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西方中心论的气候正义路径探析

2020-07-23 16:40王雨辰
社会科学动态 2020年6期
关键词:正义气候变化气候

气候问题为何产生?人类又该如何应对?为了获取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我们似乎不得不向西方问道。究其根源,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和科技优势垄断了话语权。《气候治理与气候正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一書的作者陈春英博士,以自如的叙述和论证对这一时代课题作了深刻阐发和大胆建议,可称新时代气候正义问题研究的佳作。

首先,作者从当前气候问题的复杂性出发,指出了气候治理的困境。气候变化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伦理问题、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生态问题,共同表征着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与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程度,同时也昭示着气候治理的多重困境。众所周知,前工业革命时期的气候变化主要根源于自然原因。而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日趋紧密,尤其是在资本的驱使下和利益的主导下,产生了气候变化的一系列悖论,集中体现在气候治理的四大困境,即气候变化的全球化特征与治理主体的碎片化,气候治理的责任归属与界定的不确定性,地方社会发展诉求与治理需求的差异化,气候变化与激化的全球不平等矛盾与冲突。

其次,作者指出,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决定了有效的气候治理只能诉诸国际合作,然而被发达国家掌控的国家气候治理协议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帝国主义”倾向。无论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还是《巴黎协定》都充斥着西方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生态政治话语霸权,尽管这一系列国家气候协议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来看,是致力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彰显了生态正义的国际协议。也就是说,即便是对于气候变化引发的生态治理或生态保护也都难以摆脱帝国主义生态霸权的话语支配。

再次,作者认为,受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影响,气候治理与气候正义的传播和研究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意蕴,由此导致过往的论调多具有较强的西方中心论色彩。因此,国际气候治理实践首先应该立足于捍卫全球生态利益及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并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贯彻其中。气候变化呈现为全球性的态势,气候问题的解决理应从全球性的视角进行考量。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正是资本的全球化扩张,导致了气候问题的全球化呈现,这是对气候问题进行全球治理、气候正义进行全球建构的逻辑前提。如果从政治的视角来看就是,只有到实现政治的“世界主义时刻”,方能实现气候正义与气候治理。

最后,作者认为,在后巴黎时代,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大背景下,中国基于自身的气候治理实践与全球气候危机的现实境遇提出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底的气候正义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既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又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基因、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这构成气候正义“中国方案”的国际视野;以发展观和境界论的辩证统一为合理内核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成气候正义“中国方案”的国内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共同构成气候正义的“中国方案”。

总之,一方面,作者以独特的正义视角对气候治理问题的来龙去脉作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细致梳理,从而为我们重新审视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全新的坐标。另一方面,作者从发展中国家立场出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国际上大行其道的西方中心论进行“有理有力有节”的抨击,并深刻地指出了:只有倡导气候正义的价值回归,强调对资本霸权逻辑的扬弃,主张以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方式,消解全球生态利益冲突,才能真正开辟一条新型的全球文明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王雨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3。

(责任编辑  胡  静)

猜你喜欢
正义气候变化气候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实践正义是否可以脱离理论正义
2007:绿色企业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