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季:让中国的星辰闪耀太空

2020-07-24 16:11朱晴五宣
晚晴 2020年5期
关键词: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航天事业

朱晴 五宣

航天,原本并不是最初的梦想

1949年10月,正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硕士的王希季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喜不自禁,毅然放弃了美国政府为留住中国留学生给予的优厚待遇,几经艰苦辗转,于1950年初春回到祖国怀抱。

他计划着回国创业,“建立大电厂,解决中国工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然而王希季的“电厂梦”没有实现,国家的需要把他的目光從大海指向天空。

改变他命运的,是在红旗漫卷的大洋彼岸,一个震惊世界的大计划。

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人类第一颗卫星送上了天,轰动整个世界。1958年,毛主席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不久,王希季被调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五0八所),担任探空火箭的技术负责人。王希季的飞天之梦就从这里开始了。

没技术,没资料,没外援,只有人!

当王希季被调至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技术负责人主管运载火箭研究工作时,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的他只有37岁。那时他既不具备火箭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未掌握相关的技术资料,面对的又是一支技术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1岁,根本就没见识过火箭“庐山真面目”的年轻队伍。

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也没有现实的把握可言,凭借着开创祖国航天事业的豪迈激情和勇于探索的蓬勃朝气,他和技术副院长杨南生带领大家边学边干,义无返顾地开始了废寝忘食的大胆尝试。

“只有人,其他的什么也没有。”王希季摆摆左手,一字一顿。

那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困难的年代,吃着跟稀饭差不多的烂糊面,他们靠“土办法”摸石头过河。从最容易的探空火箭开始,先克服气动力阻力飞起来,再上到空间去。

哪有什么电脑?算盘、计算尺、手摇计算器,完成了全部的计算任务。一屋子都是手摇计算器,计算用的稿纸堆得比桌子高,24小时三班倒,一个月左右,才算出一条弹道来。

火箭发射场有多简陋?只有个发射架,指挥所靠沙包堆成,火箭推进剂用打气筒打进去,发电机跟部队临时借,天线靠人拉着转……

——这都可以?

——这都可以!

越挫越勇越辉煌

1960年2月19日,王希季的团队终于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液体推进剂现代化T-7M探空火箭。

44岁那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顺利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天。

54岁那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顺利升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82岁那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器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飞船技术的国家。

……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航天事业完成了从无到有再到强的奇迹蜕变,王希季也早已从火箭的“门外汉”成为航天界泰斗。

中国1 8种探空火箭中,有12种是由王希季担任型号负责人研制出来的。在从零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中,王希季无疑是一位卓然有功的拓荒者。

没上花名册的功臣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王希季早已与太空结下不解之缘。“心星相印”的他魂牵梦绕的始终是无垠的宇宙。他貌似平凡,在茫茫人海中,谁也不会知道他就是名震寰宇的中国“航天巨星”,谁也不会知道他曾隐姓埋名、卧薪尝胆数十载。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与“东方红一号”和“长征一号”一起出现的主要研制者名字中都没有王希季,似乎他与这个在中国航天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的成功毫无关系。

“王希季”这个名字,若不是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国家表彰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专家,恐怕许多人都会感到陌生。

如今,闲暇之时,王希季总爱遥望深邃的星空,盘算自己将还要在苍穹再挂几颗星。

对浩瀚的宇宙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里记载着他的奋斗与艰辛,寄托着他的希望与梦想。(来源:新华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猜你喜欢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航天事业
我国人造卫星工程的开拓者之一——闵桂荣
东方红一号卫星飞天记
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航天事业发展新跨越
如此文章应该摘得更详细些
“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运行吗?
绝境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助燃剂”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数字奥秘
从组织发展战略分析航天科技人才培养策略
例析人造卫星的圆周运动及变轨问题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