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信
“航天十八勇士”
戚发轫1933年出生在辽宁复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已是高中生的戚发轫,一心要为保家卫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前线去不成,他就在后方参加了抬伤员的队伍。那些被美国飞机炸得血肉模糊的年轻战士,让他的心灵深受震撼。也正是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使他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他要为祖国造飞机,让谁也不敢欺负祖国!所以,高中毕业填志愿时,他一口气把三个志愿全都填了清华大学航空系(此系后改为北京航空学院)。
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戚发轫没能去造飞机,而是穿上军装,当了一名导弹技术兵。虽然有点遗憾,但他还是服从分配,并很快成为一名技术过硬的骨干。部队本打算送他出国深造,但因为他报的“导弹火箭总体设计”专业,涉及到“国家机密”,未获批准。也由此,他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由新中国自己培养起来的优秀工程师。
正当戚发轫打算在火箭研制的天地大干一番时, 1968年2月,专门负责卫星研制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聂荣臻元帅亲自批准把戚发轫和另外17人调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戚发轫成为中国自行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航天十八勇士”之一。35岁这年,戚发轫亲手为祖国造了一颗卫星挂上星空。
1970年4月24日,诞生于艰难之时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苍茫大漠中的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地飞上了浩瀚太空。戚发轫回忆说:“1970年4月24日,那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时候,‘打上去了,入轨了,听到乐曲了,那些声音至今还在耳边。那一年,我37岁。”
“神舟”飞船的“幕后舵手”
在1 9 9 9年“神舟一号”飞船升空后,国外的一个媒体曾将这艘船比喻为“上帝之舟”。在千千万万个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的建造者中,戚发轫,无疑是站立在船头的驾舟人。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到飞船首飞,不过短短7年多的时间。回首这7年,戚发轫有着太多的感慨。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中國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启动。这一年,因为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而刚刚卸下“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总设计师的担子,年已59岁的戚发轫,又走马上任飞船总设计师之职。
1998年,用4年时间建设的航天城——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在北京西北郊的一片农田里拔地而起,已经组装起来的4艘供地面试验用的初样飞船已在里面同时展开测试。
这年11月中旬,接连3天,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等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航天城,并分别做出了重要指示。在巨大的鞭策与鼓舞下,戚发轫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1999年下半年,戚发轫率队远赴酒泉发射场,进行试验飞船合练准备。11月20日凌晨6点30分,新型火箭“长征二号F”托举着“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直上九霄。在太空飞行21个小时后,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在内蒙古中部草原。多年来一直秘而不宣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通过此次飞天壮举,一下震惊了国内外。
许多“第一”都让他赶上了
没有刻意的追求,中国航天史上更是共和国的历史上,许多的“第一”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戚发轫的生命中:第一发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都让他给赶上了。
自1968年开始跨入研制卫星的行列,戚发轫不仅亲自参加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而且主持过“东方红二号”“风云二号”“东方红三号”等6种卫星的研制,还亲自组织了十余次卫星发射任务。
多年的卫星研制工作,使他与卫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亲眼看着我国的通信卫星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使其诞生、发展继而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岁月如梭,转眼戚发轫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他将自己半个多世纪光辉的航天生涯归结为三件事:“我的一生可能有三件事儿吧,一个是我所参加的导弹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另一个就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再一个就是中国第一个航天员上天,也就是神舟五号,应该说这三件工作在我一生当中是非常难忘的。”(来源:《科技信息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