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科技创新观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科技创新论述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加速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发、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原创能。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科技创新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創造性地将科技创新观融入我国科技事业及五大发展理念的伟大实践中,为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科技 人才 创新 建设
一、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背景
习近平同志的科技创新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为基础。马克思指出,如果要建造一条通往无限未来的道路,那么这条道路的基础一定是“创新”,“什么才能称为真正的创造呢?只有人的活动才能称为真正的创造,因为只有人才可以通过学习、观察、总结等等创造性的活动发明出原来并不存在的物体。”
二、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习近平认为科技创新活动离不开“人”这个实施主体。人才是科技创新系统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是“活的要素”。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综合国力的竞争表面看上是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国家间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放在首要位置的资源之一,也成为评判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谁能用更为高效的方式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更多的资源和更大战略优势。”他认为要做到人才寻觅的“求贤若渴”,人才发现的“如获至宝”,人才举荐的“不拘一格”,人才使用的“各尽其能”。
我国在科技领域迫切需要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和人才储备。他着重强调:“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可以带动停滞发展的企业,人才可以创造新的社会产业,一流的人才更是可以掌控科技创新的主导权。人才作为创新基础,驱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我国在创新道路上不断培育新的人才、发现新的人才、吸引新的人才,而且不断完善国家的人才政策,才可以在科技创新的 方面走在世界前面。” 关于青年人才方面,习近平认为,“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创新主要的来源和希望就是充满激情仿佛初生太阳一般的年轻人才。他认为青年科技人才应该具备科学精神、重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应该有超越前辈的勇气。年轻人刚闯敢做,思想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富有创新的潜力。
三、科技创新体制的深化改革
科技创新已经当前中国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要真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习近平重点指出,要全面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放手让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发挥它的潜藏能量”。习近平指出,“为了提高科技资经投入的效率,我们应加强科研系统的构建,给予系统充分的人才、资金和设备,发挥科研系统的最大作用”。“要把打破科技转化为经济的障碍作为重点,优化创新政策方面的援助,加强创新评价体系。要优先让经济形式转化出更多的科技相关的增长点,突破限制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可再生发展的桎梏,增强各类尖端和前沿创新科技的交叉布局”;“要用最恰当的方式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才对于科技创新的渴望,尊重他们做出的科技成果,努力构建出敢于创新、勇于创新、鼓舞成功、包容失败的科学创新氛围”。
对于科技成果无法顺利快速转化成为经济效益的问题,习近平指出,“在我国,有时会发现创新成果已经出来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当很多人想把成果转化的创新产品发布出来时总会遇到体制的重重障碍。就像跑步接力赛一样,上一棒已经跑到了交接点,下一棒没有人接,或者接了却失去了的目标,所以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如果说科技创新像是一颗即将发射的火箭,那么改革就是点燃火箭的引子,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尽善尽美的引子,这样火箭在升空时才不会发生故障且全速的发射出去”。
总结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科技创新观的进一步延伸。习近平抓住了“中国如何发展?”这一基本命题,提出了我国深化科技创新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习近平的科技创新观抓住了时代脉搏,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创新自觉。习近平的科技创新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臂膀,指明了新科技革命浪潮中我国科技创新的目标、使命与道路。习近平从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指出了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及其解决路径,强调只有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动力,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有坚实的后盾,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强国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10.
[2]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学习出版社,中共中央宣传部,2014.
[3] 习近平科技强国思想探略[J].黄涛,郭恺茗.科协论坛.2018(01).
[4] 论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J].杨玲.前沿.2014(Z8)
[5] 邓小平与习近平科技思想比较研究[D].李梓.渤海大学.2016.
作者简介: 王亚楠(1995),女,在读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610000,生态环境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