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洲
一天夜里9点多,“感恩”给我传了一张见报用的图片,随后,手机屏幕上又多出一行字:“以后我不能再给你传稿子了。”
“疫情对单位影响很大,单位开始裁人,我也在内。”她语气平静,像在说别人的事。 被单位裁掉的人,居然还能把手头工作负责到底,让我敬意油然而生。
这不是“感恩”第一次感动我。去年7月的一天,天降大雨。中午,编辑突然急需她单位稿件的配图。我试着微了她,并没抱多大希望。
她秒回,让我等等,下午4点,图片传过来了。她告诉我,单位没有我需要的图片,她打车去了图书馆,在一张20世纪50年代的旧报纸上找到了图片。为了这张图片,她往返将近20公里。
我和“感恩”是两年前认识的,她在一家企业负责外宣工作。我们从未谋面,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她快50岁了。2002年,她从一家国营企业厂办大集体下岗,下岗前,她是单位的宣传干事,喜欢摆弄文字,虽然没什么大成就,但经常静下来写点儿东西。看到自己的文字印在报纸上,很是满足。
如果我正在经历“感恩”的遭遇,会作何选择?抱怨、有始无终,甚至一蹶不振……这段时间,我经常和自己对话。
现实中,像“感恩”这样的人很多,虽然他们的职业生涯没有高光時刻,但他们忠于岗位、对工作一丝不苟。他们谈不上多专业,但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一定是专业的,这种专业让他们不会沦为工作的苦役,更不会是敷衍塞责的撞钟和尚。如果说有用即为人才,他们就是。
“感恩”是一面镜子,让我时不时鉴照并自问:你是人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