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强 杜岳华
摘 要:核能与核技术的研究和利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产生的电离辐射影响也对人类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其他生物机体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开展核能与核技术利用的单位,必须对辐射安全问题和放射性污染防治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条例进行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确保核技术利用的发展、核安全文化的建设、环境保护与人员健康安全和谐统一。
关键词:核技术;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TL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22-0187-02
Abstract: The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nuclear energy and nuclear technology have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have also had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on human beings and other living organisms in the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Institutions that carry out the use of nuclear energy and nuclear technology mus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radiation safety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adioactive polluti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rad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hall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 regulations to ensure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tilization of nuclear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nuclear safety cul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ersonnel health and safety.
Keywords: nuclear technology; unit rad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人类对核能与核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已经历经了125年,我国对核能与核技术的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核能与核技术已经在国防、医疗、能源、工业、农业、科研和教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对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利用核技术造福人类,又能保护辐射从业人员及周围的公众免受或少受电离辐射的影响,将损害降到可实现的最低程度,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条例对核能与核技术利用进行管理和约束,2003年通过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从放射性污染防治和环境安全的角度对核与辐射开展的安全性提出了要求,对国内核与辐射安全统一监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从法律的角度保障核安全,预防与应对核事故,安全利用核能与核技术,保护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2009年9月4日国务院令第449号公布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并于2014年7月29日修改,进一步加强了对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安全应用的监督管理,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依照条例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同时还有2006年1月18日环保总局令第31号公布,2017年12月20日第二次修订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以及2011年4月18日环保部令第18号发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共同监督和约束了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单位关于许可证的申请、工作场所安全与防护、人员安全与防护、进出口及转让、转移活动的审批和备案、废旧放射源与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管理、监督管理与监督检查、应急报告与处理、豁免管理等详细的规定,阐明了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单位的工作程序、实施细则及法律责任。
核技术利用在生活中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比如医疗领域,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加之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日常体检也必然会接触到医疗照射。再比如为了食品的保鲜灭菌,辐照加工的应用也更为广泛,不仅仅是方便面的蔬菜料包了。工业应用上,加工铸造类的企业大多数会用到X射线无损检测或荧光分析类的设备,全部都属于辐射安全许可证的持证单位,那么,作为这些持证单位的环保管理人员,或者辐射相关的管理人员,在核技术利用监督管理的角色中,就起到了极为日常、极为细致、极为关键的作用。
原陕西省环境保护厅于2018年发布了关于陕西省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项目表,以核技术利用各行业法律法规结合具体管理条款的方式,清晰明了的展示了如何條理化的进行辐射安全管理,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有哪些具体的措施,从实际应用的层面增强了核技术利用单位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手法意识,并且对管理工作的实际展开给予了较为明确的指引。下面对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进行简要的论述。
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展开:核技术利用单位基本情况、辐射安全管理及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1)核技术利用单位基本情况最为关键的是明确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单位的法律责任和被许可的种类与范围。法人是第一责任人,对辐射安全管理承担全部责任,在单位内组建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对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许可的可从事的工作种类和范围进行严格的管理,严禁超范围违规工作。
(2)辐射安全管理。主要从人员管理、机构建设、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应急管理四个方面对辐射安全进行整体的把控。
人员管理分为三类:
a.决策层最为重要,需要制定年度辐射安全目标、年初辐射安全工作计划及年终辐射安全工作总结,并指定决策层级别的负责人负责日常辐射安全管理,同时指定辐射安全管理部门,明确岗位职责与辐射安全职责,提供人力和物资保障。
b.辐射防护负责人为辐射安全管理的主要执行者,应
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单位职工尤其是辐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宣贯,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辐射防护负责人应制定辐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岗位的辐射安全职责并进行日常监督,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分类建立辐射安全档案。
c.辐射工作人员是直接参与辐射工作的操作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人员群体,首先要了解自身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了解安全职责、安全制度与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准确和有效的在第一时间实施应急预案。辐射工作人员应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通过考核后执证上岗,同时应满足职业健康检查的要求,身体状况可参与辐射类工作。
机构建设是以决策层为首,辐射防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成立辐射安全管理的管理团队,全面负责单位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筹备、运行和管理。并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制定与单位核技术利用活动相适应的制度,使辐射安全管理范围内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制度应至少包含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及时进行相关信息的申报、确认和修改;对本单位已许可项目的具体管理措施;制定与实际工作相符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能够准确的指导辐射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对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及职业健康进行持续的管理和监控,关注异常;维护与维修单位辐射工作场所的防护设施,保证各类警示标识、警示装置的正常运行,以及定期自我开展的辐射环境监测,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提高对工作场所辐射环境的关注度,确保辐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以及对周围公众无影响。
应急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而且辐射影响无声无形无色无味,对人体的伤害可能巨大甚至威胁生命。应急预案应结合单位的实际,确保可以有效执行,需要对可能发生的辐射影响进行危害程度的分析,组建以辐射安全管理小组为主体的应急指挥机构,对相关人员进行宣贯、培训和演练,确保在发生万一的时候,能够准确及时的响应,还需要制定简洁明了的应急上报流程及处理程序,联系方式及联系人,至少应明确到省级主管部门及省级医疗救援机构。应急流程需张贴于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
(3)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在明确了单位被许可开展项目情况,确定了辐射安全管理的人员、制度及完善了应急措施之后,针对不同的核技术利用工作与场所,都应配备必不可少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核技术利用大致分为医疗类、工业测井类、工业探伤类、货物/车辆辐射检查系统、核仪器仪表类。每个类别都有详细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总体来说,辐射安全防护措施的项目和要求也有共通之处。
a.核技术利用项目的辐射工作场所的布局应合理,尽
量避开人流密集区,应进行严格的区域划分,并且有明显的标识或引导线、警戒线,工作区域的各个方向设置醒目的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识,配备警示灯及声音警报,防止非辐射工作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入辐射工作场所。
b.辐射工作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保证密闭空间的换气次数,防止臭氧的影响。
c.辐射工作场所墙壁及门的屏蔽厚度应符合要求,辐
射环境监测的结果应满足各类应用对应的标准限值,防护门与辐射设备应设置门机连锁,避免设备在防护门未关闭的状态下启动,必要时还应设置门灯连锁,保证警示的同步启停。
d.辐射工作场所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个人剂量计的佩戴、铅衣、铅帽、铅护颈、铅手套等铅防护用品的配备、实时可读数式的个人剂量报警仪以及适用的辐射环境监测仪器等,对辐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最大程度的保护。
e.核技术利用产生的放射性危险废物,不得随意丢弃填埋或私自处理,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收储和处置。
参考文献:
[1]张敏,邓力.浅谈放射源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8(31):189-190.
[2]陈琛祥,湛昆,王瑞军,等.核电厂的放射源管理标准化模式探討[J].科技视界,2018(03):192-194.
[3]阎玉奎,邓纪琴,张文宇.放射源安全管理现状与建议[J].中国辐射卫生,2017(02):75-76.
[4]赵永生,丁泮,于安雁,等.海南核电工程现场放射源及射线探伤管理监督模式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6(3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