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宁静
2020年3月发布的BCI指数显示融资指数得到大幅改善,这与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相吻合,是一系列货币政策累积效应的结果。2020年初期由于受到疫情的大规模影响,央行实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资金面整体宽松,市场利率逐级走低。但实际上这些举措并未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局面。银行自身的内控与风控体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信用贷的取得。而商业信用作为一种短期外部融资手段,在企业通过金融体系融资困难时,能有效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对于企业而言,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代表了企业所特有的形象,是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必须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不仅要承担好对于员工的责任,还要履行好对于社会的义务。企业文化中包含的责任要素——责任文化,会对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和员工产生指导功能。
因此,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以我国2013-2017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OLS模型回归分析实证考察企业责任文化对商业信用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责任文化对员工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企业大力倡导责任的履行时,员工会认为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勤勉认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而形成职业道德影响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整体的文化氛围,构成企业内部优良的员工文化;另一方面,企业责任文化也会促使企业所有者和管理层责任意识的提高,不仅会促使他们承担好相应的责任、履行义务,也能推动他们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贡献公司的一份力量。
企业责任文化在影响所有者、管理者、员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对企业内部生成的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影响。因为会计信息的生成是企业内部一系列处于企业文化引导与约束下的人员和过程作用的结果,会计人员则是会计信息制造过程中最为主观的构成要素。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社会意识与会计职业道德所规定的一系列优良品质,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充分性与可靠性,从而有效地防止盈余操纵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积极的企业责任文化可以影响员工的主观意识,从而改变其思想和行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会计核心价值观,提高职业道德观念,同时,企业责任文化也能从侧面树立无形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不仅减少员工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风险行为,还能推动其社会责任感的增加,进而提高内部控制效率,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又与商业信用有一定的联系。一方面,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有效缓解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作为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之一,供应商决定是否向下游企业提供赊销行为等商业决策依赖于其从下游企业获得的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以便自身对下游企业的发展潜力进行初步评估。供应商为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向企业赊销商品缓解企业资金不足,而商业信用到期能否及时偿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和成长机会,因此,企业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和准确且及时地披露优良盈利状况相关的信息,会向供应商传递利好信号,有利于供应商做出赊销决定。另一方面,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提升企业在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地位,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信誉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市场地位越高,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认可度使得他们越有可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资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银行更倾向于向质量高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企业往往能得到更多的信贷资金,进而也向供应商传递一种隐形信号:企业能及时偿还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商业信用的到期收回是具有较大的保证的。
由此可见,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出发,同时基于企业责任文化的信号传递作用,可以合理假设企业责任文化与商业信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通过采用OLS模型实证检验企业责任文化对商业信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责任文化能有效促进企业商业信用的获得,这对本文的假设予以佐证。同时,本文采用商业信用的替代性变量与倾向得分匹配法重新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结果与主回归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本文的结论具备稳健性。
进一步地考虑到国有企业的企业定位和文化建设可能与非国有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以及企业经营状况的不同也可能会影响供应商提供商业信用的意愿与企业获得商业信用的高低,本文还依据产权性质与经营状况对样本进行分组,探讨不同产权性质以及不同经营状况环境的企业中,企业责任文化对商业信用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企业责任文化对商业信用的正向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比在国有企业中效果更显著;并且当企业经营状况较好时,良好的企业责任文化会提高供应商的信任度,进一步促进企业商业信用的获得。
此外,诸多学者研究表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存在替代效应。为检验这一结论,本文基于法制化指数进行分组回归,研究法律制度环境差异下企业责任文化对商业信用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法律制度环境会影响企业的文化氛围,且当法律制度环境较差时,法律的颁布与执行力度不高,对于商业合同的保证效用不及法律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此时非正式制度——企业责任文化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即正式制度(法律制度环境)与非正式制度(企业责任文化)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當法制化程度较低时,企业责任文化对企业商业信用获得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
综上,企业商业信用的获得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既有正式制度的直接约束,也有非正式制度的无形影响。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样本公司2013-2017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企业责任文化对商业信用的影响。同时,基于产权性质、经营状况、法律制度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在不同环境下企业责任文化与商业信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拥有良好的企业责任文化的企业能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非国有企业的企业责任文化对商业信用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当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好时,企业责任文化可以促使企业从供应商处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同时,企业责任文化与法律制度环境在影响商业信用方面存在替代作用。
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区别于已有的对于商业信用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从企业责任文化这一非正式制度视角出发去研究商业信用,这不仅补充了当前企业商业信用的获得只关注企业组织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缺陷,丰富了商业信用领域的文献,也为商业信用的有效资源配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其次,本文所研究的企业文化是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侧重指企业对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文化,从而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丰富了企业文化与公司组织行为决策领域的文献。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企业为获得商业信用的增加,不仅要重视显性资产的积累,同时还要注重企业文化等隐形资产的积累。此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除了承担对于员工应尽的责任外,更应该重视社会责任的承担,如环保责任、慈善责任等,使企业对外树立一个更富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公司形象,这对于企业商业信用的获得会产生更加显著的效应。并且,法制部门应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商业活动,促进商品流通经济市场的良性发展。通过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交互融合与互补,引导信用环境的功能完善与协调统一,最终促进商业信用市场的成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