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银 李滟浩 王燕 成远登 徐秀洁 史朝锋
摘 要:建筑業发展产生的建筑垃圾使得再生混凝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我国不少地区材料面临冻融循环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国内外再生混凝土冻融循环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冻融循环;再生混凝土;试验研究;抗冻性能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22-0052-02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waste produ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kes the recycled concrete have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Many areas in China are facing the problem of freeze-thaw cycle.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freeze-thaw cycle of recycled concret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ents to be further studied.
Keywords: freeze thaw cycle; recycled concrete; experimental study; frost resistance
1 概述
我国拥有“基建狂魔”称号的同时每年产生约1亿t建筑垃圾,并以约8%的年增长率逐渐上升[1]。大量建筑垃圾不仅挤占了城市空间、污染空气,同时碱性废弃混凝土严重破坏了土壤,对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已迫在眉睫。总的来讲,在综合考虑加工处理难度、能源消耗等因素下,做为再生粗集料投入使用是最经济合理的选择。
2 再生混凝土试验依据
再生混凝土再生过程需经历破碎、筛分、浸泡(可选择性进行)、拌合、振捣、养生,其中破碎、筛分以及浸泡过程将对再生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十分直接的影响,目前开展再生混凝土试验的主要参考规范主要包括:
(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
(2)《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2010)
(3)《建筑用砂》(GB/T14684)
(4)《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GB/T17431.2-2010)
(5)《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
其中,由废弃混凝土制得的再生集料性能试验主要依据《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2010)进行,冻融循环试验主要依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进行,其他内容试验与普通混凝土操作相同。
《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中对再生粗集料进行了相应分类,并对每种类别对应的规格及众多参数都做出了相应规定,在使用过程中均需满足规范规定。
3 试件抗冻性
3.1 立方体试件抗冻性研究
熊晓强[2]采用不同品质骨料制作再生混凝土,开展再生保温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高品质骨料比低品质骨料再生混凝土抗冻性略高,骨料掺量的增加使抗冻性下降、稳定性提高。
乔宏霞,彭宽等[3]开展了废旧瓷砖作为再生集料生产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试验表明,试件的动弹性模量和抗冻性随冻融次数增多而下降,质量损失率先增加后减少,替代率20%对应的抗冻性最好。
肖前慧,曹志远等[4]开展了冻融循环、硫酸盐侵蚀双重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性能劣化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5%Na2SO4溶液中抗冻性能表现最差。
刘全升[5]通过对再生骨料进行不同处理后进行抗冻性试验,结果表明包浆处理可较好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整形处理效果次之,饱水处理效果最差。
秦拥军,刘珂等[6]对掺锂渣的再生混凝土开展了冻融循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掺入锂渣可以有效提高其的抗冻性能,随着锂渣掺量的增加,抗冻性先增强后减弱,最佳掺量为20%,并拟合了锂渣掺量、再生骨料替代率在冻融循环后的抗压强度劣化方程。
王晨霞,刘路等[7]研究表明冻融循环后超声波比动弹性模量法损伤测试更敏感。
3.2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研究
陈春,徐丹等[8]分别采用10%、30%以及50%替代率用废弃混凝土骨料替换天然粗骨料拌制再生透水混凝土,制作试件开展透水性、强度和耐久性研究,通过试验找到再生透水混凝土10%、30%和50%替代率对应的最优水灰比分别为0.4/0.40和0.45;试验表明再生骨料含量的增加将使得透水混凝土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耐久性下降,但使透水性增强。
尹志刚等[9]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开展再生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和设计空隙率对强度影响最大,增强剂和微硅粉影响次之。同时,尹志刚等[10]还通过试验建立了抗压强度、透水系数等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回归方程。
3.3 其他研究
乔宏霞等[11]设计不同陶瓷粉取代率再生混凝土试验,并基于Palmgren理论建立其空隙度与渗透率关系图,并对各组试件剩余寿命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陶瓷粉20%替代率对应的混凝土空隙率和渗透度最小、抗冻性能最好。
安新正,牛薇等[12]对掺砖粒以及粉煤灰的再生混凝土开展了冻融循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没有掺入粉煤灰时,30%及以下的掺砖粒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影响很小,超过50%时抗冻性能下降显著,30%和50%砖粒掺量对应最佳粉煤灰取代率为15%和10%。
Sallehani等[13]采用化學方法对再生集料进行处理后制备再生混凝土,在开展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高品质集料能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但再生集料化学处理具有较高成本。
Gokce等[14]在开展了系列再生混凝土的冻融试验后发现,再生混凝土动弹性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显著下降,且再生骨料用量越多越明显。
4 构件抗冻性
曹芙波,卢志明等[15]制作了系列梁式试件,对冻融循环下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开展研究,基于ABAQUS建立冻融损伤模型,研究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构件极限荷载逐步降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钢筋锚固长度能有效增大试件极限粘结荷载。
王晨霞,罗菲等[16]采用再生混凝土制作中心拉拔试件,开展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以探索不同影响因素对钢筋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ANSY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进行校验比对,试验结果保护层厚度对其粘结性能影响最大,研究还建立了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5 总结
(1)再生混凝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需根据再生集料性能确定最佳替代率、水灰比、外加剂等参数后使用。
(2)在加入粉煤灰、陶粒等掺合料能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3)再生混凝土梁、柱、板相关抗冻性试验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陈自豪,元成方.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研究进展[J].混凝土,2019,5(355):20-27.
[2]熊晓强.骨料添加对再生保温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分析[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9,6:61-64.
[3]乔宏霞,等.废旧陶瓷骨料再生混凝土抗冻融循环性能及可靠性分析[J].功能材料,2019,7(50):07139-07145.
[4]肖前慧,曹志远,等.冻融与硫酸盐侵蚀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劣化规律[J].硅酸盐通报,2020,39(2):352-358.
[5]刘全升.冻融循环作用下再生骨料处理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0(3):456-459.
[6]秦拥军,刘珂,等.冻融循环下掺锂渣再生混凝土损伤试验[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19):262-267.
[7]王晨霞,刘路,等.冻融循环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8.0542.
[8]陈春,徐丹,等.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9):95-100.
[9]尹志刚,等.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17(4):21-27.
[10]尹志刚,等.基于孔结构特征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试验[J].硅酸盐通报,2020,39(3):756-762.
[11]乔宏霞,等.陶瓷粉再生混凝土冻融破坏可靠性分析[J].材料导报,2020,34(5):10035-10040.
[12]安新正,牛薇,等.砖粒及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18(14):237-240.
[13]GOKCE A,NAGATAKI S,SAEKI T,et al.Freezing and thawing resistance of air-entrained concrete incorporating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the role of air content in demolished concrete[J].Cementand Concrete Research,2004,34(5):799-806.
[14]SALLEHANI,MAHYUDDINR.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treated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RCA) for structura lapplications[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3(44):464-476.
[15]曹芙波,卢志明,等.冻融循环后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性能梁式试验有限元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6):1099-1110.
[16]王晨霞,罗菲,等.冻融循环后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及本构关系[J].建筑结构学报,2018.0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