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0)
在骨科教学过程中包括了髋关节置换术与膝关节置换术等知识[1],相应地要求学生能够对骨牵引患者进行正确护理,掌握轴线翻身技术等知识[2],骨科临床带教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系统性,需要考虑多个层面的内容,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取得比普通传统教学中简单的文字描述与图片展示更加立体化的教学效果,可增加教学的简单化与直观性,有利于丰富记忆过程。下文研究了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骨科临床带教中翻转课堂运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收的临床实习大专生及本科护理实习生200人。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人,分别安排在骨一区与骨二区,骨一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代教模式,骨二区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组中有男学生56人,女学生44人,学生年龄分布在17-26岁,平均年龄是(21.6±1.8)岁;对照组中有男学生48人,女学生52人,学生年龄分布在19-25岁,平均年龄是(22.6±1.6)岁。在性别、年龄与学习成绩上两组试验对象满足P>0.05的差异条件,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实习教授方式,教师对实习生讲授骨科临床教学基本知识与实践案例,促进实习生对骨科护理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对实习生进行护理工作技能演练并进行实践指导。
实验组实习生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做足充分准备,教师对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各个教学环节与教学方式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教学视频,并安排相应的护理操作方式,鼓励学生在视频学习的同时能够同步进行一定的护理操作方式。
对实习生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课前制作教学视频,涵盖骨科临床教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不同类型骨科常见疾病类型、骨折线角度分型、骨折线位置分型、Garden分型及其相应的护理知识等,以动态化视频的方式对实习生进行展示,促进实习生对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在完成视频的制作完成之后,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辅助学生的思考与记忆。包括临床上股骨颈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其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股骨颈骨折主要采用哪几种分类方式,对临床具有哪些指导意义,应当采用哪些常见的手术方式,应当对此如何选择,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股骨头教学与骨牵引患者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护理中,促进学生最终能够形成关于各种解剖知识的整体而客观的认识体系。
从对骨牵引患者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护理及轴线翻身技术的掌握情况对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分,分为0-100分,学生分值越高,学习效果越好。评价两组学生的实习满意度。
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教学方式之后,对骨牵引患者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护理及轴线翻身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实验组骨牵引护理(94.13±1.54)分,髋关节置换术护理(94.27±2.15)分,轴线翻身技术(93.97±2.68)分。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临床症状评分对比(x±s,分)
对照组学生中,非常满意具有76人,一般满意具有14人,不满意具有10人,满意率是90%;实验组学生中非常满意具有80人,一般满意具有19人,不满意具有1人,满意率是99%。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2 在治疗有效率方面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n(%))
翻转教学方式的出现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突破,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4]。在互联网平台上具有各种海量的教学知识与视频,对教师课程的丰富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对海量教学资源的提取与总结,教师对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各个教学环节与教学方式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教学视频,并安排相应的护理操作方式,制作骨牵引患者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与轴线翻身技术以及股骨折患者中制作解剖方面的视频[5]。
本文选取了我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收的临床实习生200人,分别采用不同的带教模式,实验组骨牵引护理(94.13±1.54)分,髋关节置换术护理(94.27±2.15)分,轴线翻身技术(93.97±2.68)分,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学生满意率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骨科临床带教中,能够促进学生充分掌握骨牵引患者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护理及轴线翻身技术等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实习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