朴素情感的自然流露,读来印象深刻。同时,在诗歌的语言形式上,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型即杂言体和五言体,其中以的五言体诗居多。在五言诗《十五从军征》这一首诗中,诗人用最真实、最恳切的文字描绘了退役归来的老兵回到家乡时的景象。“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老兵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什么?也许是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亲人,也许是熟悉的物品,也许是老父老母的疼爱的眼神,可是实际的景象是一片荒芜,动物的乱飞、杂草的从生,一位头发花白的耄耋老人在这破败的景象中不知会想些什么,他不知应去哪里,风尘仆仆,孑然一身的老人让我们为之心痛。诗人摒弃了更多华美的辞藻,用最朴实的词语表现了最诚挚的情感,深厚的感情让我们感同身受。

综上所述,我国汉代的乐府诗集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风格,传承了《诗经》现实主义的风格,又不乏浪漫主义的美妙情愫,叙事生动完整,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的生活状况,用犀利的语言表现了爱憎情仇,铺陈了柴米油盐的生存写照。

参考文献:

[1]袁丁.汉代诗歌生成与赋体关系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12):22-26.

[2]谢丹.论陆机对汉代乐府诗的继承与发展[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06):27-31.

[3]付東博.汉代乐府诗戏剧性对后世戏剧文学的影响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1):49-50.

[4]董名杰.压抑与抗争:汉代乐府诗的女性形象建构[J].绥化学院学报,2017,37(08):46-48.

猜你喜欢
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汉语言文学
浅论李安电影中民族文化的表现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创新是艺术的长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