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佳
“老师,我家孩子表现怎么样?”工作以来,这句话听了无数遍,很多家长都会以这一句开启与教师的互动,虽然这并不是个好的话题——问题太大,没有抓手。刚工作的时候,我对这句话可以说是怕得要命,其威力如同一颗小炸弹,会把我震得懵掉,一天中关于这个孩子的无数个片段闪过,但又都很模糊,一时间拎不出来什么有意义的内容,只好给出“挺好的”“今天表现不错”等没有太多意义甚至是有些敷衍的回答。说完后心里就开始敲小鼓:“家长会不会认为我不关注他们家孩子呀。”“今天琪琪做了一个小风车呢,怎么就忘了说。”“哎呀,今天乐乐跟小朋友抢了玩具,都打了起来……”于是,就这么惴惴不安着,更加害怕跟家长的交流。
怎么办?也不能总是这样啊。于是,为了应付“我家孩子怎么样”这句话,我开始每天努力记录孩子在一天中的“瞬间”。我还特意准备了小本本,在中午时间对着幼儿的名册一个个记录。有特别需要交流的“问题项”和“惊喜项”就有重点地记,没有的话就记录当下主题活动或者家长比较关注的点。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每个幼儿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特别清晰,对他们在每个领域的发展也能基本有数了。
我幡然醒悟,这句我极不喜欢的话,居然成了督促我每日观察孩子的动力,让我越来越了解每个孩子。
就这样,每天的观察和记录搭起了我和家长交流的桥梁,慢慢地,交流次数越多,人也越自信、越敢表达,也能轻松应答“我家孩子表现怎么样”的问题了。但不久,我又开始底气不足了,因为我发现家长不光想知道孩子的表现,更想得到專业的育儿指导。于是,我又开启了另一番努力,翻阅专业图书和文件、向有经验的教师求助、在各种网络平台查找资料等等,尽力给出专业性的建议。渐渐地,我与家长的沟通越来越顺畅,孩子发展也越来越顺利。
那句让我极度害怕的“我家孩子表现怎么样”就是我工作的推动力,让我从由一个害怕跟家长交流的“小白”逐渐蜕变成一个“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