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舆情事件的几点思考

2020-07-23 11:41段青峰
大经贸 2020年5期

【摘 要】 回顾近年国内网上的舆情事件,分析舆情现阶段特点,为什么有一些事情能够发酵起来而有些事件发酵不起来。在舆情事件发生后,针对舆情要素判断下一步走势,及时做好处置应对。

【关键词】 社会舆情;舆情分析;舆情要素

一、近年国内发生的舆情事件特点

一是突发事件的舆情呈现分化趋势。如四川宜宾长宁“6·17”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江苏响水天嘉宜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5·24”南昌红谷滩杀人案等社会治安事件;非洲猪瘟疫情食品安全事件等多领域突发事件均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二是学校教育热点频发。苟晶被顶替上学、深圳龙岗“小学生排队挨班长打”、甘肃14岁少年“因为一个耳机”被同学围殴致死、山西中北大二学生作弊被抓后坠亡、河北传媒学院某教师長期利用挂科威胁性侵女生等校园事件频发。三是未成年人保护问题,易引发社会热议。新城控股原董事长猥亵女童案、大连市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河南省许昌市女学生吸烟被老师罚写检讨跳楼等事件,发生必引发社会热议。四是个人极端事件承载社会暴力倾向。杭州保姆纵火案、上海杀妻藏尸案、天津男子泰国普吉岛“杀妻骗保”案、浙江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等均引发网民长期关注。五是权力任性有损政府形象。美女副市长姜保红坠落的权色人生、内蒙古一公安局长涉黑等事件损害当地政府形象和权威。六是新领域问题法律还不够健全。深网视界泄露250万人的人脸数据事件、哔哩哔哩公司后台源码泄露涉及多个用户密码事件等暂无明确的法律处罚。

二、近年网络舆情传播方式的变化

一是媒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新媒体传播方式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仅局限于单向传播,而新媒体拥有可以互动的特点,使网民不再像对报纸电视一样,只能被动地阅读和观看,而是可以积极参与讨论。此外,在新媒体格局下,社会上出现公共突发事件,网民的声音会迅速集聚,形成强大的舆论场,若事件没有及时解决,网民的知晓欲得不到满足,不满的声音会导致舆情发生转向,与该事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会得到迅速扩散,借高涨的舆情之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二是新媒体平台成为舆情扩散的加速器。新媒体与受众的零距离互动使舆情得到快速传播,任何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舆论事件的报道者。如,山东陈春秀借助新媒体“抖音”平台揭露自己被他人顶替上大学,短时间内引全网媒体和网民聚焦关注,随后曝出山东多起被顶替上大学的舆情。三是商业媒体推动舆情报道。一些重大舆情事件是靠商业媒体挖出来的,他们对舆情事件迅速跟进,深入现场报道,深度挖掘事件细节,从而推动舆情进一步得到报道。所以在关注舆情事件时,不仅要关注主流媒体声音,也要关注商业媒体发声。四是网络互动平台成为舆情事件发酵地。网络互动平台与一般的媒体不同,比如新浪微博话题、知乎问答平台可以通过网民对事件讨论,可以清晰看到的网民态度及观点倾向,同时,这些网民大多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很容易在互动讨论中也比较容易形成相对一致的意见。五是微信公众号是不可忽视的阵地。如今,微信公众号数量呈增长态势,在舆情事件中,媒体类的微信公众号主要扮演“传播者”的角色,对舆情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和评论,发挥其在相关领域的强大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舆论走向。即使错过了实时报道更新,也可以通过查看历史消息,随时“补课”。六是舆论搭便车现象有加强趋势。当某一重大舆情聚集了大量公众注意力,便会有人借机寻求解决自身问题,导致舆情内容延伸或目标发生转向,引发更多社会关注和讨论,并促使公权力介入问题的解决。如,苟晶被顶替上学事件。七是网络谣言呈现视觉化传播新趋势。近年网络谣言高发领域仍是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社会科学,但谣言出现了视觉化传播的新趋势。以往的谣言只是文字方式出现,现在造谣者借助短视频、图片等传播谣言,通过剪辑拼接、网络修改,将真实视频、图片内容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并杜撰文字加以传播,吸网民注意力,很容易造成社会混乱或恐慌,从而影响和谐稳定。同时也加大了辨别谣言的难度,引发次生舆情。

三、舆情要素对舆情走势影响的几点思考

一是网民参与程度直接影响舆情热度。一件舆情发生后要分析网民对整个事件参与程度、转发、评论、点赞以及网民观点倾向,以此可以初步判断舆情发展走势高低。二是线下是否及时介入处置,线上是否第一时间回应。政府在舆情应对和处置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时机或方式不当,会给事态带来更大的舆情危机,作为社会的管理者,要及时正面回应舆情事件,满足公众对事实真相的信息诉求。所以,线下实体处置与线上舆论引导的联动,是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关键。三是利益群体规模影响舆情传播范围。任何一个事件、任何一个舆情,都有利益在驱动。舆情事件发生后要分析利益群体的规模,事件传播中,往往是弱势群体或者利益可能受损的一方集体发声,而事件没有触动到切身利益的网民,很少发声,甚至不发声。四是是否有新的社会热点出现转移网民视线。从舆情发展的角度来讲,热点事件之所以引起媒体及网民关注,与事件本身的伦理道德、价值趋向、人文精神相关。但是,如果同一时期出现另外一个新鲜热点,会分散网民的注意力,舆情关注度随之降低。

通过对近年国内舆情特点及影响舆情走势的要素分析,可以看出网络舆情是社会实体在网上的反映,我们需要充分结合影响舆情要素,综合分析舆情走势高度,及时做好下线处置,线上回应,引导舆论,规避舆论风险。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人民出版社2018版

[2] 中国网信网《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2020.4

[3] 张红光网络 《网络舆情传播的七大特征》传播杂志2017年第6期

作者简介:段青峰(1990—),男,汉族,新疆昌吉市人,职工,文学学士,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