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改革

2020-07-23 10:51李双铭罗建章
大经贸 2020年5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新媒体时代体育教学

李双铭 罗建章

【摘 要】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教学实践法等方法,分析了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多方法的运用,认为用好新媒体服务于当前的体育教学,不仅突破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拘囿、拓宽课堂教学内容、开创了全新学习渠道,同时也有利于协作体育教师完成动作示范。为进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认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工具与操作技法,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终极目标,增扩教学内容的厚度、革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与完善教学评价方案。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终身体育

前 言

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资源是广大师生学习的知识宝库。将新媒体运用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体育教师一方面可以运用新媒体工具制作直观、形象、实用的体育课件来辅助体育教学,同时与学生之间可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进行交流与互动,从根本上实现了体育教学对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等会跟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新媒体时代,为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学校必将继续运用新媒体、设法用好新媒体来有效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继续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方面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运用新媒体辅助体育教学的优势分析

(一)突破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拘囿

体育教师可将多媒体课件发布到教学班级的微信群、QQ群中,当堂没有学会的同学以及没有完全掌握的同学,可以在课余时间运用智能手机或电脑等新媒介进行浏览与学习,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在微信群、QQ群中问老师或本班同学,这样以来,就突破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拘囿,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巩强补弱,在体育学科获得发展与进步。

(二)拓宽了课堂教学内容

目前,体育教学内容受限一方面是因为教学时不充足,体育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在宽度与广度方面会再弹性范围内进行压缩,二是体育学科也博大精深,体育教师个人所学也有所侧重,不可能在每项体育运动方面都能达到专家级别,但是运用好新媒体可以成功解决这个问题。例如田径中的急行跳远,可在蹲踞式的基础上,学习挺身式与走步式,但因为不同的“式”对学生助跑速度、弹跳能力、腰腹肌力、身体协调性等要求颇高,体育教师也不能象训练高水平运动员那样对待每一位学生,所以,可以运用新媒体,将在蹲踞式、挺身式与走步式的运动理论与分解动作等等都展示给学生,学生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依据自身的运动基础,按需所求,促进个性发展。

(三) 为学生开辟了全新的学习渠道

以往的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渠道单一,需要有体育教师的组织和当面指导,若体育教师不能授新,学生只能巩固以前的所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导致了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大,而且学生学习范围也受到局限。新媒体的出现,学生则可以运用媒体工具,检索与查看个人所需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收看外校教师或我国体育界名人的教学视频,甚至可以多看几位名师的精品课程,然后进行总结与整合,成功汲取每位名师的长技,博采众长。同时也通过全新的学习渠道,扩大了体育视野,提生了自主学习能力。

(四)能协作体育教师完成动作示范

人不可能永远年轻,体育教师到了中老年,一是面临知识的老化,需要不断地更新本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否则就会落伍。实现本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更新途径很多,其中自学就是较好的路径之一,自学就要运用好身边发达的网络;其次,随着岁月的流逝,中老年体育教师的运动素质也在退步,就会导致类似挺身式跳远腾空后瞬间“挺”的动作做不出来了。再者,也不可能长时间滞空,让学生看清“挺”的动作之后再做后续的动作。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解决上述问题,通过电脑慢放与暂停,可让学生将整套技术动作看得细致、直观、形象。成功弥补了体育教师到了中老年技术动作展示方面的力不从心,真正成为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改革

(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方向

体育教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掌握运动常识与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可以依据学生现有的运动基础与体育倾向,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查询和人所需信息资料,为自己制定运用处方。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锻炼相结合。一方面指导学生从网上关注个人热衷的、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从理论层面了解此运动项目的历史沿革与发展,了解此运动项目对身体锻炼的益处,以及对场地设施与器材等方面的要求,能够有条件锻炼、适合自己锻炼。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工具例如微信、QQ等与学生进行互动,对学生进行监督、指导与鼓励。例如可运用新媒体工具中的“运动记步”等功能,监督学生的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等;为学生指定关键词让其查询相关信息;鼓励学生以网上的“体育明星”为目标,持之以恒地锻炼,字发养成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 增扩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象文化课一样,也实现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相结合,课前将教学内容发布到班级微信群或APP平台上,共学生预习,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在网络上“百度一下”,课后对重难点部分可进行回放,多遍地回顾,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其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增加体育内容的“量”,以“挺身式跳远”为例,在授此内容时,可将以前学习的“蹲踞式跳远”的教学视频发布到所建的班级教学群中,有效唤醒学生的体育动作记忆,做好技术动作之间的有效衔接,在课后,也可将“走步式跳远”的教学内容提前发布,让有运动基础的、对此运动项目感兴趣的体育特长生进行自学尝试,有利于发掘特长生的运动潜能。总之,充分利用新媒体可以扩大教学内容的内涵与拓伸外延。

(三)革新教学模式

新媒体工具的出现,可以促进体育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变,努力使教师自己教的輕松,收效则更好。新媒体时代,体育教师常制作多媒体辅助来辅助体育教学,因为多媒体课件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材料,通过画像、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的是生动的,直观的印象,而以往传统模式中的讲解、示范难以

达到如此的理想效果。例如篮球教学中的“急停跳投”,体育教师可以讲的清楚,但跳到最高点身体开始下落的瞬间在开始投球,特别是篮球基础不好的学生,看老师的动作示范之后,靠个人的理解与想象,效果不是很好,通过多媒体课件,将NBA某位明星教科书式的示范动作,通过电脑技术手段进行慢放几遍,学生就会在脑海中建立一个“急停跳投”的动作表象,并初步了解“最高点”在哪?怎样体会,然后再到篮球场进行实践练习,一遍练习一遍回忆刚才所看到的视频资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印象,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也更为直观,在轻松的练习过程中就掌握了完整的技术动作,有利于树立自信心。

(四)创新教学方法

新媒体工具出现之前,课堂上体育技术动作的传习多是依靠体育教师将技术动作分解,然后通过示范,带领学生一步步地进行模仿练习,不仅体育教师教的累,同时学生也学得苦。新媒体时代,可利用新媒体工具将学生练习过程中的技术动作录成影像资料,然后回放,让学生观看,并要求学生在观看中比较技术动作的差别,琢磨问题出在哪里?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就会节时增效。其次,可运用录成影像资料进行小组比赛,让学生都来当“评委”,有效开展学习竞争,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五)完善教学评价方案

具学生反映,以往的教学评价多以理论卷面得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特别是在实践技能考核方面,学生议论偏颇的地方较多。为使考评方案更加合理,让全体学生满意。多媒体时代背景下,可将指定考核项目中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全程录像,然后采用教师评价打分、小组打分、抽签同学打分与自己打分相结合。首先是体育教师对学生考核打分,与学生一起看录像回放,让学生明白失分的地方在哪个环节?扣分的依据是什么?同时还为学生指明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其次,学生通过录像观看自己的技术动作,稍微与其他同学之间进行一个比较,就知道在评价得分中的档次,很客观。再次,通过自己为自己打分、为别人打分,就学生层面而言,可以提高了个人的审美意识与、判意识与责任意识。

结 语

用好网络信息资源这个巨大的知识宝库服务于体育教育教学,不仅能突破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拘囿,还能为学生开辟全新的学习渠道,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运动潜能。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体育教育教学要顺势改革,利用好新媒体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方向,增扩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与完善教学评价方案,帮助体育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体育学科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小群,等.田径技术专业课多媒体教学的运用[J].体育科研,2002,3:18-19.

[2] 郭操.浅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田径教学的结合[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238-239.

[3] 黄庆忠.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田径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J].运动精品,2018,6:14-15.

[4] 齐建国,等.交互式多媒体程序教学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四川体育科学,2017,6:109-111.

[5] 王磊.高校田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体育世界,2017,6:109-111.

作者简介:李双铭(1978—),男,汉族,湖南新宁人,讲师,博士研究生,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休闲体育系,研究方向:休闲体育教育。

罗建章(1974—),男,汉族,湖南娄底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休闲体育系,研究方向:休闲体育产业管理。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厅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块化平台”构建研究》;项目编号:979。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新媒体时代体育教学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