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文
颅脑外伤较为常见,严重时,会造成患者死亡。颅脑外伤的死亡率高、发生率高以及致残率高,同时,颅脑外伤起病急,病情危重,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患者病症的特殊性和患者家属的高期待,在此阶段,很容易出现医疗纠纷。
然而,绝大多数颅脑外伤医治过程中的纠纷是可以避免的。加强医生与颅脑外伤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不仅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同时也能促进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与医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对提高整体的医疗质量、为颅脑外伤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与护理服务有着积极的作用。
主管医师、主管护师是医患关系的主要沟通人员。他们应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沟通方式,为患者与患者家属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同时,医院要建立沟通机制,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医疗制度、操作规范,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及时、有效,从根本上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此外,良好医患关系是促进医院发展的基础,医护人员要从本质上革新理念,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充分发挥患者的医疗主体地位。
多数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较为危重。因此,颅脑外伤的临床诊疗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伤残或死亡。家属很难接受现状是一种正常行为。因此,医护人员要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患者与患者家属心中的痛苦,争取医患双方达成共识,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加强入院宣教、辅助检查等工作,尤其是手术前期与手术后期的沟通。护理人员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谈话时要认真负责,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目的、风险、费用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同时,在医患沟通环节中,护理人员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话术,向患者家属说明患者的真实情况,有效降低患者家属对治疗的预期值,改善医患关系。
清晰的话语有助于提高患者或患者家属对沟通内容的理解,护理人员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的医学名词,应将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理解放在第一位,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让对方接纳并理解自身所传达的信息。同时,医护人员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充分感受对方的情绪波动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因此,在醫患沟通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加强沟通的有效性。首先,应减少祈使句的使用,多采用商讨句。即便是吩咐性的语言,也要在语句前加上请字。其次,加强肯定句的应用,尽量少用否定句。面对不利于治疗的情况,医生可采取委婉的方式进行劝阻。再者,减少无主句的使用。比如“把病例给我看一下”等。最后,加强对敬语的使用。比如张先生、王女士等。
尊重患者的自决权与知情权是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科学手段。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且较为危重。因此,医师要将外伤性质、病情发展程度、所拟定的多种治疗方案以及可能出现的后遗症与并发症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同时,医师要为患者提供多种治疗方案,并为其分析每个方案的优势与劣势,让患者或其家属根据病情自主选择治疗手段。
医师在与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沟通的过程中,要重视沟通的技巧,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加强大众化语言,让患者对病症有深入的了解。医护人员要善于运用比喻手法,保证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能听懂医师所表达的意思。同时,医护人员还要加强非语言的沟通,如加强表情、目光或仪表等方面交流的有效性,建立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沟通桥梁。
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师要根据自身所掌握的医学理论,为患者全面地介绍疾病发生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充分预见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等,并提前告知患者,加强患者对医师的信任,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
大多数的颅脑外伤后纠纷是可以防止和掌控的,只有相互理解,才能让医患关系保持和谐的发展态势,避免医疗纠纷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