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新观念

2020-07-26 14:25王志学
考试周刊 2020年64期
关键词:新观念新课程小学语文

王志学

摘 要:课程是实现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属基础学科,语文课程改革旨在改变单一课程结构,打破学科体系相对封闭的现状,以真正的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位。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课程观念充分地认识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了学生的发展性和主导性,文章具体就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新观念进行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新观念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国家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新课程实施。为配合新课程的实施,需要相对应的课程新观念与之配套,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旧观念之不足

传统语文课程旧观念下,课程结构单一、封闭,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和科学进步脱离,容易导致学生与现实社会的脱轨。而在教学方面,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教学,学生死记硬背的现状突出。同时在教学评价方面突出强调学习成绩。这些旧观念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下面具体就旧观念及其不足进行介绍。

(一)过于提倡课堂秩序

传统课程观念中,强调课堂秩序。老师在授课前就已经设计和安排好课程的步骤、流程,学生在课堂中严格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老师在教学中则过度的关心学生是否对老师做出反应等,课堂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学生需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人云亦云”,学生学习丧失灵活性和自主性,语文学习往往只是学生聆听和纪录的过程,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

(二)学科之间相互独立

每门课程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课程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是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基础。而在传统课程观念下,小学教育的各门学科之间相对独立。小学教学中,各学科教学缺乏合作、开放的观念,各类老师教学中仅仅是注重学科内部的教学,缺乏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各科老师之前的交流和沟通也较少。“各自为政”,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内容过于封闭和狭窄,不能与其他学科之间实现融会贯通,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实上,无论从内容还是思维方式而言,小学语文与社会文化、思想品德等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且小学语文的学习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流。

(三)缺乏与学生的互动

传统教学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师生互动缺乏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理念。师生互动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一种有效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教学方式定义为互动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互动对象片面,为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老师喜欢提问优生、忽视差生;第二是互动内容浅显,互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和探索,老师为了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确保课堂能够顺利进行,师生互动往往流于表面,提问的问题过于浅显,互动中学生并未进行思考和探究。

(四)重视结果,忽略过程

小学语文学习应该是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习惯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传统语文教学中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老师死教学、学生死学习,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学生学习一味地照本宣科,不知道独立的思考,进而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得不到提升。在学生评价方面往往以学生练习的正确率和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评价过程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对学生的动态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观念

新课改其旨在于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和优化课程结构,密切课程内容与时代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体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就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各科学习的基础,语文学习为其他学科学习打下基础。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指的是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中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新课程下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学习目标的综合性,新课程将过去的分年级目标转变为分学段设计目标,整体的考量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学目标,综合的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第二是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新课程下强调的是学生知识、观念、情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第三是综合性学习,新课程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学习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强调在思考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第四是学科融合,充分的尊重语文学科的主体地位,在承认各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促进各学科的相互渗透,语文与数学、自然、英语、思想品德等学科进行融合,以培养文理兼通、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二)合作学习观念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学习和教学方式的限制,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组织的一种突破,合作学习指的是以小组形式为基础开展的学习和教学模式,小组成员之间具有明确的分工,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共同合作、探究,完成教學目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式学习,老师是合作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互助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三)学生主体观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主体观,教师将“教本位”转变为“学本位”,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学生主体观下,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并不是漠视老师,任由学生率性学习。学生主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二是对于学生充分的机会参与评价,每个人因天赋、生长环境的不同,个人的能力和性格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语文教学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展现自己的思维,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游离于主体学习之外。合作学习同时强调老师的引导作用,老师要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猜你喜欢
新观念新课程小学语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企业财务管理新观念 开拓财务管理新思路
解放思想与全面深化改革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